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天幕素材 > 第35 章 视频后续(第1页)

第35 章 视频后续(第1页)

老祖宗们看完这四大发明以为宋皎皎会看下一个视频,老祖宗们都在等着,期待着。然后视频“啪”的一声关了。老祖宗们眼里闪过一丝失望。

系统666看宋皎皎要和室友们讨论的样子,就又打开了视频,老祖宗们看着天幕上熟悉的书桌,知道这些后人又要说那些骇人听闻的言论了。想要禁止却又不可能,唉,就听听后人这些大胆的言论吧。

{宋皎皎坐起来问:“你们现在有时间吗,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其他三位异口同声的说:“皎皎,你问吧。”

宋皎皎“我刚刚看完咱们的四大发明,我们都知道四大发明给西方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让咱们从明朝的时候落后与西方,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万界的皇帝们也想知道到底为什么他们最后会落后于西方。

李世民看着眼前万朝来贺的场面:“我大唐如此强盛,这后世到底是如何发展的,让我华夏落后至此。”

贞观群臣也都认真的盯着眼前的小天幕。

那些异族人都好奇这大唐皇帝和他们的官员在看什么,难道对我们带来的东西不满意。

清朝的皇帝倒是都有些预感,这次是冲着他们来的。

乾隆更是让百官堵住耳朵,不许他们听这后人们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慈禧这个老妖婆更是下令让全国人堵住他们的耳朵。偷听着格杀勿论。}

刘舒华:“还能是为什么,闭关锁国政策,与世界脱轨,阻碍创新和交流,教育体系的落后,教育水平的低下限制了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还有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重视传统和稳定,缺乏对创新的鼓励和支持。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缺乏动力和活力。最后就是我们政体,在西政体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统治者还想着怎样禁锢思想,加强皇权。”

{万界的皇帝、百官、读书人们这个后人嘴这么毒吗,直接把我们都算了进去。

孔夫子:“我儒家在后世到底发展成什么样了,这后人也不说,真急人。”

腐儒们:“学习儒家经典,能考取功名,能扬名立万,那些奇技淫巧能干什么。”

朱标猜到后面可能会说道爹的海禁政策,再次劝道:“爹,后人说从明朝就落后于西方了,我们开海吧,派一些会水的大臣去瞧瞧西方到底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朱元璋这个时候还是有些犹豫。唉这就是小农思想的局限性。

朱棣直接命令郑和:“郑和,我们要走更远的路了,为朕探探那西方到底是何模样。”郑和信誓旦旦的说:“是,陛下,臣一定不负众望。”

{张可星:“对呀,站在世界的角度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东西方都是思想大爆炸时期。都对后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大思想也带来不同的社会发展。在我们以儒家为主导的社会中,儒家的官员看不起那些发明创造之人,就像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来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西方一千多年,还有张衡研究的地动仪等发明,不重点保护,最终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特别是近代时期魏源《海国图志》,呵呵,当时清末的官员看不起,认为这无用,最后流传到小日子国,推动小日子快速的发展,然后反过来打我们。想要对我们灭种。还有我们古代四大农书,里面记载的是播种,施肥,和相对先进的灌溉工具,可统治者,官员们不重视,而这些书的的创作,有可能是他们额外的兴趣,也有可能因为他们在朝堂上不受重用,闲暇时的消遣。可这些都是利民的好书。”}

系统666更是在旁边标注四大农书是什么,作者所在的朝代在不久的将来纷纷被皇上接进宫里。没写完了催促他们写,写完的交出来。皇帝们要看。

始皇看着这四本书,再次感叹朝代太靠前了,什么都没有。然后看向西方:“未来,我一定能找到这什么西方的世界。”

西汉皇帝们在找《氾胜之书》的作者氾胜。氾胜生活的朝代已经被皇帝请到宫里了。

南北朝的祖冲之:“这圆周率如此好算,西方这个时候还没有算不来吗,我算到七位,看来后面还有,我在算算。”

明清两朝很是幸运,这四本很快便在皇帝的书桌上放着。

已经开始科举考试的王朝想着改科举考试内容,把这些也加进去。

知道魏源《海国图志》的大臣又把这书捡起来。这次可不能错过发展时机。

{李安沐:“古代后面的科举考试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主,他们只关心这些书,毕竟这些与他们以后的飞黄腾达有关。谁还注意这些“杂书”。统治者只关注如何维护自已的统治,百官只想着怎么从百姓那里搜刮钱财,维护自已的利益。他们不想着如何让百姓过的更好,让天下过的更富裕,在他们眼里,百姓只要有口吃的就行了。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功绩。可这个也从来没有实现,哪怕是盛世也有饿死的人。但这些人里面没有那些高官。”

宋皎皎:“可不是,他们不像我们,我们先吃饱饭,然后是好饭,我们先是有房住,再是住好房,我们一步步的向前走,逐渐强盛起来。”}

万界的皇帝大臣们听着这骇人之言想和后人辩论,又知道他们说的是对了。这后人是把他们的心思都放在明面上了。

一些不甘服输的大臣,自认为自已是个为民办事的好官指着天幕,骂骂咧咧,想要与说这话的小娘子辩论一番。

乾隆听了:“看,我就知道,不能让这些贱民读书,他们知道多了,怎么还统治他们。来人,把这些书都给朕烧了。”和珅在旁边附和点头,一脸认可的模样笑掉大牙。

万界的百姓们听了,哭了,没有人在意他们,还是后世的政府好,一心为他们。不知道我死后能不能去后世生活。

{李安沐:“这就要批评始皇陛下的愚民政策了,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已的统治,先是实行愚民政策,不允许百姓开启民智,又因为需要有人帮忙维护自已的统治就将有利于自已统治的书确定为考试内容。他们学习儒家经典怎么不学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就李世民说的那个经典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他重视民生,那是他意识到百姓的力量之后的感叹,他也只是比其他皇帝更重视百姓罢了,归根结底也是维护自已的统治。”

张可星:“还有,在古代工匠是有匠籍,他们世世代代传下去,而且古代的手艺不外传,这样就不太可能形成竞争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刺绣等华夏物质遗产,高奢侈品在古代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你看看老百姓那个能穿的上。”}

皇帝们:“我们是天子,是天下的主人,怎么能把那些平民放在我们之上。”

孟子冷不丁了听到自已的主张。欣喜“看来,我的思想也流传了下来。”

始皇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我这不是跟着商君走吗?等纸发明出来,一定让天下百姓都读书。”

那些正在看天幕的工匠能人们:“这都是我们苦心钻研出来了,怎可轻易传给他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