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直白的赞美,在嬴满满的推动下。
几乎传遍了七国。
他们收到嬴月的赞美信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嬴月要做什么。
然而等赞美传遍七国后,他们反应过来了,直道嬴月奸诈。
但是他们反应过来已经晚了,嬴子说的还能有假,更何况他们也确实如此。
即便他们怎么解释,庶民们只觉得他们谦虚,对他们更推崇了。
赞美之后,便又出现了一股流言,关于王之前做的事情,又传了一遍。
庶民们只相信自已看到的,感受到的。
他们知道对不起嬴子的是王,是王下的命令,不知道王是听从那些人的意见而下的命令。
他们知道是那些人向嬴子写信求嬴子给玉米种子的,不知道他们的信中全是道德绑架。
知道嬴子体恤他们,给了他们君上,他们贤者种子,不知道嬴子在故意反击。
所以,流言他们是真的认可的,特别真情实感的传流言,骂王上,赞君上,大贤。
当然,即便有庶民知道什么,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也随大流。
所以,这对比,这拉踩效果出奇的好。
六国王上惊呆了,那些踩着他们王上扬名的也惊呆了。
他们连忙入宫去请罪,去解释。
虽然君臣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是根本忍不住心中的情绪。
只有真的被拉踩的人才能懂得。
更何况他们是王,他们凭什么要理解。
即便不生气,六国的王心中也有些小疙瘩。
毕竟当王的这么多,只有他们是在任的时候被他们宠爱的臣子踩着扬名的。
那些被迫扬名的心里苦涩,但又没有办法。
他们不是没有解释,但他们解释了反倒不如不解释。
更让世人认为王不好,王不思悔改,还压迫他们。
一时之间,各国都热闹了。
他们再是生气,一时半会儿也不敢再对嬴月出手。
他们知道嬴月记仇,哪里想到她竟然会这么记仇,还这么有手段。
再来一次这样的,他们可承受不住了,他们也活不了了。
他们不高兴了,除了秦国高兴,还有一人是最高兴的。
那便是赵堰了。
他也接受了嬴月的种子,但他全身而退,还顺便看了热闹。
他非常高兴伯嬴没有变。
他除了高兴的写信,还送来了一批又长成的棉花。
这下嬴月也高兴了。
赵堰又告诉嬴月他要再开垦地去种植更多的棉花,嬴月是非常支持的。
照赵堰这个样子,军队供应上棉衣是指日可待。
当然不能只依赖赵国,秦国的边境,嬴月也让人开垦土地去种植棉花。
在和赵堰合作的时候,嬴月还不知道还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和赵国有关。
几位从赵国远道而来的人,不仅让她惊喜,也让他明白了那时他们的奇怪行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