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老爷子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这复杂的构造来了。他挠挠头,自言自语道:“哎,我这心里老有个疑问,咱们这五脏六腑啊,到底是怎么配对合作的呢?得找个专家问问。”于是,他就把歧伯这位老中医给请来了。
歧伯一听黄帝的问题,嘿,这可是他的拿手好戏啊,立马清了清嗓子,开讲了:“陛下啊,这事儿简单得很,您听我慢慢道来。”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耳朵也竖起来了,心想:“哦?简单?那我得好好听听。”
歧伯接着说:“首先啊,咱们这肺和大肠,那就是一对好哥们儿,肺合大肠嘛。大肠呢,就像个传话筒,哦不对,是传导之腑,专门负责把身体里的垃圾啊、毒素啊,通过便便的形式排出去。要是大肠不通畅,嘿,那您可就得小心了,便秘、口臭、皮肤差,这些烦恼都会找上门来。”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原来大肠这么重要啊,以后得多吃点膳食纤维,让大肠通顺点儿。”
歧伯点点头,继续往下说:“然后呢,心和小肠又是一对黄金搭档。心呢,是咱们身体的发动机,主宰着一切;小肠呢,就是接收站,负责接收胃消化后的食物精华,再进一步吸收。所以啊,小肠要是出了问题,比如吸收不好,营养跟不上,那心脏也得跟着受累。”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嗯,这心和小肠的关系,还真是紧密无间呢。”
歧伯笑了笑,接着说:“接下来啊,肝和胆这对兄弟,也是不容小觑的。肝呢,是咱们身体的将军,主疏泄,调情志;胆呢,就是个小仓库,藏着胆汁,帮咱们消化脂肪。您想啊,要是胆汁分泌不足,吃红烧肉都不香了,那多可惜啊!”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哈哈,说得我都馋了,胆汁确实重要啊。”
歧伯接着讲:“再来说说脾和胃吧。脾呢,是咱们身体的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把食物转化为气血;胃呢,就是个大粮仓,储存食物,再通过蠕动把食物送给小肠。所以啊,脾胃要是不好,吃啥都白搭,吸收不了,人也就瘦得跟竹竿似的。”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我得好好保养脾胃了。”
歧伯最后说:“最后啊,肾和膀胱这对搭档,也是不容忽视的。肾呢,是咱们身体的先天之本,藏着精气神;膀胱呢,就是个大水库,储存尿液,再通过排尿把体内的废物排出去。所以啊,肾要是虚了,膀胱也跟着倒霉,尿频、尿急、尿痛这些毛病就都来了。”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嗯,这肾和膀胱的关系,还真是息息相关啊。”
歧伯讲完了五脏六腑的相合关系,黄帝觉得受益匪浅,但又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于是问:“歧伯啊,你这说了五脏六腑的相合,怎么没说针灸里的穴位呢?我听说针灸也能调理脏腑啊。”
歧伯一听,一拍脑门:“哎呀,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那咱们就来说说针灸里的穴位吧。”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好啊,快说说。”
歧伯说:“首先啊,咱们说说肺经的穴位。肺经上有个穴位叫中府穴,就在咱们胸前锁骨下窝的外侧,第一肋间隙处。这个穴位啊,可是肺经的募穴,专门治疗咳嗽、气喘、胸痛这些肺系疾病的。您要是觉得胸闷气短,揉揉这个穴位,立马就舒服多了。”
黄帝一听,觉得挺神奇:“哦?这么神奇?那大肠经呢?”
歧伯接着说:“大肠经上有个穴位叫合谷穴,就在咱们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这个穴位啊,可是大肠经的原穴,专门治疗头痛、牙痛、面肿这些大肠经循行部位的疾病。您要是牙疼了,赶紧揉揉这个穴位,保证您疼得直咧嘴变成笑得合不拢嘴。”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哈哈,这合谷穴还真是牙疼的克星啊。”
歧伯接着说:“然后啊,咱们说说心经上的穴位。心经上有个穴位叫少海穴,就在咱们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这个穴位啊,可是心经的合穴,专门治疗心痛、手臂麻痛这些心经循行部位的疾病。您要是觉得心里堵得慌,揉揉这个穴位,立马就舒畅了。”
黄帝一听,觉得挺有意思:“哦?心经也有这么神奇的穴位啊。那小肠经呢?”
歧伯说:“小肠经上有个穴位叫后溪穴,就在咱们手掌尺侧,微握拳时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这个穴位啊,可是小肠经的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专门治疗头痛项强、耳聋、目赤这些疾病。您要是觉得脖子僵硬了,扭扭脖子,再揉揉这个穴位,立马就轻松多了。”
黄帝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哈哈,这后溪穴还真是颈椎病的救星啊。”
歧伯接着说:“接下来啊,咱们说说肝经上的穴位。肝经上有个穴位叫太冲穴,就在咱们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这个穴位啊,可是肝经的输穴,又是原穴。专门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这些肝经循行部位的疾病。您要是觉得生气了,肝气不舒了,赶紧揉揉这个穴位,立马就消气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哈哈,这太冲穴还真是情绪的调节器啊。”
歧伯接着说:“然后啊,咱们说说胆经上的穴位。胆经上有个穴位叫风池穴,就在咱们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这个穴位啊,可是胆经的穴位,又是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专门治疗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这些疾病。您要是觉得头疼了,揉揉这个穴位,立马就神清气爽了。”
黄帝一听,觉得挺受用:“哦?胆经也有这么神奇的穴位啊。那脾经呢?”
歧伯说:“脾经上有个穴位叫三阴交穴,就在咱们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处。这个穴位啊,可是脾经、肝经、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专门治疗腹胀、腹泻、月经不调这些疾病。您要是觉得脾胃不和了,揉揉这个穴位,立马就胃口大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