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多谢徐掌柜了,酒瓶先给我来五十个。”
“苏所长客气了,能帮助到苏所长,是我的荣幸。”
徐慧珍的小酒馆,真正赚钱的不是店里来喝酒的人,而是往各个厂子里送的酒,那才是真正的赚钱。一个厂子一个月就是几十上百斤,哪怕价格比酒馆里的低一些,利润也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她对苏诚这么殷勤,就是想通过苏诚卖给轧钢厂酒。
在酒馆里和李铁棍聊了一会儿,苏诚离开了小酒馆。至于酒,徐慧珍会让蔡全无送货上门。
蔡全无的工作效率很高,苏诚才到家里没几分钟,蔡全无就把苏诚买的十斤酒送过来了。十斤高纯度粮食酒,一斤四块钱,一共四十块,苏诚之前交了五块钱的定金,只需要给蔡全无三十五块。
得到了厂子里三百块钱的奖励,苏诚现在不缺钱。三十五块对他而言说不上太多,对蔡全无道了声谢后就把钱给对方了。
院子里有人看到苏诚买那么多酒有些惊讶,不过想到苏诚的身份后便觉得他买酒很正常。而且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猜测,苏诚买的酒肯定不便宜。
今天晚上何雨水加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苏诚趁着这个时间来到地下室,把清洗好的人参放进酒里。苏诚一共收购到了五支人参,这是他全部的家当。他买十斤纯粮食酒,就是为了这五根人参。
一根人参泡一斤的酒,可以泡两次,五根人参刚好泡十斤的酒。这些酒数量上不是很多,但价格上不会便宜。
纯粮食酒的价格是四块钱一斤,酒瓶子的价格还不知道。人参的平均价格是十一块,两斤酒加一根人参的成本价达到了惊人的十九块,两个不知道价格的酒瓶子苏诚凑合整,按照一块钱来计算。也就是两斤人参酒要二十块钱,一斤十块钱。
十一块钱的人参的参龄是十七年,苏诚也不多算,对外宣称二十七年的老参,只增加十年的参龄。至于二十七年人参酒的价格,按照它的参龄来计算,二十七块钱一两,二百七十块一斤。两斤才五百四十块,不贵。
苏诚又是买人参,又是购买高纯度粮食酒,又是购买精美酒瓶,一斤酒才能赚二百六十块,已经很良心了。要知道他的酒可不像那些名酒那样,除了贵以外也就口感好一点。他的就有特殊功效,男人用了都说好。
这样的酒,打着灯笼都不好找。苏诚愿意制作出来,收取一丁点的费用,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人参酒的制作并不复杂,苏诚收的那些人参普遍新鲜,泡一个月就能喝。这点时间,苏诚还等得起。
晚上,傻柱来苏诚家里串门。听说苏诚买酒了,就想过来尝尝。当他听见酒的价格后,立即熄灭了这个想法。他喝的酒很差,一斤不到一块钱。四块钱的酒他担心自已喝了把嘴养刁,以后喝不惯劣质酒。
傻柱不喝,苏诚也不强求。现在人参酒还没有正式售卖,等到人参酒赚到钱了,傻柱要来他这里喝酒,他免费供应。
当前有一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那便是人参的货源问题。在乡下收购人参不稳定不说,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乡下也不缺吃的。有人参的家庭不会拿出来卖,而是选择存放起来。人参这种东西能存放很长时间,他们只会在自已家里没钱或者没粮的时候才会进行售卖。
苏诚如今不是采购员,也不需要下乡采购物资。所以他需要尽快开辟一个新的货源渠道,以此确保自已可以稳定的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参。
第一批人参酒在一个月以后出炉,一次会出五斤。第二次人参酒在两个月后出炉,一次同样是五斤。十斤人参酒过后,苏诚的存货就宣告彻底完结。
十斤人参酒,苏诚不会全部拿到接待所,这么好的酒,他本人要留一些,还要给师傅孙立杨送去一些,十斤人参酒最后也就五六斤会拿到招待所。
在四九城得到人参的难度高,在别的地方得到人参的难度不一定会很高。比如说东北地区,物资丰富,人参不说像大萝卜那么常见,却也绝不会像四九城内这般罕见。
没错,苏诚打算做走私的生意!
说实话,苏诚不认为自已要做的生意是走私生意。市面上主食和副食受到限制,是基于这些东西都是必需品。人参不同,它不属于必需品,它属于药材的行列,但又不是寻常的药材。
做这样的生意危险程度不高,被抓住了问题也不大。不会像走私粮食那样,逮到就是一颗花生米。再说了,人参这种昂贵药材用来送人很常见,我带几个人参送亲戚朋友,总不能说我走私犯法吧?
小酒馆内的三教九流中的人都有,苏诚准备以小酒馆为突破口,看看能不能认识有稳定货源的卖家。卖家不一定要是东三省的人,国内地大物博,正在人参的地区太多了。苏诚对于人参年份的要求也不高,十五年起步,价格给的也不低,十元起步。他相信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总会有人会冒着一定的风险给他提供人参的。
晚上,何雨水没有在苏诚家里住下。她这几天被苏诚折腾的够呛,不敢随意撩拨苏诚。她在苏诚家里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后,就回自已房间里休息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苏诚每天的工作三点一线,白天在接待所里闲着看书,要是有客人来,会陪对方聊会天,结交新朋友,扩展自已的人脉。
晚上,去小酒馆喝点酒,认识一些三教九流中人,暗中传递要高价购买人参的信息。这样的生活过的还算悠闲,直到有一天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星期天,上午,四合院的一棵大树下面。苏诚坐在太师椅上,安静的看着手中的书。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是某个不知名人士的游记。在书中记载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宛若奇闻怪志类型的小说。
身长超过五米,身高超过两米的斑斓猛虎,站立超过六米的恐怖黑熊,身长数尺、敏捷如风、全身通红长有鸡冠的鸡冠血蛇,钢筋铁骨、刀枪不入的僵尸。
书中记载的信息太过于详细,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关于这些生物的具体描写,十分的合理。按照描述的内容画出来的生物,竟不会给人任何不和谐的感觉。
苏诚会注意到这本书,和书中的前半部分有关。在书中的前半部分是有关于武学的讲述,其阐述武学的方式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深入思考又会发现两者殊途同归。
书中认为武学的尽头遥不可及,西楚霸王项羽力能举鼎并不是虚传。当武学精进到一定的地步后会陷入到一个巨大的瓶颈,想要打破这个瓶颈,要么要灵丹妙药、天材地宝辅助,要么凭借着强大的天赋强行打开一条路。
这里所谓的瓶颈,根据苏诚的推测是一门功法达到满级,升无可升的情况。灵丹妙药、天材地宝苏诚没有听说过,他的挂机系统把五禽戏提升到满级后并没有显示可以继续提升的信息。至于他掌握的形意拳,只有八级,在等级达到十级以后能不能继续提升,他暂时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