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当下就是修行 > 第三章 无视诱惑拒绝飞来的馅饼(第2页)

第三章 无视诱惑拒绝飞来的馅饼(第2页)

自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让人出污泥而不染。越是面对诱惑,越要靠个人的力量去拒绝,去进行自我完善。人生如同房屋,长年累月不通风、不打扫,再好的房子也会落满尘埃、布满蛛网,甚至霉变生虫。值得关注的是,时下一些领导干部,也许是工作忙,也许是自以为觉悟高,很难做到“一日三省”,即便“三日一省”也做不到。更有甚者,“长年不省”。于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自己,念念不忘的是追求享受、攀比金钱多少,进而导致自己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意志逐渐消沉。

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抗拒更多的诱惑。在一次次抗拒中,人们可以锻炼意志力,也能更好地坚持自己。

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通过自省可以明白是非、坚定自我;在面对美色的诱惑时,自省可以让人洁身自好,更好地把持自己。人应该经常检查自己,保持自省,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

面对诱惑,保持本色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这说明你在不断地成长;知道自己不能够做些什么,这说明你在不断地成熟。纵然大千世界有太多形形色色的诱惑,只要从容淡定,不必庸人自扰,面对诱惑,请勿迷失自己。

佛家说:“人生最大的困惑是割舍。”确实,对于一介凡人,锦衣玉食、高官厚禄,谁会拒绝这样的诱惑,又会有多少人如巨鲸一样惨死海滩上。

许多年前,有300多条鲸鱼为了追逐沙丁鱼,由深海游向海湾,不知不觉被困在一个海湾里,又由海湾游向浅滩,最后搁浅在海滩上。这些鲸鱼只顾到眼前的美味,却不知这美味之后隐藏的却是死亡陷阱。弗里德里克·布·哈里斯这样说:“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力量。”

鲸鱼是海中的霸王,体积大的鲸鱼每天平均要吞下差不多一吨的其他鱼类,它的血“盆”大口如同是一个永无餍足的无底洞,其他鱼类见之无不逃之夭夭。然而,鲸鱼却常常或单个或成群结队地搁浅在沙滩上,因为无法回到大海而被活活晒死。这是什么原因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海洋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一部分在沙滩上搁浅死掉的鲸鱼,往往是被沙丁鱼“害死”的。难道体积甚至不到鲸鱼千分之一的沙丁鱼会“害死”这样的庞然大物?没错!沙丁鱼是大海里一种十分平常的鱼类,它们身体普遍瘦小,几乎是绝大多数鱼类的“美食”。但是,沙丁鱼却可以杀死一条巨大的鲸鱼。沙丁鱼杀死鲸鱼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当沙丁鱼遇到鲸鱼的时候,就拼命地奔逃,鲸鱼往往张开大嘴紧随其后穷追不舍。沙丁鱼在被鲸鱼激烈追赶时会全力往海滩上游。而鲸鱼的注意力全在沙丁鱼身上,却丝毫没有留意到海滩的危险,沙丁鱼离海滩越来越近了,但硕大的鲸鱼却浑然不觉,依然为了这一小口美食而“勇往直前”。等鲸鱼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沙丁鱼却早已一转向溜回了大海,而鲸鱼再想转身却发现已经太迟了。它们巨大的身躯因为惯性直接冲上了海岸,沉重的身体陷在松软的海沙里,完全动弹不得。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最终以鲸鱼的死亡而告终。

我们人类又有多少人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陷入死亡的困境呢?有些领导干部,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放弃了原则,顾不得利益背后的陷阱,最后锒铛入狱。古语有云:“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周敦颐也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恪守自身的良好品质最为重要,只有守住思想的大门,才不会让浊流进入心灵。

堂堂正正的真英雄,必不会被眼前一时的享乐、需求所打动。只有远离诱惑,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人性是脆弱的,让正义在心中根深蒂固,诱惑才会被拒之门外。

在人生的道路上,机会处处有,而陷阱也时时在。人们一定要睁大眼睛,用智慧的头脑拨开诱惑的迷雾,这样才能看清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馅饼,还是陷阱。

心怀淡定,漠视诱惑

一个年轻人问老者:“怎样才能成功地攀登到梦想的山巅?”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只小船放进身边的小河。小船不喧哗,不急不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吭地驶向远方。途中鲜花向它搔首弄姿,它不为所动,默默前行。

老者说:“人的一生诱惑太多,金钱、美色、地位、名誉……选定了奋斗目标,但途中因私谋金钱而驻足,因贪恋美色而沉沦,因攫取地位而毁灭,因渴求名誉而浮躁,故难以像小船一样,不为诱惑所动向着既定的目标默默前行,这就是有些人做事半途而废的原因。”年轻人恍然大悟,打点起行囊,迎着风,向山顶爬去。

那个年轻人追梦的过程中,果真遇到了金钱、美色、权势等诱惑,但他不为所动,终于,他爬上了山顶,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们既然无法脱离这个纷杂喧嚣、物欲横流的社会,就必须让自己的内心拥有一份淡定。唯有淡定,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才能细细品味生活的万千滋味。

有一个女孩儿,从小妈妈就交给了她一条黄金法则:你想人家怎样待你,就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待人。

女孩的妈妈每周都给农场主的小旅店代洗衣服,报酬仅五美元。一个周六的晚上,女孩儿像往常一样替妈妈去小旅店领钱。

农场主手里拿着打开的钱包,里头装满了钞票。女孩直直地看着那叠钞票,农场主没有像往常一样训斥她,而是立即从里面抽出一张给了她。

她急忙从他那儿走出来,到了路上,她停下来用别针把钱小心地别在围巾的皱缝里。这时,她发现农场主给她的钞票不是一张,而是两张。

“这是我的,全是我的。”她的第一反应是为得到这笔意外之财而感到高兴。她心里想:“我要给妈妈买一件新的斗篷,妈妈可以把她那件旧的给姐姐,这样姐姐明年冬天就可以和我一起去星期日学校了。也许还能给弟弟买双鞋子呢。”

她笑着,跳着,往家里赶。忽然她的耳边响起妈妈的话:“你想人家怎样待你,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待人。”

于是,她的心里开始挣扎,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她在这条路上来回地跑,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

她用尽全力,抵制住心底那个诱惑的声音,把多出来的钱交了回去。

就这样,女孩一直坚持着这条法则,面对诱惑,保持淡定。后来,女孩获得了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巨大成功。

她,就是美国亿贝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

不畏浮云遮望眼,以一颗清醒淡然的心面对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淡定是超然的人生态度,引领我们穿越人生的丛林去看那清明如镜的小溪水,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切都能云淡风轻。快乐,皆源自自己的内心。

诚然,诱惑是难以抗拒的。面对诱惑,有的人能做出惊人的伟业,有的人却成了寂寞的俘虏;有的人能够守住精神的底线,有的人却成了道德的叛徒;有的人能够参悟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却跌倒在地狱的深渊里。

勇敢舍弃眼前的诱惑

一个人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也许会得到短暂的欢愉,但最终逃不掉失败的结果;一个人目标可以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创造成功。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的日益富足,人们面对的选择与诱惑也越来越多。从居家过日子的柴米油盐到发财致富的秘诀心得,这些都在成为人们抓取的对象。不断索取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贪大求全成了一些人的流行病,他们唯恐遗漏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似乎抓住了眼前的就抓住了一辈子的成功。无数的诱惑像鱼饵一样等待人们上钩,诱惑总在考验人们的内心。

在这个日益看重金钱名利的社会,诱惑人的往往是利益。利益能满足人,自然也能让人痛苦。如果追逐财富是在跑一场马拉松,我们在意的就不能只是眼前,而是终点。眼前得到的往往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也许它潜藏着危险,也许它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最终让我们吞下了失败的结果。无数的事实告诉人们,眼前的诱惑虽然吸引人,但总不能接近,一旦接近便妨碍了更多的获得,忍得了一时才能快乐一世。这个简单的道理,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启示。

1846年10月,一个家族的87人被困在冰天雪地里。他们在前往加州的路上,突然被大雪阻隔,他们的马车被风雪困在关卡里无法前进。

然而,这个家族却一直在那里坚持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一半人因为疾病和饥饿死亡。按照这样的速度,如果他们再不能走出去,遭受的将是灭顶之灾。万般无奈之下,两个人决定出去求援。他们很快就到达了一个小村庄,并带回了一支医疗队,剩下的人全部获救了。

为什么他们不早点去求援呢?答案在马车上。他们不愿意放弃身边的财产。

在这一个多月的等待中,他们也在不停地试图前行,想要将马车和财物一起弄出关口,结果却因为风雪太大而失败,最后他们在筋疲力尽之下只能放弃。就这样任由大雪围困在关口,直到耗尽所有的食物和供给。

这样的事情虽属特例,是生活中却有同类的悲剧在不断地上演,经常会有很多人都陷入到这种“关卡”里不能自拔。他们或是贪图眼前的利益,或是为了更高的社会地位、更丰厚的收入、漂亮的办公室以及握在手中的权力,将自己推到更危险的境地。

不愿舍弃眼前利益的人不能看得很远,虽然他们会暂时表现得相当出色,但是却缺少一种对未来的把握和规划能力,只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上。在工作上,他们缺少远见,往往只会频繁跳槽。他们总是被眼前的高报酬与高职位所迷惑,缺少对自身长远发展的规划。

能够看得远的人,在工作中更愿意选择能够给自己提供发展平台的公司。他们还要挑一个人,即老板。有抱负的人不会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他们会从中找方法、找机会,以取得大的收获。如果实现最远的目标需要最强的能力,看得远的人看重的就是能力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