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果子做起来不难,做花样的模具也还在,不够的话,再订做两个也方便,唯一麻烦一点的是礼盒。
竹编礼盒去年是刘三河扭着刘满堂编的,个数不多老爷子没要钱,看今年的情形,还需要老爷子出手,当然这一次必须给钱。
数量这么多,她不能让老爷子做白工。
瞧着时辰还早,郁知秋索性把刘家人叫到一处开会,连不太舒服的张佩兰也叫上了。
“娘,啥叫开会啊?”刘百灵显得有些兴奋,她年纪小,往常大多时候都是自己玩,很少参与家里的事。
何秀才离开后,她参与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明显比从前有所长进。
郁知秋亲昵地点点她的鼻子:“就是商量事情,娘有些想法想跟你们商量,咱们是一家人,你们都不小了,既然没分家,有些事需要大家一起做决定。”
刘百灵靠着郁知秋的手臂,甜甜道:“娘决定就好了,我都听娘的。”
“我也听娘的,娘说的都是对的。”张佩兰跟着表态,她一直很亲近郁知秋。
刘三河把凳子往郁知秋的方向挪了挪:“只要是娘娘拿的主意没有不挣钱的,听娘的。”
这三人说完纷纷把目光投向没开口的刘二毛,刘二毛刚倒了热腾腾的红糖姜汤放在张佩兰面前。
见弟弟妹妹都盯着他,他下意识脱口而出:“你俩也想喝这个吗?要喝自己去倒,娘,你想喝吗?我给你倒。”
张佩兰“噗嗤”一下笑起来,郁知秋也捂嘴乐呵:“我不要,刚喝了一肚子茶水,喝不下了。”
刘二毛还想问妹妹刘百灵,刘三河一把拉住他的袖子扯了扯:“大哥,娘说要跟我们商量点事,我们都觉得该听娘的,你的意见呢?”
刘三河说着话,眼神偷偷瞟了瞟低头跟刘百灵说话的大嫂张佩兰。
他听村里人说,男人都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大哥大嫂感情好,他大哥不会也变成了只听媳妇话不听亲娘话的那种人了吧?
虽然大嫂也说听娘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但在刘三河看来这还是有区别的。
大哥大嫂自己的事可以听大嫂的,家里的事得听娘的,他们家是娘当家做主。
娘为他们付出了那么多,他希望在他们三兄妹心里娘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个。
“我能有啥意见,娘咋说我就咋做,我没有娘聪明,想不出好办法。”刘二毛说得十分自然,他跟刘三河一样,把郁知秋当成刘家的主心骨。
刘三河听到满意的答案,脸上的笑意压都压不住:“看来大家都觉得应该听娘的,娘,咱也别商量了,你直接说结果给我们安排活吧。”
郁知秋被几个孩子的举动弄得心中发软,家里孩子大了,遇事会思考会权衡,所有事都由她盯着管着显然不现实,她得给孩子们学习的机会,实践的机会。
况且有时候孩子管得越严越容易钻空子走歪路,人人都向往自由,一旦察觉到被禁锢,人的第一反应便是逃。
她希望刘家几个孩子永远视家为避风港,把家看作是能让身心放松下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