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遥深知寻觅适宜的金属矿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若真如此,那自己的运气也未免太过非凡。
尽管部落对此需求迫切,但急躁无益。
方圆数百里之地,仍存一线希望,能觅得合适的矿源。
何况,部落目前所需并非巨量矿石,而是易于开采的矿脉,毕竟开采工具匮乏。
既然眼下无石可试,金属矿之事只得暂且搁置。
当务之急,乃是筹备新一年的耕作。
部落中,去年储备的种子悉数取出,需再晾晒两日,随后浸泡催芽。
这几日里,务必抓紧整理秧田。
今年的秧田面积较去年扩大不少,去年因种子不足,临了连秧苗都不敷使用,无奈将几亩田改作鱼塘。
今年务必确保稻种充足,以防去年短缺之景重现。
即便最终稻种有余,亦胜于不足。
宋遥心里清楚,找到合适的金属矿不是急得来的事儿,要是真那么容易,那自己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了点。
虽然部落确实急需,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
周围几百里地,总归还是有希望的,说不定哪天就能碰上个好矿。
再说,部落现在最缺的也不是大批量的矿石,而是那种容易开采的,毕竟咱手里也没啥像样的开采工具。
眼下的金属矿事儿只能先放放,部落得开始忙活新一年的种植了。
去年准备的种子都翻了出来,还得再晒两天,然后泡了发芽。
这几天得赶紧把秧田拾掇出来,今年的秧田面积比去年还大,去年种到最后秧苗都不够了,剩下的几亩地只好改种了鱼塘。
今年可得把稻种备足了,不能再像去年那样捉襟见肘。
就算最后稻种用不完,也比不够用强。
去年那几块田种得稀稀拉拉的,就算那样,还不够呢。
种子自然是优先选用部落内精挑细选的优质品种,相较于今年从其他部落交换而来的种子,明显要壮硕一圈。
尽管今年交换来的种子数量不多,仅有近百斤,但依然决定全部播种。
除了外出狩猎的队伍,其余成员都投入到秧田的开垦工作中。
仅仅一天时间,两大块共计六七亩的土地便被整理完毕,只待种子发芽。
五天后,那些已发芽的种子被均匀撒入田中,预计再过二十来天,便可进行移栽。
随着农活的暂时告一段落,部落的日常生产逐渐步入正轨。
狩猎队的收获也趋于稳定,每天都有丰富的猎物带回,甚至开始尝试用网捕捉活物。
尽管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金属矿石,宋遥已着手建造用于提炼金属的高炉。
他计划建造的是类似后世影视剧中常见的小型高炉,高度约两三米,足以满足当前需求。
这样的高炉建造起来相对而言并不复杂,其结构与部落现有的窑炉颇为相似,只不过在功能上更为专一,炉身也显得更为纤细。
用于制造高炉的耐火砖与砖窑所用材料相仿,且当时建造砖窑时还剩余了不少,这次正好派上用场,省去了不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