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三国之风起南 > 第63章 军功制(第1页)

第63章 军功制(第1页)

众人相互见礼后,各自落座。臧洪随即开始阐述昨晚与张固讨论的屯田制的意思以及相关担忧。

待臧洪言罢,张纮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子源兄,你们二位似乎有些过于执着于细节了。”

张固闻言,目光转向张纮,连忙询问道:“子纲先生,莫非您对此提议有何高见?”

张纮缓缓说道:“主公提出的军屯与民屯之法,实为良策,切实可行。至于子源兄所担忧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也确实存在。”

“然而,如今天下历经黄巾之乱,无主之地与荒芜之地比比皆是。这些土地大多位于战乱频仍的郡县。因此,我建议,军屯与民屯之法不必在每个郡都推行,或许可以有所选择区分。这样一来,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了。”

见张固与臧洪点头表示赞同,张纮继续说道:“主公、子源兄,关于你们所提到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我曾游学东都洛阳时,曾见到过这样一项统计。”

张纮稍作停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据汉和帝元兴元年至顺帝建康元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户数在九百万至一千万之间,人口约五千万,田地约七亿亩。平均每户占有田地近八十亩,平均每口人占有田地十三亩多。”

“当然,这只是平均数据。考虑到地主、世家和王族兼并占有的土地,每户实际占有的土地数量肯定会有所下降。但是,历经黄巾之乱后,如今的人口数量肯定已不及和帝、顺帝时期。再加上黄巾之乱导致不少地主和王族被诛杀,荒地因此增多。”

“而一户之家所能耕种的土地数量其实有限,例如一户五六口人,所能耕耘的土地上限也就五六十亩左右。因此,除了民屯之外,我们或许还可以考虑其他更为灵活的方案。普通民众若有能力承担相应费用,以及又有能力和劳动力剩余,亦有资格开垦未被认领之荒地。其实,不怕民众开垦土地,就怕土地荒芜。”

“此事宜先呈报官府进行核查,确认荒地无主后,经五年持续耕作,该地块即归开垦者所有,予以造册登记。诸位对此有何见解?”

张固等人对此表示赞同。郭嘉补充道:“此方案切实可行,但务必加强监管,以防欺诈行为,确保荒地得到连续五年的有效开发,不得中途废弃,并应设定合理的开垦上限,以保障属地税收的稳定增长。”

众人对此均表认可。随后,张固询问郭嘉关于军功制度的进展情况。郭嘉微笑着回应:“相关条例已制定完毕,正欲向主公汇报。”张固催促道:“请详细阐述。”

郭嘉遂介绍道:“军功牌分为六级,自特级功牌至五级功牌不等,特级军功牌需立下斩将夺旗、攻城拔寨等显赫战功,其余各级则依次递减,至五级军功牌则记录如斩杀敌军首级等战功。”

“军功牌与奖励挂钩,设有十级爵位作为奖赏,退役士兵可凭军功牌换取相应爵位,爵位不仅赋予土地权益,还附带月俸,且可传承三代。此外,军功牌还可兑换其他物资,并可用于减免除死罪外的其他刑罚。”

“军功牌可累积兑换,例如五个五级军功牌可换取一个四级军功牌,以此类推,但军功牌禁止交易,仅限本人或其直系后代使用。”

“每枚军功牌均有唯一编号,并记录在案。兑换时,将核对书册记录的战功,确保战功真实无误,防止伪造。书册一式三份,分别保管于不同部门。”

清了清嗓子,郭嘉继续说道“另外,除赏赐之外,还有处罚,如大将既受命,总专征之柄,犒师于野,毕而下令焉,不从令者必杀之。夫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低不伏,此谓悖军。如是者斩之。”

“呼名不应,召之不到,往复愆期,动乖师律,此谓慢军。如是者斩之。夜传刁斗,怠而不振,更筹乖度,声号不明,此谓懈军。如是者斩之。多出怒言,怨其不赏,主将所用,崛强难治,此谓横军。如是者斩之。扬声笑语,若无其上,禁约不止,此谓轻军。如是者斩之。”

“所学器械,弓弩绝弦,箭无羽旋,剑戟涩钝,旗纛雕敝,此谓欺军。如是者斩之。妖言诡辞,撰造鬼神,托凭梦寐,以流言邪说恐惑吏士,此谓妖军。如是者斩之。”

“奸舌利嘴,斗是攒非,攒怨吏士,令其不协,此谓谤军。如是者斩之。所到之地,陵侮其民,逼其妇女,此谓奸军。如是者斩之。”

“窃人财货,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如是者斩之。将军聚谋,逼帐属垣,窃听其事,此谓探军。如是者斩之。或闻所谋及军中号令,扬声于外,使敌闻知,此谓背军。如是者斩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