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宫廷政变的意义 > 第11章 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第1页)

第11章 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第1页)

—东汉的几次宫廷政变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了巩固皇权,对中央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使之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丞相之职形同虚设,皇帝的专制权力更加集中了。但是,这种制度的实行,必须以皇帝亲政、直接掌握尚书台为前提。一旦皇帝早死,便会带来政治上的危机。太子年幼即位,年轻的太后临朝称制,往往重用其娘家父兄,这就为外戚擅权造成了条件。如果幼年皇帝夭折,擅权的外戚又故意迎立幼小皇帝以图继续垄断大权,而朝中大臣均仰承其鼻息行事。这样,就形成了权倾内外的庞大的外戚集团。小皇帝成年后,不甘忍受外戚挟持。为了夺回大权,又常常结纳身边的心腹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掌权的局面。东汉的皇帝大多荒淫腐朽,奢靡的生活使他们往往早死,而宦官身份卑贱,不堪辅政,于是又有新的外戚上台。这种外戚、宦官的起伏交替,便成为东汉后期政权中的一个突出特点。由此,便演义出一个个血雨腥风的政变故事,东汉王朝也在统治集团频繁的争夺中走向崩溃。

诛窦宪宦官得势

章和二年(公元88年)春,三十一岁的汉章帝病死,年仅十岁的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汉和帝年幼,无法掌握政权,由他的母亲窦太后临朝听政。

这窦太后是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曾孙女。其母是光武帝的外孙女。她六岁时就擅长书法,因此很早就以才色兼备著称。汉章帝对他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因此得以专宠后宫。她既任性,嫉妒心又强。当年,马太后曾为儿子汉章帝娶宋、梁二氏为妃。二妃都生有子嗣,其中马太后最宠爱的是宋妃之子刘庆;而身为皇后的窦氏无子,便收梁氏之子刘肇为养子。待马太后去世后,窦氏便伺机谋害宋妃。正好当时宋妃因病想吃兔肉,窦氏便假借此举为诅咒为名,怂恿汉章帝废掉刘庆,改立自己的养子刘肇为太子。宋妃被迫自杀。

窦氏对其养子的亲生母亲也不放过。当她得知刘肇与其母亲梁氏娘家的人过从甚密时,就指使窦家的人写匿名信诬陷梁家谋反。结果,梁氏的父亲梁竦死在狱中,梁氏姐妹也因忧愤过度而死亡。

窦太后临朝听政,以其兄窦宪为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执掌大权。窦氏兄弟也都分布在要害之地,遂形成外戚专权的局面。

窦宪性情僄急,睚眦之怨,莫不报复。他掌权之初,便官报私仇,杀了仇家韩纡之子。都乡侯刘畅到洛阳哀悼汉章帝之死,受到窦太后几次召见,甚得欢心。窦宪怕他分占权势,便派刺客在城门的屯卫将他杀害,还诬陷他的弟弟为凶手。有关部门排除干扰,终于查出此事的主谋者为窦宪,但窦太后却将窦宪带进宫中保护起来。窦宪唯恐被处罪,便主动要求征讨匈奴以赎罪。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降汉,北匈奴退居漠北,但仍不断侵扰汉边。这一年七月,南匈奴单于上书,请求乘北匈奴内部分争之机出兵远征,在朝廷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窦太后为了让兄弟戴罪立功,便力排众议,派窦宪远征匈奴。

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六月,窦宪与征西将军耿秉等率军出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今蒙古西北部),北匈奴单于遁逃,降者二十余万。汉军出塞三千余里,窦宪登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令中护军班固(《汉书》的作者),刻石勒功而还。

九月,窦宪以功被拜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自此,“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权倾天下。一些有气节的大臣原想合力抵制,但由于窦太后为其撑腰,窦氏兄弟依然故我,所有抵制都无济于事。永元三年,反对窦氏兄弟专权甚为坚决的尚书仆射乐恢,在辞职返乡途中被与窦宪勾结的地方官毒杀,从此朝中大臣无人敢再与窦宪唱反调。

窦宪大权在握,野心急剧膨胀,甚至图谋帝位。此时,汉和帝已经十四岁,多少听到一些风声。他不甘束手就擒,便积极行动起来。因为窦宪党羽布满内外,汉和帝根本无法和其他臣子接触,所以只好在身边的宦官身上打主意。经过观察,他觉得中常侍、钩盾令(管理皇家池苑的宦官)郑众忠实可靠,而且很有计谋,便和他密谋除掉窦宪。他们认为窦宪带兵在外,怕他据兵作乱,便隐忍不发。永元四年六月,窦宪班师回朝。汉和帝决定发动政变。为研拟政策,他令清河王刘庆(被废太子)从宫外带来《汉书·外戚传》,与郑众秘密阅读。拟好计划后,庚申这一天,汉和帝亲临北宫,秘密调兵遣将控制京城,将窦宪党羽一举收捕。然后,派人收缴窦宪大将军印绶,迫令其自杀,一举夺回了政权。郑众也因此得以封侯,并升任九卿品级的高官。宦官从此开始得势。

拥顺帝孙程封侯

汉和帝年仅二十七岁便去世了,其子殇帝才出生一百多天,由邓太后临朝听政,她的兄弟邓骘掌握大权。数月后殇帝去世,邓太后又迎立汉和帝的侄儿刘祜为帝,是为汉安帝。汉安帝年仅十三岁,大权仍由邓太后掌握。邓氏吸取窦氏覆灭的教训,比较恭谨守法,与宦官郑众也能合作共事。但是权力之争不可调和,等到邓太后死去,汉安帝亲政,邓氏一门仍遭贬黜,邓骘等兄弟子侄七人都被迫自杀。

汉安帝亲政,其母家耿氏、妻家阎氏等外戚上台执政。他们骄奢横暴,政治更加腐败。

阎皇后曾毒死太子刘保的生母李氏。她害怕太子长成之后报复,因此处心积虑,想要废掉太子。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汉安帝乳母王圣和宦官江京、樊丰等馋杀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太子思念二人,时常叹息。王圣、江京等怕太子日后报复,便和阎后勾结起来,日夜在汉安帝面前诉说太子过恶。汉安帝生性糊涂,竟然听信谗言,将太子刘保废为济阴王。

次年三月,三十二岁的汉安帝离京南巡,在叶县(今河南叶县南)病死。阎皇后和其兄阎显及宦官江京、樊封等商量:“皇上晏驾途中,济阴王尚在京师,倘被大臣拥立,我等必为所害。不如密不发丧,快速返京。”于是,他们伪称皇帝病重,每天照常送饭菜,问起居。一行人昼夜兼程,四天后回到洛阳,当晚发丧。阎后欲久专国政,便迎立幼小的北乡侯刘懿,以阎显为车骑将军,执掌大权。济阴王刘保年已十岁,听说父亲去世,想入宫哭灵,却被内侍挡住,不得上殿,只许在外面遥望举哀。可怜刘保有怨无处诉,有口不能言,只得在外面放声悲号,接连几天不饮不食。内外臣僚见他童年负屈,不能曲尽孝思,无不流泪同情。

阎氏掌权,立即着手肃清异己。他们放逐汉安帝乳母王圣,处死宦官樊封,迫令大将军耿宝(汉安帝母舅)自杀。于是,阎氏兄弟并处机要,威福自由。

十月,北乡侯冒寒得病,病情日益加重。中常侍(高级宦官)孙程,以前曾为邓太后服役,与江京、樊封等不和。他觉得樊封虽死,江京仍然掌权,自己总无出头之日,便处心积虑寻找机会除掉江京。他见北乡侯病重,便对济阴王谒者长兴渠说:“济阴王本系嫡统,并无失德,先帝误听谗言,将其废黜。如果北乡侯一病不起,正好将济阴王迎立为君,乘机除掉江京、阎显,事无不成!”长兴渠信以为然,嘱其妥善安排。孙程于是联络宦官王康、王国等十八人,密谋起事。

江京见北乡侯病重,私下对阎显说:“北乡侯病重,应快些选立嗣君。济阴王被废,必然生怨。如今若立他为帝,必有后患。不如早征诸王子弟,从中择立嗣君。阎显信以为然。十月二十七日,北乡侯病死。阎显替阎后划策,密不发丧,再征诸王子弟,从中选立嗣君。诸王都在外藩,不能很快来到。孙程决定乘机起事。

十一月二日,孙程等十九人在德阳殿西钟下相会,议定密谋,截衣起誓。十一月四日夜间,他们手持兵械,闯入章台门。当时,江京、刘安、李闰、陈达等四人正在禁门前值班,见孙程等涌入,立即上前呵止。孙程等也不答话,,拔刀就刺,江京、刘安、陈达顿成刀下之鬼。李闰见状,抖成一团。众人又想把他杀死,被孙程制止。孙程把刀架在李闰的脖子上,厉声说道:“今日当迎立济阴王为帝,你若赞成,就不要乱动,否则江京就是你的榜样!”李闰早已吓瘫了,连忙答应。原来,李闰颇有权术,为宫内宦官所畏服,所以孙程不想杀他。见李闰答应,孙程便将他扶起。大家一起来到德阳殿西钟下,拥济阴王即皇帝位,是为汉顺帝。孙程等宣布诏命,召集尚书令、尚书仆射等大臣扈从帝驾,登上南宫云台,孙程等留守禁中,命禁卫军守卫南宫、北宫诸门。

阎显当时正在北宫,听说汉顺帝即位,惊惶失措,不知所为。小黄门(宦官)樊登上前献计,劝他以阎后名义调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率兵守卫朔平门(北宫正门),抵御孙程等人。冯诗应召来到,阎显对他说:“济阴王即位,未经皇太后同意,皇帝玺绶在此,即是明证。你如果为太后效力,讨平叛乱,封侯可得。”阎后命人授予冯诗符印,对他说:“能生擒济阴王,封万户侯;抓住李闰,封五千户侯。”冯诗唯唯听命,受印即出。阎显见他带来的士兵不多,便命樊登与他同行,到左掖门外号召官吏和士兵。谁知冯诗阳奉阴违,一出北宫,突然一刀将樊登杀死,率军回到自己军营去了。

阎显弟卫尉阎景闻讯,急忙从宫中回到卫尉府,召集卫兵数百人,欲进入盛德门。孙程传汉顺帝诏令,命诸尚书收捕阎景。尚书郭镇正卧病在家,听到诏命立即跃起,率值宿的羽林军冲出南宫。他来到阎景军前,跳下战车,持符节宣读诏书。阎景怒喝道:“这诏书从何而来?”一面说,一面拔剑向郭镇刺去。郭镇眼明手快,早已闪过一旁,拔出佩剑,刺向阎景。阎景中剑,扑出车外,被郭镇手下军士活捉。阎景所率军士见主帅被擒,纷纷溃散逃走。阎景被押往狱中。因伤势过重,当夜即死。

第二天早晨,汉顺帝派使者入宫,从阎后处夺得皇帝印绶。接着,汉顺帝驾临南宫嘉德殿,派侍御史手持符节逮捕阎显兄弟,全部杀死,家属皆迁徙远方。同时,将阎后迁居离宫。

孙程等拥立有功,十九人都被封侯。当时,这些宦官的声望很高,有人甚至把他们比作开国功臣韩信、彭越、吴汉、贾复一流的人物。为了回报这些宦官的功劳,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汉顺帝下诏允许宦官收养儿子传袭爵位。从此,宦官的权势更盛了。

跋扈将军专国政

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汉顺帝立乘氏侯梁商女为皇后,妹为贵人。阳嘉四年,以梁商为大将军执政。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梁商病死,汉顺帝又任命其子梁冀为大将军执政。

梁冀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历任黄门侍郎、执金吾、河南尹等官职,一贯横行不法。这样一个无德无才的纨绔子弟,汉顺帝却授他以执政大臣的高位,其昏庸可想而知。

建康元年(公元144年),汉顺帝病死,其子汉冲帝年仅两岁,梁太后临朝听政,他的哥哥梁冀掌握大权。次年正月,汉冲帝又病死。梁冀贪恋权位,与梁太后共谋迎立年仅八岁的建平侯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当然还是梁氏兄弟执掌大权。

汉质帝虽然年幼,却很聪明,他看不惯梁冀骄横不法的样子。在本初元年(公元146年)六月的一次朝会上,他看着梁冀说了句:‘此跋扈将军也“,对这位大将军的凶暴表示自己的不满。这句话使梁冀又恨又怕,他唯恐日后小皇帝有不利于自己的举措,便指使内侍在食物中下毒。汉质帝吃了几个有毒的煮饼,便觉得腹中烦闷不堪,急召太尉李固进前,说:“吃了煮饼以后,肚子很不舒服,饮水或许有救。”梁冀却在旁边说道:“饮水后定要呕吐,千万不可饮水。”一句话未说完,汉质帝已捧住胸腹,大叫一声,气绝而死。李固抚尸大哭,要求彻底查究侍臣,被梁太后兄妹搪塞过去。梁冀恐怕李固日后泄露内情,暗起杀机。

李固退出后,正遇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前来哭丧。李固等他们哭毕,便与他们商量善后事宜。三人唯恐梁冀再立幼主,便共同致书梁冀:“天下不幸,数年之间,接连失去三位皇帝(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现在又要择立新君,如此大事,请将军慎重考虑!”

梁冀得书,召百官讨论择立新君。李固、胡广、赵戒和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长贤明,又是汉质帝之兄,立他为君最为合适。大臣们也都同意他们的意见。然而,梁冀心中却另有安排。原来,梁太后欲将其妹嫁给蠡吾侯刘志。汉质帝死后,刘志恰巧在京城。梁冀想拥立刘志为帝,自己好作双料国舅,永久擅权。不料公卿大臣们都主张拥立清河王刘蒜,与梁冀意见甚不相合,急切间又不便开口,只得闷闷无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