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起来一溜溜的土块还需要用耙一趟趟拢平,这时就需要旋耕耙上场了。
理想中的是这样,具体造作后会是什么情况,以及后续生产的重点偏向于旋耕耙还是半自动机械犁,还得结合实际效果做定论。
这便是试验的重要性。
没有实践,一切理论都是纸上谈兵。
很快轧钢厂工人和公社社员一起合作,把两台新机器给安装好。
报社记者拿着纸笔在一旁快速记录着。
随着赵卫中一个开始的手势。
加装了半自动机械犁的拖拉机被社员手摇启动,随后挂一档起步,降下机械犁。
逐步变档增加速度,耕地作业就这么开始了。
耳听突突突突的拖拉机响声,后面的地被迅速翻出两道深沟。
翻出的土自动覆盖的拖拉机右侧。
速度比竟和一个成年人小跑相似。
这么快的速度,一下犁出六十多公分宽的土,效率不言而喻。
要知道,即便在富裕的公社,也只是用黄牛、驴、马、骡之类的牲口犁地。
而很多生产队都是成排的男劳力举着抓钩或脚踩铁锨一下下的翻地。
一个成年人翻一亩地的土,在伙食能跟上的情况下,也得两天。
在吃都吃不饱的时候,就更不用提了。
一个生产队翻地用半月,那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如今拖拉机带着机械犁,一趟下去60多公分宽的土被翻出,等于四个成年人并排作业。
速度更是比用抓钩、铁锨一下下挖快了好多倍。
这一幕喜得东营子公社的人欢呼雀跃,好多男劳力拍着手叫好。
孩子们追着拖拉机跑,高兴的大喊大叫。
“真快啊!照这个速度,一个人一晌午能犁三十亩地!”队长激动的发抖。
赵卫中笑道:“刘队长,这还是拖拉机手不太熟练,等他开几天熟练了,一晌午犁五十亩地也不是不可能。”
公社会计喜道:“几个司机白夜班的替换,人歇车不歇,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全公社的地犁完!”
说话间拖拉机已经从田地的另一边犁着返回,采用由两边往中间犁的方式。
“卫中,让旋耕耙也上场吧,看看哪个更实用。”林总工提议道。
“好,2号拖拉机,开始!”
17匹的拖拉机还是有些太小了。
带旋耕耙有些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