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散黄柏末(一两)青黛(三钱)肉桂(一钱)冰片(二钱)共研细末。瓷瓶收贮。吹患处。
冰硼散元明粉(五钱)硼砂(一钱)朱砂(一钱)冰片(一钱)麝香(一钱)上药共五味。研极细末。收好。勿令泄气。吹喉。
白膏方制乳香制没药儿茶血竭轻粉定粉(各等分)上药为极细末。用猪板油熬四两。和药末捣千余下。后入人乳再捣。临用摊贴。
解毒雄黄丸雄黄(一两)巴豆(十四粒去油壳净)郁金(一两)上药共为极细末。醋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专治咽喉科急症。顽痰闭塞。牙关不开药丸研灌下。吐尽痰涎。即愈。有起死回生之功。
冰梅丸专治喉痹十八种。俱妙。
大南星(二十五个鲜者切片用)大半夏(二十五双切片用)皂角(四两)朴硝(四两)四两)桔梗(三两)一方用甘草。无皂角。
拣七分熟大青梅一百个。先将硝盐水浸一周时。然后将药研细。入水拌匀。将梅浸入药水中。其水过梅子三指为度。浸至七日后。取出晒干。又入前药汁内浸透。再晒再浸。以药水干为度。方将梅子用瓷器蜡封收好。若梅上有白霜更好。用时以薄棉纸裹之。噙口内。令津液徐徐咽下。痰化病即愈。一丸可治三人。不可轻弃之。
箍药方大黄(一两)文蛤(一两)蜂房(三钱蜜炙)芙蓉叶(一两阴干)白芨(五钱)羌活(五钱)上药共研极细末。瓷器装盛。每用蜜调围箍之。中留一孔。出毒瓦斯。频以蜜水润之。
雄胆散(治喉科七十二症)黄芩(三钱生用)黄连(三钱生用)栀仁(三钱炒黑)制梅干(五钱存性)青黛雄黄(一钱)硼砂(三钱)鸡内金(一钱不见水)人中白(五钱)枯矾(一钱)共十味。根据法制度。研极细末。入冰片(六分)麝香(三分)再匀每药末五钱。加西黄(二分)铜青(五分)熊胆(五分)珍珠(五分)儿茶(八分)共研极细末。以瓷瓶封收紧密。每用少许。吹入患上。一日夜吹十余次。徐徐咽下。流出痰涎渐愈。如有腐臭。急用蚌水漱净。或用猪皂草乌柏子和捣。加水去渣。灌净。吹之。大妙吹喉散(唐先生传专治口内一切杂症)人中白(二钱)硼砂(五钱)青黛(二钱)五倍子(一钱)冰片(五分)外加以下二味杉木炭(一钱)六一散(一钱)共研极细末。瓷瓶收好。勿使泄气。吹患处。立效。
喉风双蛾。一切火毒并治。无不应验。
人中白(一钱火)硼砂(五分)胆矾(三分)冰片(一分)共研细末。吹患处。吐痰而愈。
走马牙疳臭烂。痘内牙根肿疼。并远近虫牙俱效。
儿茶(一钱)朱砂(三分)轻粉(三分)没药(二钱制)乳香(二钱制)血竭(二钱)西黄(一分)龙骨(五分)枯矾(五分)黄丹(五分)冰片(一分)珍珠(三分)大枣(十个)桑炭(五分)柳炭(五分)麝香(一分)共研极细末。瓷瓶收好。每用先将汤漱口。再用荆芥五倍子煎汤。加银朱少许。同洗净。再治走马牙疳午后汁两钟(即白马粪是也如一时难辨可预取为末临时水泡取汁应用)万年干三钱七分(即粪碱是也用新瓦合盖烧灰存性研细末)二药和匀漱之。后再以冰麝生肌药吹之。又吹秘本二药即愈。
大小口内臭疳疮枯矾(三钱)人中白(一钱)鸡内金(一钱)铜青(一钱)麝香(二分)冰片(一分)阿魏(一分)共研细末。瓷瓶收好。每用先将米泔洗净患上。将此药干搽口。蚌水洗更妙。
治喉闭立效硼砂(二分)冰片(二分)明矾(二分)黄连(二分)黄柏(二分)共研极细末。瓷瓶收好。勿令泄气。每用吹筒入喉中即开关。三五次而自愈。
喉闭不能开关急方老王瓜(一剂剐出瓜穣)朱砂(三钱)芒硝(三钱)二药和匀。灌入瓜内。倒吊阴干。候瓜外出霜。刮下晒干。倘遇患此症。吹之即愈。
取痰方二一用车前草。连根叶捣汁。加醋含漱口。或吞或吐。取痰极佳。
一用山豆根为末。吹喉。或煎汤漱口。痰涎自出即效。
牙痛方芦荟(一钱二分)龙骨(八分火)冰片(五分)共研细末。擦牙患处。
又方胡椒(一钱)甘松(一钱)麝香(五分)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用一丸。将新棉包。安患处。牙咬定。止痛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