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论语讲好学 > 第三章 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第1页)

第三章 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第1页)

每个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然,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也有高下不同,孔子是承认这种现实的。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中人、下愚。什么样的才智学生对就提出什么样的教学要求,这就是对我国教育具有深远影响的“因材施教”原则。

1。天赋有别,因材施教

【大师的话】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对于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对于具有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那些高深的学问。”

【教子故事】

孟楠和小军是同班同学,又住在同一个小区,两人每天一起学习、玩耍,是班里最要好的朋友。两人虽然身高体重都很相似,但是学习成绩却相差很远,孟楠是班里的优秀学生,成绩优异,聪明能干;而小军虽然为人正直、敦厚老实,但是学习上却非常吃力,尤其是数学成绩总不理想。这让老师很是着急,常常给小军的父母打电话,督促小军学习。

其实,小军的父母何尝不想让儿子学习好啊!为了帮助小军学习,父母想了很多办法。起初他们认为可能是孩子偷懒,于是父母就轮流暗中关注小军写作业、复习等学习细节,他们观察发现,其实小军学习非常认真,也非常努力,每天作业都写得很晚,有时候为了思考一道题,孩子苦思冥想,认真演算。既然这样用功可为什么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呢?小军的父母觉得肯定是小军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于是他们便找到孟楠的爸妈,向他们请教教育孩子学习的办法。

孟楠的爸爸妈妈热情接待了小军的妈妈。攀谈中小军妈道出了自己的苦恼:“我现在,为了小军的学习真是有些犯愁。不知道为什么这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

“您也别太着急了,孩子的学习强求不得,要慢慢教育和引导。”作为中学老师的孟楠妈妈微笑着看着着急上火的小军妈。

“哎,说句实话吧。我今天来是向你们取经的。我们小军平时没少用功,可是学习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尤其是数学,就是学不好。瞧你们小军,平时也没看见怎么用功,可是学习成绩依然很好,还能获得小发明奖,你们到底是怎么教育的啊?”

“哈哈,我们也是顺其自然。”孟楠的爸爸爽朗地笑着,“其实,孟楠的确天资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我们就针对孩子这点,让他多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他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他比较喜欢科技,我们就从这点入手,带他到科技馆参观,给他买一些关于科技、制作等方面的书籍,和孩子一起进行模型制作。”

“哎,看来我们小军就是笨啊!”小军妈妈一边听一边感叹着。

“您这个说法可不对。”孟楠妈妈给小军妈端上一杯茶,“虽然说孩子的天赋和资质有所不同,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孟楠虽然聪明,但是做事不太认真;而小军虽然有些愚钝,但是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就因为孩子的这些差别,我们父母在教育的时候应该因材施教,发挥孩子的特长,找出孩子的弱点,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优势和能力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对待小军您不要急于求成,要帮助他深入浅出地学习,找到适合孩子接受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学习了。”

小军妈妈端着茶杯,认真地听着孟楠妈妈的话,不住地点头。

小军和孟楠两个典型的资质不同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中各自有优势也有困惑,孟楠妈妈的一席话,让小军妈茅塞顿开,她明白了教育孩子不能一视同仁,要按照孩子的特质进行疏导教育,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教子心得】

孔子的这句话是指教育孩子要按照孩子的资质和智力水平、领悟能力来安排所要传授的内容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孔子看来,人的智商和能力是有高下之分的,既然有诸多的不同,那么就需要在教育中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学习不同的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因材施教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教育方法在实施时听着容易但做起来难。它需要通过对孩子细致的观察,发现孩子独特的一面,并加以培养,或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和方式。

古人云:“人心不同,如其面焉”。由于不同孩子之间存在着心理差异。这种个体的心理差异,也叫个别差异。当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差异对教育效果有显著的影响。这意味着家长在选择教育方法时,必须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

个体认知差异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般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和专门领域知识。

一般认知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力。我们知道,有些孩子聪明,有些孩子则不那么灵活;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强,学习速度快,一学就会;而有些孩子则学习速度慢,虽然能教会,但学起来比较吃力,这些都表现为天赋的差异。

认知风格也叫做认知方式,它是个人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接受知识和事物的方式方法,以及各自不同的喜好。如果家长的教育适合孩子的认知风格,就容易挖掘出孩子的潜能;如果不适合,那么孩子在认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偏差,在知识的掌握上就会感到困难。

专门领域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背景知识,知识是从无到有、循环渐进的传授给孩子的,由于有些家长缺乏对孩子预备知识的教育,导致孩子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出现困难。背景知识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孩子还存在个体人格差异和个体的性别差异。

人格差异,也就是说不同性格的孩子使他们对事物看法和学习动机不同,从而影响教育的效果,特别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人格差异,对教育效果有显著的影响。而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更为突出。如,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具有攻击性;男孩子在10岁以后会逐渐显示出更高的“空间——视觉”能力,而女孩子的言语能力则比男孩子强,因此,需要家长在教育中不同对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由此可见,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种个体的差异,恰当地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中要“扬长补短”,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得更好,才能充分展示孩子的个性风采。

【亲子小建议】

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孩子的性格、气质、志向、能力、兴趣和爱好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虽然人的智慧不同,能力有高下,但如果资质稍差的孩子在学习中能够不断努力,也会后来居上,一个不努力的天才也会变成庸才。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因材施教呢?

建议一:了解孩子,教育从实际出发

既然是因材施教,家长最主要的就是在教育前要分清孩子属于何“才”,只有了解了孩子的优缺点和天赋、才能之后,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

常言道:“知女莫如母,知子莫如父”,难道家长还不了解自己的亲骨肉吗?其实不然。很多父母都非常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他们的能力,都只是凭自己的喜好而臆断孩子的前程。由于孩子的想法跟家长南辕北辙,导致家长的教育失败。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从实际出发,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和自身优势能力,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活动之中,仔细的观察和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在鼓励和发展孩子优点的同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向,弥补孩子在学习上的不足;家长还可以通过谈心或者谈话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志向和兴趣,然后从孩子的客观出发,挖掘孩子的潜能,帮助他们迈向成功之路。

建议二:依据个性,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

既然找到了孩子的优缺点,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因性而教:社会发展至今,人人提倡男女平等,但在教育上,家长千万不可忽视男女的不同。由于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女孩比较早熟,语言能力和机械记忆能力较强,且优于男生,由于早期的学习内容中抽象思维的成分比较少,所以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时,女孩的学习成绩往往高于男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内容产生了质的变化,机械识记成分越来越少,而抽象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男孩的优势逐步显露出来,所以家长在对待男孩、女孩的教育上不能“一视同仁”,要根据男孩女孩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势利导,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势,这样才能取得更好地进步。

(2)因龄而教:由于不同的年龄,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兴趣也有所不同,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所以,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制定相应的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教育计划和方案,进行不同的教育。

(3)因能力而教:孩子的能力有大有小,各不相同,而且能力的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些孩子成熟较早,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也较强,很早就显现出天赋和才能;而一些孩子成熟较晚,大器晚成。另外,孩子的优势也有所不同,有的孩子思想比较活跃,有些孩子记忆力比较好,而有些孩子数学计算能力强,一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较强。所以,家长要认真识别孩子的这些特点和能力,利用孩子的特长,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