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压抑的焦虑,显然知道当前形势的严峻。
樱井明默念着大红楼要塞的基本特征:L型结构,建筑总长超过300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这些信息早已深入他的大脑,成了战斗的蓝图。
相比于高木大尉那种不加思索的乐观,樱井明少佐则显得更加冷静且深思熟虑。
手指轻轻划过那把由祖辈传下的家传武士刀,刀刃上闪烁着寒光,仿佛也映射出他内心的冷静与决绝。
他知道,面对大红楼要塞中的GTI特战干员,进攻绝非易事。
这些特战干员以顽强、冷酷而着称,几乎是他遇到的最为强悍的对手之一。
其他部队已经连续两次尝试攻入这座要塞,却每次都被打得头破血流,损失惨重。
更糟的是,几位中队长甚至在进攻中战死,他们的尸体至今都还被敌人遗弃在那座要塞的阴影下。
看着那些惨烈的战报,樱井心中也清楚,这次的战斗绝不简单。
尽管他一直对胜利充满信心,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能比其他部队更轻松地突破这座要塞的防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算我们能突破,要塞内部的防守又该如何应对呢?”樱井明深吸一口气,心底却已经准备好了面对这一切的挑战。
无论多么艰难,作为一名军官,他只能服从上级的命令,带领部队完成任务。
就在他沉思时,旁边的高木大尉突然提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建议,语气中充满了轻松与无忧。
“少佐阁下,何不直接从1楼进行爆破,强行炸毁整个大红楼要塞?只要让它崩塌,GTI的特战干员们再怎么能抗得住,也必定难以生还。”
高木的建议显然是从一个简单粗暴的角度出发,仿佛单纯通过爆破就能解决一切。
但樱井明知道,这种想法虽然直接,却实在太过简单化。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目光依旧沉静,“高木,你没有搞清楚这座要塞的结构。”
他沉声说道,“大红楼要塞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它的设计精妙复杂,结构严密,难以从外部就摧毁。”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这座要塞是L型结构,总长超过300米,地上5层,地下2层。仅仅从1楼进行爆破,想要彻底摧毁整栋建筑,几乎是不可能的。”
樱井明的语气逐渐变得严肃,眼中闪烁着一种深沉的洞察力,“首先,你得找到建筑的关键轴心,也就是承重核心的部分,才能通过集中爆破来撼动整座要塞。其次,就算找到了这些关键点,你还需要至少20吨以上的烈性TNT炸药。”
他的话语让高木大尉愣住了,显然并没有想到事情的复杂程度。
高木的神情有些迷茫,但很快又恢复了他一贯的热情,“那我们怎么做?如果不能直接摧毁,要塞内部的防线又该如何突破?”
樱井明沉默片刻,凝视着前方的屏幕,眼神如刀锋般锐利。
每一场战斗,他都必须深思熟虑,尤其是在面对像大红楼要塞这样棘手的敌人时。
“我们不能仅仅依赖爆破。”他低声道,“我们需要更多的战术突破口。要用更精确的火力与策略,将敌人的防守一点一点瓦解。”
樱井明明白,自己面前的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摧毁一座要塞,而是在为自己的部队和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铺路。
每一个决定,每一分策略,都必须精确无误。
樱井明轻轻地跟高木大尉说道,语气中带着些许沉思与无奈。
“即便是在现代战争中,在暴风雪等恶劣天气严重限制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想要攻占坚固的大型要塞建筑,依旧是极为棘手的任务。哪怕拥有最先进的武器与技术,面对那样的堡垒,进攻方的损失也常常远远超出预期。”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从窗外的雪景移开,落在高木的眼中,眼神坚定而深邃。
“你想想看,无论是一战时期的凡尔登要塞群,还是90多年前帝国军队在硫磺岛上修建的坚固要塞,它们几乎是当时战争中的噩梦。敌军往往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突破这些严密的防线。”
樱井明的语气中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他知道这不是空洞的比喻,而是现实的警示。
“凡尔登要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认为是法国的防线之一,其防御工事极为复杂、坚固,不仅布满了铁丝网和掩体,更有着深不可测的地下工事。即使是炮火轰击也未必能够摧毁它的核心结构,敌人甚至不得不通过长期的消耗战,才能逐渐突破防线,而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樱井的语气愈加沉重,他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在回顾那些让人痛心的历史。
他继续说道:“再看硫磺岛,虽然硫磺岛上帝国军队所建的要塞多是简陋的掩体,但在那个岛屿的地形下,敌人几乎无法找到突破的缺口。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进攻硫磺岛时,几乎是以牺牲为代价,才能通过死拼硬抗将日军的防线逐步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