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能缓缓睁开眼睛,入眼的景象却让他有些震惊,甚至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
刘能在心中对系统问道:“系统,你给我传送来的真的是五丈原吗?为什么。。。。。。为什么这里的树木居然会这么多?”
系统淡淡答道:“这有什么问题吗?现在的时间不是2024年,而是234年。”
刘能这才想起来,这个时候的关中之地还不是后世那个关中之地,而是水草丰美的膏腴之地,又是渭河穿越其中,是近千年无休止的开发耕作才将这里变成了充满了沟壑的黄土高原。
要知道,如果这里从古至今都是黄土的话,那历朝历代也不会定都在长安,周围都是荒地,连人口都养不活,定都在这里干嘛?
刘能不禁放弃了这个想法,放眼眺望向远方。
北方有一条大河奔涌而过,那应该就是渭河,此时渭河的水还算是清澈,而且水量充足,远不是他从电视上看到过的那样,只有一条浅浅的小河,一个人徒步涉水就可以过去。
东西两侧都是田地,高高的高粱谷穗已经开始变红,应该是快要熟了的样子。
南侧则是高大巍峨的秦岭山脉,山脉的脚下则是一块又一块的土丘,土丘上面则是遍布着一面又一面的大旗,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汉字,正是汉军的军营。
刘能不禁在心中感叹道:“终于可以见到丞相一面了。”
然后,就迈开步子,向着汉军的军营走去。
诸葛丞相,我来了。
不过他没走几步,一支箭矢便猛地射到了他的脚下,一个口音奇怪的人对着他大喊道:“站住!什么人?”
刘能连忙回答道:“大汉宗亲,孝文皇帝之后刘能,特来拜见诸葛丞相。”
他口中的孝文皇帝就是汉文帝刘恒,也就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那位。
上面的几人听到了他的回答,凑到一起嘀咕了几句,其中一个人喊道:“下面等着。”
说完,便跑了下来。
待那人下来,刘能这才发现,他的年纪并不大,最多不过二十岁而已,身着一套不太合适的皮甲,还是碎皮子穿的,大概率只能防弓弩,抵御近战的刀枪却没有什么效果,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刘能面前,问道:“你刚才说,你是孝文皇帝之后?”
刘能傲然点了点头,回答道:“正是。”
那人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这才点点头说道:“你跟我来。”
二人从一条小路爬上了丘陵,又穿过了几道关卡,这才来到了汉军大营面前。
刘能停下脚步,仰头看着大营上飘扬的旗帜,点头评价道:“中山靖王之后果然有几分本事。”
领路的那人也是驻足回头,有些骄傲地说道:“那是我们丞相的手笔。”
刘能自然知道是诸葛亮的手笔,于是笑着说道:“那也是中山靖王提拔的,所以还算是中山靖王之后。”
那人默然不语,转身继续往里走去。
刘能也连忙跟上。
大营的规模颇大,刘能边走边看。
只见营中绝大多数人的年龄都不算大,身材倒是比较魁梧健壮,可见平日里吃的倒是富足,就是精气神远远不如后世的军队,估计是训练上比较少的原因,还没有怎么练出杀气。
走了好一会儿,二人这才走到一座大帐之前,那人回头说道:“你在这里等着,我进去通报一声。”
刘能随即点点头。
那人走了进去,没一会儿就从帐内传出一阵脚步声,那人很快便出来了,不过在他前面还有一个人,身高要远高于他,比刘能的身高还略略高上一些。
要知道,刘能身为东北人,他的身高本来就不矮,古代能比他高的人并不多。
那人来到刘能的面前,先是行了个礼,然后问道:“你就是汉室宗亲?”
刘能点了点头。
那人继续问道:“可问是哪位宗亲之后?”
刘能回答道:“孝文皇帝之后,先祖为济东王,鄙人姓刘名能。”
那人想了一会儿,这才想起来这个济东王是谁,不禁问道:“济东王?他不是已经被武帝废为庶人了吗?”
刘能微笑着点头,说道:“家祖无礼,的确已经被武帝废为庶人了。”
“不过也是因为他被废为庶人,故而逃过了乱世,这一脉幸存了下来,从而流传至今。”
“万幸,万幸啊!”那人不禁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