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交谈过后,所有在场的皇子都行动了起来。
胤礽只教了他们大致的方向,具体选什么人跟着大格格二格格嫁去蒙古,还要让他们去考察一二。
除了他自已本身就比较忙之外,胤礽还存了让他们亲自去经历这一遭,好潜移默化的去改变他们的想法的心思。
这也算是在诸皇子成年之前,胤礽交给他们的第一个差事,所以一个两个干得无比认真。
年岁稍大的,比如胤祉、胤禛、胤祺等人,去内务府和宗人府挑人。
年岁尚小的,就被胤礽派去陪伴着两个姐姐,务必让她们相信,即便额驸不喜二人,那她们也不必在夫家忍气吞声,弟弟们都会为她们撑腰。
就这样,年关的这段时间,几乎所有皇子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天天忙活的不亦乐乎。
就连最小的胤禌,也跟着哥哥姐姐过了一把小大人的瘾,连带着饭量都增加了不少。
于是到了腊月三十这晚,康熙猛然发现今年的家宴格外和谐,所有皇子皇女相处的都很友好,甚至都没几声哭闹。
康熙不由得有些惊诧。
不过场合不对,他也没时间询问。
胤禔将他的大女儿也带进了宫,至于小女儿,她太小了,这大冷的天,对孩子不好。
有了胤礽的影响,胤禔对两个女儿可谓是疼到了骨子里。
大格格被他和大福晋养的很好,她如今两岁多的年纪,完美继承了老大和大福晋的优良基因,浓眉毛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儿精致可爱,小脸肉嘟嘟又白白嫩嫩的,见到陌生人也不怎么哭闹。
胤礽去讨完红包,从人群中挤出来,就迫不及待的凑到老大身边儿,将大格格接过来抱到了自已怀里。
胤禔本来不想给的,但看着自家闺女主动张开手臂,亲近胤礽的样子,又不好拒绝,只能酸溜溜的把女儿递了过去。
其实满人讲究抱孙不抱子,胤礽头一次从奶娘手里头接过大格格的时候,胤禔还有些不赞成。
但胤礽问他,自已的孩子自已都不宠着,他指望谁来宠?小时候皇阿玛也抱过他,难道皇阿玛也有错?
胤禔顿时反应了过来。
在那之后,胤禔再也没提过“抱孙不抱子”这样的屁话。
胤礽驱赶老大去给老头子献殷勤,自已则是抱着大侄女回到了自已的位置上,开始逗弄。
底下看见这一幕的后妃们都陷入震惊当中。
就连惠妃都不例外。
大阿哥与太子不对付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什么时候,他们两个竟然能这么心平气和的交谈了?
大阿哥居然还把女儿交给太子照顾。
我勒个长生天,她们这是出现幻觉了吗?
然而,她们看不懂的还在后面。
皇子皇女们排着队跟康熙拜完年,又都一股脑的把胤礽围了个水泄不通。
小小的胤禌更是挤进了最里头,把刚刚拿到的红封放到大格格怀里,豪横道,
“十一叔叔给大侄女的红封!”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哄堂大笑。
康熙和胤禔正聊着天,忽然听到这动静,两人都不由自主的看过去。
随即——
“这是十叔的,大侄女收好!”
“这是三叔的……”
“别挤别挤,宝宝拿不下,唉,小五你别硬塞啊!”
“不成不成,我是她五叔,她得收!”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