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有功之人才能受赏,有罪之人要受罚。
倘若如今开放林苑,那便是让无功无过之人受赏,乱了秦国之法,有损秦国法之威严。”
秦王稷的意思很是清楚,严格执行秦法,秦法谁都不能乱。
底下的大臣们静了一下,他们也清楚王上的性子。
但是受灾了,总不能直接看着不管,那秦国要少多少劳动力。
他们此次必须要商讨一个不用违反秦法,还能救灾的方法。
嬴月也是知道一些救灾的法子的,但是她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先听听他们是如何说的,毕竟他们才是最了解秦国,如今是战国时期的秦国。
听着他们最后讨论出来了三种方案。
嬴月有些意外,却又不意外。
秦国啊,这可是秦国啊,怎么会让人坐享其成,让人白白浪费劳动力。
她并不知道历史上秦国受灾时,用的什么方法,她也没有过多干预,那么这便是他们用的方法了。
相比较于她知道的封建王朝常用的赈灾方法,秦国的救灾方法很是不同,那便是以工代赈,还有借粮缓税。
受灾地区的人由所在地区的亭长、里正们统一听从朝廷的命令带领黔首们去寻找水源,去深山中打猎等自救。
同样秦国还有许多的需要建造的东西,不用服劳役且受灾的黔首们可以去干活,朝廷会为他们提供粮食,工钱,让他们能度过这段灾难。
根据灾情,朝廷会给黔首们提供粮种,让他们种地,等到灾难过后,他们需要还给朝廷,且还有一点利息,毕竟是赈灾,利息并不会高,还会允许分期交付。
嬴月是很赞同这个方法的。
而且听着这方法,她心里也有了个主意。
嬴月上前行礼,
“曾大父,秦嬴认为这个方法极好,秦嬴也有一个想法,望曾大父应允。”
秦王稷等人看向嬴月,刚才讨论的时候,嬴月并没有说什么,如今出言,他们都想要知道她要做什么。
“月丫头有什么想法,直说便是。”
“秦嬴想要建一个我们秦国的学宫,收秦国的小孩进去读书识字,将来为秦国做事,同时也能吸纳一部分灾民做事。”
所有人闻言都愣了一下,心里都浮现出一个想法,
稷下学宫。
他们没想到嬴月竟然要在秦国建一座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盛名在外,不是每一个官学都能媲美稷下学宫的,学宫也并非能轻易开的了的。
其他国家暂且不说,单说秦国的,秦国以法为根,一边倒的重视法家思想。
秦国的法律严苛,对诽谤都严格定义。
稷下学宫突出一个包容与自由,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等等都能在稷下学宫看到。
各家可以在稷下学宫自由的辩论,诘难,特别是讨论抨击政治。
稷下学宫与秦国完全不同。
当然,还有秦国地处蛮夷且因为秦曾杀士陪葬,没有多少学子来秦国。
秦国最多的是将军,是法家学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