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低调的智慧懂藏锋善守拙 > 第4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低调是一种修养(第1页)

第4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低调是一种修养(第1页)

低调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揣着明白假装的糊涂。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糊涂的学问。他们遇到任何事情绝不自作聪明,大发议论,相反他们总是会做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清楚的样子,躲躲闪闪装糊涂。

“傻”,也是一种智慧

古语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表现很愚钝,身手很灵敏的人往往都表现的很笨拙。其实,这是一种境界。人生中适当的“傻”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给人的印象是表面混沌无知、糊里糊涂,实则冰雪聪明,心里透亮。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燃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

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效忠于楚王。

楚王具备豁达大度、宽容大度的素质。当时有人调戏自己的妃子时,却做出了令那位调戏者也没有想到的决定。之所以楚王当时能够顺利地平定内乱,夺取霸业,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与他的宽容大度、小事糊涂、善于笼络部属是紧密相连的。

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做人的谋略。

所谓愚,是指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的人总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曹操焚烧他的下属私通袁绍书信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就是非常有名的一个“糊涂事”。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袁绍被打得大败。曹操在收缴袁绍往来书信中,得到自己军中有些将领写给袁绍的信。在别人看来,这正是一个查明内部有什么人是不稳定因素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查出了这一点,对曹操的事业来说又没有任何的好处。袁绍被击败了,那些不稳定的因素也已经断掉了想法和希望。而此时的曹操正处于开始阶段,很是需要人手。

如果要查的话,肯定会引起这些人的惊慌和恐惧,内部会更加的不稳定。所以,曹操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非常的“糊涂”,他把收缴来的信全部都付之一炬,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对不稳定的人,表示理解。事实证明,不知道不需要知道的事,下属会因此而受到信任,原本摇摆不定的人很可能因受到信任而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为事业服务。

在现实生活中,装傻也是需要的,并不是说你要对所有的事情视而不见,而是那些你难以预料后果的事情如果没有能力解决,该糊涂的时候还是要糊涂的。装糊涂甚至是一种需要,不光你需要装糊涂,就是别人也希望你装糊涂,在一些与你干系不大的事情上住嘴。这样你自己平安无事,别人也开心,因为毕竟没有几个人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事情。当然,装糊涂也是有个界限的,在大是大非上,我们当然要站稳立场,所谓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才是糊涂的境界。

装傻是一种人生境界,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当你具备了相当的品性,有了一定的修养,才能达到那种境界。装傻不等于真傻,有很多外表看上去聪明得很,做事也很精明的人实际上是真傻,因为他已把自己的优劣长短暴露得一览无余。装傻的人实际上很多是极聪明的,尽管他们也许比那些公认的聪明者不知要高明多少,但他们深知不必要的锋芒毕露有害无益,因此才装起糊涂来。

“心有城府”不是坏事

城府本是一个物化的词语,却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心胸,本身不含褒贬义,是中性词。但在“心无城府”和“城府极深”、“心机深沉”的影响下,城府有了贬义的倾向。而“心有城府”可以往好的地方说,也可以往坏处想。

心理学的解释是,讲一个人城府很深,含有两种意思。一是褒义,说这人有心机谋略,思想深邃,且不愿意随便吐露。二是贬义,说这人不坦率,让人猜不透心思,不敢把他当朋友看。城府是每个人都有的,只不过有的人多一点,有的少人一点罢了。

吕不韦就是一个城府极深、富于谋略的人。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人,出生在一个珠宝商人家庭。成年以后,吕不韦奔走于各国,经营珠宝。后来他到了韩国,成为阳翟“家累千金”的巨富。

吕不韦生活在战国时代。其时农业、手工业、商业兴旺发达,商人活动频繁。有些商人主张用兵家之道来经商,吕不韦却用经商之道来从政。

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吕不韦经商来到赵国都城邯郸,巧遇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吕不韦觉得异人将是有用之人。异人是秦国安国君之子、秦昭王之孙,安国君此时已被确定为太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异人不是长子,他的生母夏姬也不受安国君宠爱。异人在赵国当人质,秦赵经常发生战争,异人在赵国处境危险,饱受赵国人白眼,他的日用起居车辆都很简陋,确实是个落难公子,注定将来没什么大出息。

吕不韦依据生意经上的“人弃我取”原则,认为异人是个奇货可居的对象,是一个可以收买并进行政治投机的对象,于是,他决定助异人一臂之力。

吕不韦对子楚进行了一番试探以后,便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秦昭襄王已经七十有余了,太子安国君入主王位为时不远。太子宠幸正妃,然而正妃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子楚在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排行居中,又久为质子在外,皇祖和父亲极少亲近,宫中又没有人相佐,一旦安国君即位,再想立为嫡子,几乎没有可能。要想改变目前的处境,结束这种囚禁的生活,目前来看,只有趁安国君还未继位进行疏通。

子楚被吕不韦的分析所震动。接着,吕不韦表示他要竭尽全力,为子楚谋取王位继承人的宝位:先资助重金,到秦都为子楚四处活动,尤其是笼络住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一旦她接受,由她在安国君面前说句话,子楚就极有可能被立为嫡嗣。

一切按计划进行,十分顺利,子楚获得了华阳夫人的喜爱。吕不韦又让华阳夫人的姐姐说动华阳夫人,预先准备了一套说辞,针对华阳夫人的心病,层层深入。华阳夫人的姐姐劝说华阳夫人:“我听说,女人靠姿色得宠,到了红颜衰残时,受到的宠爱就会淡薄。只有趁受宠之时,确立自己的儿子为王位继承人,即使丈夫去世之后,自己也不会失势。现在夫人侍奉太子,非常受宠,可惜没有儿子。何不趁机在众位公子中物色一个既能干又孝顺的立为继承人,并认他为儿子呢?这样,你丈夫在世时,你受到尊重,万一丈夫死后,你认的儿子继位为王,你终身也不会失去权势。如果不抓住目前你受宠的时机奠定牢固的基础,等到宠衰色褪时,即使你想说一句话,恐怕也没人听你的了。现在异人本事大,而且他知道自己排行居中,照常例是不能立为继承人的,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现在他主动来投靠夫人,你如果立他为继承人,他会感激不尽,夫人你在秦国的地位便永远不会动摇,你一辈子都能在秦国受到尊重。”华阳夫人被说动了。

华阳夫人侍候太子安国君时,便主动提出让异人做继承人。她流着泪说:“我有幸能到后宫充数,不幸没有儿子。希望能把异人立为继承人,让我将来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华阳夫人的请求,与她刻玉符为凭证,立异人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不断送钱财给异人,并聘请吕不韦任异人的老师。

异人回到秦国去见华阳夫人时,吕不韦知道华阳夫人原籍楚国,便让异人穿楚服进见。华阳夫人见了异人非常高兴。当场让他改名为子楚。不久,子楚作为安国君的继承人这个消息便在诸侯国中传开了。

吕不韦在邯郸养了一个美貌的歌舞姬。这个女人已经怀孕。一天,子楚到吕不韦家喝酒,见到她后,便为吕不韦敬酒,要求吕不韦割爱。吕不韦把她送给子楚。子楚把她立为正夫人,秦昭王四十/乙年(公元前259年),这个女人生下一子,取名政,他便是后来的秦始皇。

秦昭王五十五年,秦赵关系紧张,赵国想杀掉子楚。子楚和吕不韦商量,用五百黄金贿赂看管子楚的官吏。子楚逃进秦军中,回到秦国;次年,秦昭王死,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当了王后,子楚成为太子。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安国君登上王位刚三天就死了,子楚继位,他被称为秦庄襄王。按照子楚与吕不韦当初的契约,吕不韦任丞相,封为文信侯,拥有河南十万户食邑。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就死了,由其子赢政即位为王,他后来被尊为秦始皇。赢政尊奉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从秦庄襄王即位到嬴政二十二岁亲政以前,秦国的军政大权一直掌握在吕不韦手中。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说的,那么,对道的认识也就让人感觉出一种城府。所以说,城府是一种体认生活,体认生命,体认自然的能力。

深藏不露最精明

《孙子兵法》强调了韬光养晦之计。“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武的这一军事思想对现代人如何生存颇有指导意义。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可以说“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是最好的自保方法。

朱元璋即帝位后,分封自己的14个儿子,到各地为王。驾崩后,因为继承人皇太子朱标早已亡故,便由长孙继位,是为惠帝,改年号建文。建文为消除十多个王叔的威胁,便大刀阔斧,把叔父们流放的流放,杀的杀,只有善谋的宁王和善战的燕王留下来,不敢遽然下手。燕王不是傻瓜,他知道那把大刀很快会落在自己脖子上,与其等死,不如先发制人,起兵发难。只是他的军师道衍以军备未足,时机尚未成熟,劝他再等机会,暂时隐忍,秘密练兵,预备行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