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仿生人干活之攒劲,就是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些劳模也比不上,日夜不停地抠着想象中的香居华屋。
麦苗才出了一寸,天已经冷下来,刚进十月份没多久,下了一场冷雨,这场雨下得菌菇彻底缩了头,再也不出来了。
随即就是雪花飘飘,除了那俩抠木屋的人在不知疲倦的干活,凡宝和阿娘已经不再出门,成天的窝在火塘边烤火。
本来星海境的洞府里是恒温,躲在里面就不会冷,但是娘俩免不了人情往来,还要经常在白天出现在小石楼里,坐在火塘边烤火,或者坐在炕上嗑瓜子做针线。
其实未必有人会来,但是人生活在凡尘俗世之间,还是要有所准备的。
三叔在下雪的第二天来了一下,进来坐在火塘边烤火,一句话也不说,抽着个老人烟斗,他也就只有三十二岁,默默无语的坐了一会,要走的时候才问:“炭够烧么,要不要我叫万兴拉一车过来?”
林万兴是他大儿子的名字。
顾琴书赶紧道:“够的够的,前几天俩丫头在外面烧了两窑,虽然是初学烧炭,烧的还挺好的。”
实际上三叔在进门之前就已经看见外面堆着的炭了,但他年年从收了庄稼开始就到山上去挖土煤或烧炭,有需要的村里人或者外村人都会来赶着牛车来买。
有时镇上的酒楼也会去拉几车。
价钱不贵,三颗铜钱两斤,土煤一颗铜钱一斤,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烧栗炭,栗炭来火快,火大,能扯起半尺的火焰,好炭都叫红罗炭。
土煤就要差一点,不温不火的,适合一些喜欢省钱的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土煤一开始烧的时候还有点呛,年轻人都不大喜欢,尤其是,要等着晒干才能烧。
其实老年人也不太喜欢,但是相对便宜,当然是能省一点算一点。
三叔来问要不要炭,还真不是来卖炭的,就是担心娘几个被冻了,那么他一家人会被村里人指责。
自家叔叔卖炭,连炭都不让侄女家烧上,那不是要让人戳脊梁骨吗?
其实三婶是不愿意三叔来问的:“你去问她肯定要说没有,一家子占便宜没够的,我娘家还更穷呢。”
三叔气呼呼道:“别提你娘家。凡宝去年是给了银币的,人家没有占你一块炭的便宜,你别说那么难听行不行?”
结果到了仙人洞看到屋前堆着一些炭,进了厨房看到火塘上也装了一篮子炭,炭都挺好的。
他就没有敢开口问,要走了实在忍不住了还是问了一下。
顾琴书去楼上拿了一只腊好的麂子下来递给他:“你带回去吃吧,我们家猎豹逮的,到了这一季每天都出去逮,我们娘俩吃不了太多。”
三叔不要:“我什么都没帮到你们已经不好意思了,不能再往家里带了。家里那个婆娘吃了还不认账,我都为你们难受。”
凡宝笑嘻嘻:“不认账就不认账了,什么事情都要认账那就记的事太多,麂子肉是真好吃呢,这种天气切几片烤上,赛过神仙。”
三叔最终还是把麂子扛走了,因为三只猎豹真的在旁边豹视眈眈,已经很大了看起来就很能干的样子。
三叔将麂子扛回家,三婶笑的合不拢嘴:“这是哪里扛来的?”
然后她赶紧上手给接了下来:“她们没朝你要炭吧?我就知道没什么好事。”
三叔一声就吼了起来:“你个死婆娘,人家是没米吃了还是没面吃了,就天天要望靠你家了,人家自己烧了两窑炭,火塘烧得红艳艳的。
我警告你,要是再把一条麂子腿拿去给你娘家那死不要脸的哥哥,我就打断你的腿,让你出不了这道门。”
三叔走后,凡宝笑对阿娘道:“三叔还是挺好,比我爹在家的时候好多了,为什么兄弟都看不顺眼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