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公司的分拆,基本交给王雪虹处理。林天河又把注意力投向了光刻机领域。
老头已经去世了,他的遗愿,林天河不会忘,也不敢忘。
他再次找到林本建,询问用到的关键技术。林本建却满脸沮丧,不知道从何说起。
被问的烦了,林本建说道:“这需要国内的机械、化工、材料等技术,全部达到顶尖水平!根本不是几十项、几百项的技术领先,就能做到的!”
林天河吃惊道:“不就是几百项技术,几万、十几万个零部件的事情吗?怎么说的好像要广撒网似的!”
林本建道:“给你打个比方吧,现在的双工件台,高速运动精度达到100nm就可以了!”
“但后续的工件台,可能需要达到2nm、1nm、甚至0。1纳米的高速运动精度!”
“这里面就涉及到冶金技术、精密车床、超高精度的机械加工!”
“还需要精密测量技术、直线电机、旋转电机、滚动导轨、静压导轨、磁悬浮导轨、电驱位移结构、伺服控制、精密补偿等等技术!”
“你算算,这里面涉及到多少种不同的技术?”
“你单单研究这些技术,就需要投资多少钱?”
“这些技术,都与其他技术相关的!”
林本建顿了顿,叹气道:“其实,这里面每项技术的成果,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情况却是,我们要收获一颗麦穗,却必须种上几亩麦田!”
“我听李叔说起过,你们做之前的光刻机,投了大笔资金,用于单点技术突破。那时候,你们就投资了近10亿美金!新的技术,难度增长10倍不止,要投资多少钱才能做到?”
“我们要全国种麦田,投资几千亩地,才能收获一颗麦穗!这投资,值得吗?花得起钱吗?”
一番话,说的林天河目瞪口呆。尼玛,这还是只是工作台呢!
林本建又介绍了镜片加工。这里面涉及到光学玻璃、化工材料、化工装备、超精密磨削、切削、离子束抛光等等技术。
林天河无奈叹了口气,这需要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全部实现高精尖才行。单单研发某项重点技术,已经行不通了!
打个形象的比喻,华夏技术水平,整体海拔1000米。现在需要的,是1550米高的技术。
在海拔1000米的地方种树,怎么也长不到1550米的高度。怎么办?只能把整体技术,提高到1500米的山顶,在山顶再种树,树长到50米就可以了。
林本建把技术难题讲了出来,好像变得更加意志消沉起来。说道:“恐怕,也只有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再结合国际上最顶尖的技术,才可能研发出这种设备!”
林天河心里咯噔一声,这林本建是有离职打算吗?准备投奔美国去?
不行!不行!林天河忽然有些恐慌起来。
老头活着的时候,肯定跟林本建讲了未来光刻机的设想。这家伙要是离职跑美国去了,岂不是把技术也带过去了?正如他所说,在美国搞极紫外光刻机,确实比华夏容易。
想到这里,他还是鼓舞一下士气,道:“技术落后,那我们就发展技术!10亿美金不行,我们就100亿,100亿不行,我们就投资1000亿!1000亿不行,我们就花1万亿!”
“咱们华夏儿郎,山挡在面前,咱们就把山移开!”
“天塌下来,咱们也给它补上!”
“头被砍了,那就双乳为眼、肚脐为嘴,继续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