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索额图的能力属实算不上出众,也就是当初擒拿鳌拜之时,他立下了大功,才被康熙提拔,一路坐火箭似的升到了保和殿大学士的位置。
索额图在保和殿大学士的位置上坐了十年,康熙就完全看出来索额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能力不足倒还是其次,他最大的缺点还是习惯性排除异已,但凡朝中官员不答应他的拉拢,他就想尽办法让人丢官。
所以在康熙十九年的时候,索额图才从保和殿大学士的位置直接降到了佐领。
比他升迁的速度还快上几分。
后来,胤礽年岁渐长,康熙觉得储君也应该拥有自已的势力,所以又把索额图提到了侍卫内大臣的位置。
至于明珠跟索额图的关系为何那么差,也要追溯到三藩之乱开始之前,康熙提议削藩之时。
当时,纳兰明珠属于支持削藩的,索额图持反对意见。
康熙力排众议还是下达了削藩的政令。
后来,三藩叛乱,索额图就蹦哒起来了。
居然请求康熙杀了明珠,把人头送到吴三桂几人面前求和。
康熙当时并没有搭理他。
却在平定三藩之后的庆功宴上,揭露了索额图请杀明珠的行为。
也就导致了两人彻底决裂。
所以,索额图在朝中不受待见完全是他自已作的。
上辈子几十年的相处,胤礽也早就看清楚了索额图的为人。
说白了,索额图就跟后世公司里头那种没多少能力,还喜欢巴结上司,打压下属的中层小领导一般无二。
胤礽其实最讨厌这种人。
因为他第一世也在这种人的手底下当过牛马。
活干的好了没奖励,干得差了责任全担。
哪个下属能接受的了这样的领导?
但索额图倾尽全力替他拉拢人心,所以上辈子哪怕他再不喜欢索额图的性格,他也还是耐心言传身教,将索额图的眼睛长到头顶上的性子掰回来了不少。
今生他不想当皇帝,索额图最好的归宿也就是老老实实在他现在的位置上干到退休。
胤礽不给“教唆”的机会,索额图就不会死。
二月份,康熙接到边境传来的消息,噶尔丹已经彻底将土谢图汗部收入囊中,下一步便是攻打车臣汗部了。
康熙也不耽搁,直接传召各大军政大臣议事,决定亲征。
因着有胤礽的心声作参考,康熙对这场战争的走向心知肚明。
为了避免出现索额图延误战机,放跑了噶尔丹这件事发生,康熙这回决定将索额图带到眼前看着。
还有胤禔和裕亲王福全的用兵策略相左,康熙也决定把胤禔带在身边。
康熙一声令下,调集了十万大军,与福全、长宁率领大军,兵分三路朝喀尔喀蒙古进军。
胤礽依旧被他留下监国。
因着胤礽知道历史走向,所以也没有过分担忧战局,在康熙出征之后,便在内阁大堂处理起了国事。
小事他可以自行处置,大事就要把奏折加急送到康熙那,让他作出决定,再加急送回宫。
留京办差的大小官员们在胤礽跟前都乖得像猫儿一样。
看来去年一年胤礽两次发疯,还是给他们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