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大唐镇国公林轩 > 第84章 父子夜论(第2页)

第84章 父子夜论(第2页)

“承乾,尔先言之。”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长子先行作答。

殿中气氛肃然,李承乾整顿衣冠,清了清喉,准备开口。

“历朝历代之覆灭更迭,非独苛政与民乱所致,更因王室与士族之间利害相悖。此等矛盾,往往引致宫廷之内阋墙纷争,进而动摇国本,使宵小之辈有机可乘,终致江山易主。”

“而士族朝官,常以遮蔽圣聪之术,暗中削夺皇权,窥伺天下膏腴之地,以此掌控黎庶与财货。待皇室势微,便令四海鼎沸,重择一主,以符其私利。”

“此亦乃诸多王朝开国之初,明君在位,威震宵小,而历数世之后,又需中兴之故。中兴之君,多由乱世磨砺而出,而士族则如蛀虫蚀木,渐腐王基。”

李承乾侃侃而谈,言辞间不乏偏激稚嫩之处,然其见解亦有独到之处,似乎窥得几分门径。

“国之治理,仍需倚重士族,不可因一隅之见而失全豹之观。”李世民语重心长地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闻此言,拱手作揖,颔首称是,眼中闪烁着若有所思的光芒。

李泰启唇言道:“父皇,士族之所以倨傲,实因独揽文墨之故。

倘使黎庶得以启智,入庠序诵读诗书,又何至于受制于士族?

泾阳县学便是明证,其中弟子多出身寒门,或是寻常百姓家子。

虽其学养或不及世家子弟,然为民众办事,却亦能游刃有余,甚或更胜一筹。”

“陆先生尝问我与皇兄,谓之民愚好,还是民智好。

彼时,我与皇兄皆未能即刻作答,遂归宫中询诸师长。

然宫中诸师皆言,民若开智,则难服管束,恐致天下大乱。

而陆先生之意,则与此大相径庭。”李泰续言道。

“哦?泾阳伯对此又有何高见?”李世民闻言,眼中闪烁着好奇之色,语气中带着几分探询。

“陆先生言,若百姓愚钝,则君主乃至士族朝臣皆可驭之如羊群。

然愚昧无知易致纷乱,不辨黑白,皇家虽为治民之首,亦难保不为他人所利用,终致民反噬其主。

反之,若百姓明智,则能明辨是非,知晓何为当行,何为不当。

君王若圣明,则民众不易受奸佞之惑,国泰民安,纵有小波微澜,亦难撼社稷根本。

更兼智者生才,英才辈出,如此方能奠定万世基业。”李泰言辞恳切,字字珠玑。

“倘使在位者为昏庸之君,”李世民忽而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又当如何?”

李泰闻言默然,此问非同小可,既难解又非其所宜言。

此事恐涉立长与立贤之争,观李世民往昔行迹,实为一触即发之敏感议题。

李世民见李泰面露难色,心中了然,遂未再深究。他命李承乾与李泰回宫歇息,而自身则径直前往长孙皇后处。

孙思邈言道,长孙皇后玉体已渐复康健。

李世民虽有众妃环绕,然其心之所向,仍独钟长孙皇后之温婉贤淑,每每夜深人静之时,总愿与皇后共话桑麻,共享天伦之乐。

(今日三更奉上,求书架,求催更~(?ω?))

喜欢大唐镇国公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镇国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