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抬头不算低头算是什么生肖 > 第5章 吃亏是福以小换大(第3页)

第5章 吃亏是福以小换大(第3页)

因此,遇事该糊涂时就糊涂一下,吃点亏让一步,不是弱者而是英雄。因为他用糊涂的智慧躲避了身后不可想像的事情发生。

经商中的“先赔后赚”之计,也就是欲取先予。美国人出外旅游,有一去处可以不花一文钱,甚至还有节余,这个地方便是大西洋赌城。从纽约出发,到那里来回车费才20美元,到达后马上可以得到赌城当局馈赠的15美元现金,还有一顿丰盛的自助餐。第二次来时,凭车票又可以得到8美元的回赠。

这是赌场老板谋利的一个妙计,吸引顾客前来,来的愈多愈好,因为到赌场来而不赌者寥寥无几,不管赌客运气如何,总体上是赚少赔多。因此,所谓来去不花钱,实际上花费的是赌场老板从顾客身上赚来的零头。落最大好处的当然是赌场老板,但顾客的心理上还总能承受。这就是赌场老板的诀窍。所谓“降价销售”、“有奖销售”、“品尝销售”、“买一赠一”,等等,实际上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然而,商战中因此取胜的却是很多。看似吃亏,实则赚大便宜。

古人常说:“过犹不及”,是说凡事要讲一个适度。对于功名利禄,凡人几乎没有不梦寐以求的,但如果过分热中,弄不好也会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最终毁灭自己。身外之物应当被人奴役,而不应奴役人,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能明白,可是世上的事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局中人就不容易明白,不容易跳出三界外了。因此,真正聪明之人,对待功名利禄也是“得放手处且放手”,讲究个“吃亏是福”,讲究个装糊涂,不可过分执著。

张良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权势登峰造极时,他毅然决然放弃了权力,这在一般人看来,算是“吃亏”了吧?殊不知,天下的君王和臣子之间,都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都是说的天下清平之后,帝王就要收拾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呢?所以,激流勇退,明哲保身,看似吃亏,其实是莫大的福气哪!历史上有多少不知激流勇退,抱着权力不放的臣子惨遭毒手啊。这种抽身退回的功夫,岂是那些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呢?

一首《吃亏歌》中唱道:“做人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其中道理耐人寻味。从人的本性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是“便宜虫”,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许多时候能占点小便宜,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没有这些小便宜就没法生活了,恰恰相反,这些小便宜对绝大多数人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因此,糊涂学提倡你在生活中能装装糊涂,吃点亏。

6.贪心会让人因小失大

人的欲望是很难完全满足的。因此,我们不能任人的私欲自由放任,甚至用种种不合法的手段去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果这样的话,只会是贪小失大,适得其反。正如《伊崇寓言》所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我国古代南朝的古书令王僧达,从小聪明伶俐,但却养成了不拘常检点的毛病。孝武帝即位时,他被提拨为仆射,位居孝武帝的两个心腹大臣之上。王僧达也因此更加自负,以为自己在当朝臣子中,无人所及。在朝时间不长,就开始凯觎宰相的位置,并时时流露出这一情绪。谁知,事与愿违,就在他踌躇满志之时,却被降职为护军。此时,他便没有省悟,仍惦记着做官,并多次请求到外地任职。这又惹怒了皇上,被再次削降职位。此次,他固羞耻而生怒气,对朝政看不顺眼,产生了许多议论,所上奏折,言辞激昂,终于被人诬为串通谋反而赐死。

王僧达的死,坏就坏在其贪心上。因为,按照他的年龄、资历、辈份,没几年就升到重要的仆射一职,已属不易了。也许是太顺当了,也许是他升得太快了,于是,使他想入非非,以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非他莫属了,并且易如探囊取物。岂料,事情的发展有许多是不以人的意志的转移的。于是,一个筋斗使他从云雾中翻滚了下来,真正遭到灭顶之灾。所以可以这样的说,是追名逐利的贪心送了王僧的性命。

《老子》第四十六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过错,知足会引人进入没有止境的求利之路,而没有止境的追求利益,贪婪物欲,恰恰会得到损失利益的结果。

老子道家学说的继承人庄子,对先哲的思想有着深刻地体会。在庄子看来,无私是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有了私欲,就会利欲薰心;利欲薰心就会迷惑自己的心志;自己的心志一旦被迷惑住了,那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保住,至于事业、生活,那就更谈不上了。这就是利令智昏的结果。

庄子把利欲薰心比喻为眼观浊水,而把心境淡泊比喻为处于请渊。他认为,人一旦观于浊水,就会忘记清渊,而这种利令智昏,也就失去了人的纯洁本性,最后必定要遭殃。《庄子·山木》篇中,就讲了一个“观于浊水忘清渊”的故事,故事说:

庄子在一个名为雕陵的栗园里面游玩,突然从南面飞来一只奇特的大鸟。只见这只鸟翅膀有7尺长,眼睛有1寸大,翅膀擦着庄子的额头飞过,但其并没有感觉到庄子的存在,最后径直落在栗林之中。

庄子心里想:这是什么鸟呀?长这么大的翅膀却不远飞,长这么大眼睛却看不见人?于是,他撩起衣服,加快了脚步,赶到栗林之中,并拿出弹弓,准备将这大鸟打下来。

到了大鸟的眼前,庄子终于明白了。原来大鸟之所以不远飞而仅飞到这里,之所以睁着一对大眼睛而看不见他,其目的是为了捕捉一只螳螂。

庄子再一仔细观察,见栗林中还有一只蝉,正借着栗树的树荫,在那里美滋滋地休息。可是,正因为它找到了一个好的休息处所,只顾了享受,忘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没有预料到在它的附近,已经有一只螳螂向它伸出了双爪,并在瞬间捉住了它。

具有戏剧色彩的是,这只螳螂由于捉住了蝉后得意非凡,却忘记了隐蔽自己的身体,被大鸟在空中飞过时发现,于是,大鸟俯冲下来要啄食它。而正因为这只大鸟专注于要啄食那只螳螂,结果连庄子这么大一个人也没有看见,以至于当庄子用弹弓要打它的时候,它还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到了危险的关头。

看到这种情形,庄子很是感叹。他深为这几只小动物的悲哀,觉得它们太不懂得生命的轻重了。为了眼前的些许利益,而忘记了上天给它们的自然生命,忘却了贪恋眼前利益对自己的生命可能带来的危害。同时,庄子也感到自己也陷入了这种悲剧性的境地。为了捉住那只大鸟,他也忘记了对自己生命的警戒。说不定此时自己也成了谁的猎物呢!

想到这里,庄子吓得出了一身准汗。他赶忙扔掉弹弓,扭头就往回跑。果然不出他所料。刚才守园子的人见他急匆匆地往栗林中钻,以为他是偷栗子的,正拿着东西要捉他。现见他慌忙往园外跑,便在后面追着骂他。

经过这一次经历,庄子三个月都没有到庭院中去散步。

一天,庄子的弟子蔺且问庄子:“先生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到庭院中去走一走?”。

庄子回答说:“我为了得到大鸟的形体而忘记了自己的身体,这就象是见到了浊水而忘记了清水一样。况且,我的先生曾经教导我,到了哪里就要遵从那里的规矩,可是我进了雕陵栗园却忘了自己身体的危险,只顾要弄清楚那只大岛为什么擦着我的额头看不见我的原委,却忘记了自己身处栗林之中,违犯了栗园的规矩,由行遭到了园吏的追逐和辱骂。回来后,我一直在反省自己,因为没有心思到庭院中去”。

《庄子》记载的这个故事,的确发人深省。大鸟的眼睛有一寸大,可是就没有看见它擦额而过的庄子,为什么?因为捕捉螳螂的欲望遮蔽了它的眼睛;庄子在栗园中游玩,可是忘记了栗园的规矩,钻入了栗林之中,看不见正在捕捉他的园吏,为什么?因为捕捉大鸟的欲望迷惑了他的心;蝉、螳螂与大鸟、庄子一样,都陷入了物欲的迷茫之中,不能自拔。由此可见,物欲对人心的迷惑作用是多么地巨大,人们一旦被物欲所迷惑,就会什么也不顾,甚至会连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都会置之脑后,至于家庭、亲朋、事业,这一切的一切,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正因为这样,所以庄子告诫人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自己的根本,牢牢记住自己的本体,不要陷到那浊水之中,而忘却了自己本来具有的纯洁清渊。否则的话,就会导致身败命丧。

人们都知道“纸上谈兵”的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括,只是背会了书本上的兵法,晃会实际运用,到头来惨遭失败。史书对这一事件的记载,着重突出了赵括的浮夸、不谙实事,甚至好口出狂言等,其实,赵括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贪婪,利令智旨。

公元前260年,泰国攻打赵国上党地区的长平城,越国的将军廉颇见不能战胜泰国,提出坚壁不出的战略。

赵王以为廉颇胆怯,十分恼恨。正在此时,泰国使出离间计,于是,赵王让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军。

对于赵括的为人,其母是清楚的。于是,在这紧要关头,赵括的母亲又是上书,又是求见,请求赵王一定要收回成命。原来,赵括在其父的教授下,从小就学习兵法,当他有一些长进后,就自以为天下无敌手,在其父面前也大淡面兵之道。其父赵奢虽然难不住他,但从来没有称赞他,甚至认为,兵事,是非常危险的,而儿子赵括却不以为然,这就更危险了。赵奢还预言:赵国不起国赵括为将则罢,如果一定要用他为将,那么,使赵国兵败军丧的人必定是赵括。

赵王并没有听取赵括母亲的意见,仍坚持派赵括带兵出战。结果,赵军大败,赵括被乱箭射死,45万赵人被秦军活埋,只有240人逃归赵国。

赵括在长平之战的惨败,从表面看是败于其“纸上谈兵”,其实质,恐怕与赵括的利令智旨不可分。赵括的母亲在向赵王的陈述中,还曾提到赵括贪婪的恶劣品行。

其母说,以前赵括的父亲任将军时,凡是君王及宗室贵戚所赐送的财物,但总是全部分给军中的官吏和士大夫。可如今赵括刚一任将军,就将君王所赐的钱财和布匹都拿回家中藏起来,并且开始打听哪里有便宜的田地和宅院,已经计划着扩张家产了。

可以说,赵括的母亲看到了儿子的致命毛病。不可否认,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确是会误事的;但是,一个如果沾染了贪婪的习气,那就会比夸夸其谈更具危害性。因为,其一,贪婪的人只考虑个人私利,就会无心考虑国家大事,无心筹划军事战略;其二,人的欲望、私利是无止境的,贪婪的“决口”一旦打开,就很难自己合拢;其三,当权者的贪婪,还是有“流行痛效应”,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这种局一旦形成,哪来心思为国操劳、为国效力?

因此“纸上谈兵”可怕,因贪婪而利令智昏导致的“纸上谈兵”更加可怕。

然而,贪心无止,天通凿凿。贪心的人尽管个人的如意算盘美妙,到头来,难免落得个人算不如天算的下场。再者,贪心无边,法津的界,贪心的人也总会做贼心虚,寝食难安,当恢恢法网罩上他们的时候,贪心就会成为吹过头的气球,惩罚将打碎他们的贪婪之梦,最终结束耻辱的人生。

7.多想对方,少想自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