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氏病了一场,赵廷暄因要侍疾,可以暂缓进京。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聂氏至少要病上一年半载时,她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病好了!
九月末,寒意袭来,红消翠减,满目凋零,梁王胞弟赵廷暄踏上了进京之路。
赵廷晗继承王位,以及赵廷暄去做质子的消息,几乎同时传到吴地。
赵时晴先是欣喜,再是担忧。
欣喜的是大哥终于继承王位了,他们这些日子的辛苦没有白费。
担忧的是她去过京城,她亲眼目睹身为质子过的是什么日子,二哥自幼长在绮罗丛中,蹭破油皮都是一件大事,这样的二哥,身处京城那样的虎狼窝里该如何自保,但愿聂氏这次不要糊涂,派些没用的东西跟着二哥一起进京。
不愧是被聂氏视为妖精的人,赵时晴全都猜对了,聂氏还真如她担心的这样,把赵廷晗和赵云暖安排的人,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全都替换了,换上了她所谓的心腹。
赵云暖原本挑选了四名王府暗卫,这四人跟随父王多年,不但武艺超群,而且忠诚可靠。
另外,赵云暖还出面,说服了已经准备荣休养老的史先生陪同赵廷暄一起进京。
史先生曾是父王的幕僚,是看着他们姐弟长大的。
得知这五人与自己一起进京,赵廷暄没有异议,毕竟从他记事起,这五人便已经在父王身边了,父王用过的人,当然靠得住。
然而去了一趟遂宁宫,赵廷暄便郁郁寡欢,母妃说他太傻了,这五个人虽然跟过父王,可是现在他们早已投靠新主,眼里心里都是大哥赵廷晗,哪里会把他放在眼里。
自古在家里便有奴大欺主一说,更何况还是京城?
考虑了整整一晚,赵廷暄终于鼓足勇气找到赵云暖:“姐,我,我听说史,史先生,身体一直不太好,京城寒冷,他,他,他”
从小一起长大的一母同胞,赵廷暄一张嘴,赵云暖便猜到他要说什么,心中涌起一阵失望:“你不想让史先生去京城?”
赵廷暄面红耳赤,额头渗出一层薄汗:“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们要为史先生着想,他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离乡背井终归不太好吧”
赵廷暄的声音越来越小,到了后面就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到。
赵云暖声音冷冷:“这是母妃和你说的?”
赵廷暄连忙解释:“母妃没说,这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姐,你误解母妃了,我们都是母妃的亲生骨肉,她都是为我们着想。”
瞬间,赵云暖什么也不想说了。
她强忍着把赵廷暄轰出去的冲动,说道:“陈非四人呢?若是你不想要,也可以换掉。”
“要,要,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觉得让他们离乡背井不太好”
赵云暖眼中闪过一抹嘲讽,赵廷暄说的是“他们”,这个“他们”当然不会是专指史先生一人。
“换人吧,他们四人的家眷都在梁都,谁不想一家团圆呢。”
话外音,谁想跟着去当人质啊。
赵廷暄忙说不会换,可是到了临行的前一天,还是给这四人每家送了一份厚礼,把这四个人换了下来。
这样一来,跟随赵廷暄进京的人里,便都是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人了,文有他现在的夫子和两名清客,他原本的两名伴读都是梁都的官宦子弟,他要去京城为质的消息传来,这两名伴读就被家里接回去了,于是聂氏便快马加鞭给娘家送信,让娘家挑选了两名聂家子弟,做为赵廷暄的伴读送往京城。
除了这两名聂家子弟,聂氏还请了聂家三房的二老爷和那两名伴读一起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