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现代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著作《不道德的教育演讲》中的将军,他一听到别人称赞他美丽的胡须便大为高兴,但对于有关他作战方式的赞美却并不放在心上。这种心理是人人都有的。大概不少人赞美军人,不论在这方面怎样赞美他,也只是赞歌中的同一支曲子,不会使他产生新的满足感。然而如果你对他军事才能以外的东西大加赞赏,这等于在赞词中增加了新的条目,他便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可见,在赞美他人时,能够捧出新鲜感是多么重要。而想要发现这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细节,就不妨多从第三者口中得到更多的情报。很多人之所以能在各种场合中做到游刃有余就是因为他们能很好的运用这一点。
小风之所以能和很多的朋友相处得很好,就是因为她在与朋友见面时总是会说一些别人察觉不到的亮点,朋友听了心里会舒服很多。
有一天,她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期间她听说,这个朋友的妻子是一个非常喜爱首饰的人,于是,当她到会场后,听到所有的人都在夸
奖新娘长得漂亮时,她便说道:“哦,您佩戴的这个坠子,真是少见,太特别了,您真有品位。‘结果她的话刚刚说出口,朋友的妻子立刻微笑着说:“谢谢,这个坠子只有在巴黎才能买到呢,我非常喜欢它。‘就这样,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人情话并不都是虚虚飘飘地闲扯,也不是两嘴唇一张一合就能说出来的,而是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大家众口一词地赞美某个人的同一事件时,很多情况下会使他(她)陷入不自在的境地,但如果此时,你能了解对方的心理,那么,你说的话才会给对方留下很好的印象,也才会让对方接受。
当然,在生活中,与他人交谈的时候,想要抓住人心,你要识人而定。如果与这个人是初次见面,你要尽量避免说一些对方人品或性格的事情,而是要称赞他人的具体事物,就像上例中的小风一样,见面先称赞新娘的首饰,这样不仅不会让人产生戒备之心,还会让人对你产生一种亲近之感。然而,如果和熟识的人交谈,你就可以大胆地赞美他过去的成就或行为。因为这时彼此之间都已经很了解,赞美这些既成的事实,更容易抓住对方的心理。
人说话的时候并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动听的声调,只要你能说到对方的心里,哪怕仅仅是一句话,也会让对方喜上眉梢,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其说话的魅力一定会胜过他人的千言万语,也一定会很容易把事情办成。
而在很多的情况下,正是由于说话者忽略了这一点,才导致事情与自己的想法发生了背离,这也往往成为办事时遭到他人拒绝的一个主要原因。
卡耐基指出:“请求对方帮一个忙,不但能使对方觉得自己重要,而且也能使你赢得友谊与合作。”
每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是如果想要成功做事,你就必须考虑
一下你说出的话是否能抓住对方的心思,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让你的语言首先经过大脑这一关,那么你说的话才会收到效果,才会收获成果。
揣摩心理,才能说好恭维话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也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都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抓住每个人的个性,赞美他们的优点,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之一。真诚的赞美,会使你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感到其乐融融。
窃国大盗袁世凯,日夜觊觎着蓄谋已久的皇位。有一次袁世凯在白天进入梦乡。一位丫鬟正好端来参汤,准备供袁世凯醒后进补,谁知不慎将玉碗打翻在地。丫鬟自知大祸临头,吓得脸色苍白、浑身打颤。因为这只玉碗是袁世凯在朝鲜王宫获得的“心头肉”,过去连孝敬皇帝也舍不得,现在化为碎片,岂不招致杀身之祸。正当那位丫鬟惶惶不安时,袁世凯醒了,他一看见玉碗被打得粉碎,气得脸色发紫,大吼道:“今天我非要你的命不可!”
丫鬟连忙哭诉道:“不是小人之过,有下情不敢上达。”
袁世凯骂道:“快说快说,看你编的什么鬼话!”
丫登道:“小人端参汤进来,看见床上躺的不是大总统。‘
“混账东西!床上不是我,能是啥?”
丫鬟下跪道:“我说。床上t床上。。…。床上躺着的是一条五爪大金龙!袁世凯一听,以为自己真是真龙转世,要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了,顿时一股喜流从心中涌起,怒气全消了,情不自禁地拿出五十两黄金为丫鬟压惊。
丫鬟在生死存亡关头,通过一句恭维妙语,不仅免了杀身之祸,还得到了袁世凯的赏赐。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一句恭维话迎合了窃国大盗袁世凯的“皇帝梦”的心理。诚然,每个人都有着渴望得到别人恭维的心理,希望得到他人的好评。
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恭维,使恭维恰如其分而不失度,成为真正的善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要看恭维对象,因人而异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人际交往中,应当注意交际对象的年龄、文化、职业、性格、爱好,因人而异,把握分寸,切不可随意恭维、奉承对方,尤其是新交,更应小心谨慎。比如,你对一个为自己身材过于肥胖而发愁的姑娘说:“你的身材实在是漂亮极了!”姑娘一定会认为你是在取笑她而大为不快,但如果对一个为自己身材姣好而感到自豪的姑娘说这句话,就可以使姑娘对你的好感和信任增加。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有识之士喜爱结交“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他们喜欢“直言不讳”,你越指出他的不足,他越喜欢你,你越恭维他,他越讨厌你。同这类人交往时,恭维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2)要注意恭维的时机
古代兵法用谋注重变化之“机”,说话也是这样。当你发现对方有值得赞美恭维的地方,要善于及时大胆地赞美、恭维,千万不要错过时机。不适时机的恭维,无异于南辕北辙,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同时,你还应该记住:当你的朋友发现他自己的某种不足而正要改正时,你却对他的这种不足之处大加赞赏,绝不会令你的朋友满意的。
(3)要注意恭维的尺度,不要弄巧成拙
恭维的尺度掌握得如何,往往直接影响着恭维的效果。恰如其分,
不留痕迹,适可而止的恭维是成功者的妙诀。使用过多华丽的辞藻、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奉承,只能使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难堪、肉麻和令人厌恶,其结果适得其反。
假如你对一位字写得比较好的朋友说:“你写的字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你恭维的结果极有可能使对方难堪,但如果你说:“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你的朋友一定会感到很高兴,说不定还要介绍一番他练字的经过和经验呢!
(4)第三者的赞美更能打动人心
许多赞美的话由他人口中传来,心中的确十分喜悦,或是另一种经由长辈和上司口中传来的赞美,更是让当事者除了感到喜悦之外,还有一份骄傲与感动。虽然做事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但如果你的成功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而且自己所敬重的人也深表赞同,相信会使自己更进取、更努力。
但赞美绝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赞美他人毕竟不是维持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它不过是拉近人们距离的一种手段。因此,赞美的话不能滥用,应点到为止。
当然,恭维的度不够,便又不称其为恭维,这样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恭维还需要真诚,需要不留痕迹。
真诚的态度是交际者成功的要素,交际中一定要努力表现出恭维的真诚,表现出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要知道无美可赞而勉为其难,不如避而不谈为好。
恭维是善言者出色语言能力的表现,恰当、得体的恭维无疑是走向成功交际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