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走出至暗贺绪林 > 第二十四章 幸福港湾(第2页)

第二十四章 幸福港湾(第2页)

小何两口子来城里打工已有多年,已见怪不怪。小何说道:“这才是开头,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头哩。去年我们住在西安高新区,那爆竹响了整整一夜,震得人耳朵嗡嗡地响,直发麻。第二天那爆竹皮扫成堆,用卡车拉哩!”

吃着喝着闲谝着,妻子不时地加菜、添酒,忙得不亦乐乎。不觉到了晚上八点钟,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开演了。春晚已经办了好多年,看得多了,大伙儿也挑剔了,总觉得年年都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人疾呼不要再办下去了。我认为春晚不可少,如果真的不再办春晚了,那么除夕的年夜饭我们盘中的饺子味儿就会淡许多。春晚这道大菜端上了桌,那就敞开吃吧。

子夜时分,客人告辞。我握着妻子的手深情地说:“今年这个除夕夜我本以为会很寂寞,却让你整得很有意思,我不会忘记的,只是让你受累了。”

妻子笑道:“看你说得,咱们是夫妻,只要你高兴我就高兴。”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思草兄(杨凌示范区文联的副主席)给我送来他新出的散文集《瓜之园》。我们在客厅正聊着他的新书,忽然我觉着轮椅晃荡起来,似乎有人要把轮椅掀翻。坐在沙发上的思草兄也晃了一下,愕然地望着我,问怎么了。我并没意识到地震——1976年我遭遇过一次地震,时隔三十二年,已经淡忘了,我笑着说:“我们四楼在搞装修。”他说:“不对,装修咋能整出这么大的动静。”话音未落,地板晃动起来,他惊叫起来:“地震!”便噌的一下站起了身。

在屋里的妻子(那天老家来了一位乡亲,妻子在里屋陪着她拉家常)也惊叫着:“地震了!”她赤着脚跑了出来,背起了我。思草兄以少有的敏捷行动打开了屋门(此时开门最为关键)。那位乡亲扶着背我的妻子,踉踉跄跄,如同在船上行走。下楼梯时动静更大了,我看见思草兄站稳不住,幸好他把着楼梯扶手才没跌倒。他慌而不乱,麻利地打开了单元门。

他们簇拥着负重的妻子来到马路中央,惊魂未定。我于心不忍,让妻子把我放在马路边。妻子说危险,怎么也不肯放下我。后来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思草兄停在路边的车(惊慌中我们竟然忘了他的车),说是让我坐在车里岂不是更安全。于是,大伙儿把我安顿在思草兄的车里。那时妻子背着我走了百十米,长达十多分钟。事后她说当时并没觉着累,到了晚上只觉得腿酸腰疼,全身的肌肉都在作痛。

手机信号恢复了,我们这才知道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坐在车里,我看到小区的居民扶老携幼聚集在安全的地方,大伙儿相互帮助,互致问候。虽然同住一个小区,但平日里大伙儿相互之间很少来往,见面只是点点头而已。此时此刻,大伙儿开始相互关切地问这问那,似乎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灾难面前,大伙儿突然亲近起来,人与人之间拉近了距离。地震突袭,人心凝聚。目睹此情此景,我感慨多多。

遥想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次地震虽也是7。8级(汶川地震初定为7。8级,后确认为8。0级),但陕西的震感并不强烈,我几乎没有什么感觉,只看到电灯和门闩在轻微地晃动。乡友迎国帮我在院子里搭了一个简易防震棚,年迈的母亲白天黑夜守在身边照顾我,在危难的时刻,无私伟大的母爱给了我莫大的温暖和慰藉。

这次地震远比1976年那次地震来得突然,来得厉害,妻子却临危不惧、慌而不乱,把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赤脚背我下楼逃生。其情其景不仅令我动容,也令小区的居民动容。思草兄在他的博文中记述了这件事,感叹道:“绪林,有福啊!”我也觉得有此贤妻,是我莫大的福分。

接下来几天余震不断,特别是5月25日下午四点二十一分,四川青川又发生6。4级余震。是时,我正在书桌前整理东西,轮椅动了一下,我意识到又地震了,急忙唤妻子。她睡着了,猛然惊醒,翻身而起,鞋都不穿就背我下楼。后来,安顿我坐在“三蹦子”(汽油动力带篷三轮车)车厢。这次余震不过十几秒钟,动静远没有上次厉害,但也吓人不轻。再后来,妻子在小区对门一个废弃的代销店铁皮房南边选择了搭防震棚的地方,随后又去买篷布、竹竿等物。是时天下着雨,时大时小,妻子来回忙碌着,雨水把她的衣服都浇透了。我给弟弟岁仓打电话让他来帮忙搭棚,电话打不通,又发短信。一小时后,他赶过来,此时已下午六时许。他帮着妻子冒雨搭好了防震棚,这时夜幕也拉开了。

躺在防震棚里的床上,听着雨打篷布的声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此次天灾着实让人受惊不小,所幸有惊无险。

妻子冒险回家做了晚饭端来,我草草吃了晚饭,倒头去睡,却迟迟不能成眠。看着身边熟睡的妻子,我感慨万端。在这危难之际,是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的重担,她实在是太累了啊!

感慨之际,忽然嗅到一股尿臊味。原来这个地方是小区门口麻将馆的“选手”们解手之地,此时竟然成了我们的栖身之所。非常时期,也就顾不了太多了。借着路灯,隐约看得见铁皮房墙上写的字。仔细再看,粉笔字写得潇洒苍劲,显然不是一般的人所为,且抄录的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么好的词竟然写到此处,不知“二班”的同志是何用意?再仔细看,还有两行字:“麻将馆贵宾专用地,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看到此,我不禁哑然失笑,“二班”的同志不仅书法好且有文化,不过把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糟蹋了陆游的好词,却给此时避难的我增加了一点儿乐趣。

夜渐深,我也进入了梦乡……

后来,一位朋友来家闲聊,话题说到汶川大地震。朋友说他的办公室在二楼,地震时他正在伏案写东西,忽然办公桌抖动起来,他立刻就意识到地震了。他慌忙往楼下跑,途经一楼时他使劲地拍一楼的办公室门,给里边的同事们报信。事后他说他很内疚,当时没有去叫三、四楼的同事,幸好那天有惊无险,不然的话他会内疚一辈子的。

大难来临,逃生是人的本能。有道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可妻子在紧急关头并没有抛下我而去逃命,这让我感动不已。事后我跟她说:“那天要是真的楼塌了,把咱俩砸在里边,你不后悔吗?”

妻子说:“后悔啥,要真的那样,那是咱俩的命。”

2008年7月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奥林匹克圣火在我的家乡杨凌传递,而我是火炬手之一。虽然天气预报说是阴天,但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老天爷给力呀!好心情加上好天气,很容易让人兴奋激动。

一大清早,妻子就陪着我奔火炬手集结点,因为观看圣火传递的人太多,道路被严格管制了。前一天晚上由于心情太激动,我子夜时分才入睡,觉得刚迷糊过去就被妻子喊醒了。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后,我们就匆忙上路,生怕迟到了会被取消火炬手的资格。妻子比我还着急,似乎火炬手是她不是我。幸亏我胸前戴着火炬手的牌子,才没被拦在外边。就这,二里多路我赶了半个多小时。

在集结地点,火炬手们聚在一起,谈论着即将开始的圣火传递,人人心情激动,神采飞扬,并拍照留念。是啊,这样的百年盛会也未必能赶上一回,可我们赶上了!我们是幸运儿,能不激动?能不兴奋?

不大会儿,我们上了火炬投放车(我在四号车上)。在车上,北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给火炬手们发放了火炬,车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之声。我仔细看手中的火炬,造型呈中国传统纸卷轴状,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制造,在漆红色“祥云”图案的陪衬下越发显得高雅华丽,质地是轻薄的高质量铝合金,重985克,长72厘米,十分轻盈。火炬的下半部分用塑胶漆喷涂,手感很舒适。火炬燃料为丙烷,燃烧时间为15分钟,零风速下火焰高度为25厘米至30厘米。真可谓巧夺天工。

身穿“火凤凰”运动服,手擎祥云火炬,尽管火炬还没有点燃,但还是给人不一般的感觉,一个字:爽!

北京奥组委有规定,为了确保火炬手们的安全,圣火传递期间不让带任何东西上车。这样一个难忘时刻,不能拍照留念真是遗憾。正在惋惜遗憾之时,工作人员拿出相机给我和妻子拍照。给他留联系方式时,他见我字写得不俗,问我是不是教师,我说我的职业与教师有点接轨。听说我是《关中匪事》的作者,他竟然十分激动,要和我拍照合影。我前面的司机师傅更是兴奋异常,原来他是我们的陕西乡党,拿出笔记本一定要我签名留念。我挥笔写下了一行字:“与奥运同行。”

性格和命运使然,我是个不轻易激动的人。可当手中的祥云火炬被点燃的那一刻,我全身的血液顿时沸腾起来。我原以为“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只是写在纸上的口号,可此时此刻才真切地感觉到这不只是口号,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就在我眼前。手中的火炬在熊熊燃烧,道路两旁挥动旗子的人群在狂喊:“北京加油!中国加油!奥运加油!”

百年奥运,终于梦圆。怎能不令人欢欣鼓舞!怎能不令人激动兴奋若狂!在模拟演练时,辅导人员曾多次告诫火炬手们,在其他地方曾有火炬手跑到终点又往回跑,完全昏了头,让大伙儿一定要保持镇定。那时我觉得好笑,此时此刻身临其境,才明白辅导人员的告诫并不多余。在这欢声雷动的时刻,谁能镇定下来?

我强抑着激动的情绪,尽可能地使自己保持镇定,低声对推轮椅的陪护跑手说:“咱们跑慢一点儿。”小伙子自然明白我的意思,当然也不愿意快跑,笑着点点头。

一棒火炬手只有68米路程,就是走,一分多钟也就到头了。我觉得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这份激情、这份荣耀、这份幸福,就到了交接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