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开出100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一位执行长夏布。当时,许多记者问卡内基原因,卡内基说:“他那一张会赞美别人的嘴值得我为之付出这样的薪水。”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认为:“喜欢被人认可,感觉自己很重要,是人不同于其他低级动物的主要特性。”正是因为有这种需求,人们才会不断表现自我。超越别人,追求完美,以期得到更多的赞美。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可见,赞美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的灵魂,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赞美,我们的生活就没有了养料。就无法正常生长。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期待他人的赞美,因为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被别人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被别人称赞。赞美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精神的奖杯。赞美的话能给人自信,让人精力充沛,进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无论是懵懵懂懂的孩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翁,都有一种想被人肯定,想被人赞美的强烈欲望。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得到儿女的赞美,就会更加慈爱有加;儿女得到父母的赞美,就会更听话孝顺;上级得到下级的赞美,就会更亲切和蔼;下级得到上级的赞美,就会更加努力工作。请记住,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你的赞美,都在期待你的赞美,都很在乎你的赞美。
3.赞美人也要讲究技巧
赞美是一门学问,其中的奥妙无穷。“赞美”的实质是能抓住赞美的事物的实质。许多人常犯的错误是见了什么都说好,信马由缰,天花乱坠,不懂装懂,本来的赞美之言,听起来倒像讽刺。作为一个赞美者,赞美不适度,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赞美别人也要掌握技巧和方法。
(1)合乎时宜,适可而止。
赞美的效果在于相机行事、适可而止,用一句古人的话来形容便是:“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当别人计划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时,最初的赞扬能激励他下决心做出成绩,中间的赞扬有益于对方再接再厉,事成之后的赞扬则可以肯定成绩,为对方指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2)情真意切,有理有据。
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肯定认为你所说的是虚伪之极的违心之言,或是为了讽刺她。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
真诚的赞美不但会使被赞美者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还可以使你经常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对人生持有乐观、欣赏的态度。
(3)详实具体,深入细致。
在日常生活中,有显赫功绩的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普通劳动者。因此,与人交往时应从具体的日常事件入手,善于发现对方哪怕是最微小的长处,并不失时机地予以赞美。赞美用语愈详实具体,说明你对对方愈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愈看重。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领导”等空泛飘浮的话语,只能引起对方的猜疑,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4)审时度势,因人制宜。
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年龄有长幼之别,所以赞美应该因人而异,突出区别。有特点的赞美比一般化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总希望别人不忘记他“想当年”的业绩与雄风,所以同他们交谈时,可多称赞其引以自豪的过去;对年轻人不妨语气稍为夸张地赞扬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头脑灵活,生财有道;对于有地位的干部,可称赞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宁静淡泊……
(5)“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的人。他们平时很难听到一声赞美的话语,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便会为之一振,说不定还能大展宏图。因此,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此外,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见人便说“好……”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世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一个经常赞扬子女的母亲可以创造出一个完满快乐的家庭、一个经常赞扬学生的老师可以使一个班级团结友爱、天天向上,一个经常赞扬下属的领导者可以把他的机构管理成和谐向上的集体,当我们耳闻目睹这些事情时,我们也许就会由衷地接受和学会人与人之间充满真诚和善意的赞美。
赞美是诚心诚意、真真实实上的肯定,而不是虚伪的应酬话,也不是言不由衷的阿谀之辞。莎士比亚说:“我们得到的赞扬就是我们的工薪。”所以,赞扬是一笔必要的合理投资,只要做得恰如其分,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4.用真诚赞美打动人心
对于需要沟通的两个人,彼此不必太熟悉。如果你的赞美之辞能够说到他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上面,那对于沟通来讲无异于画龙点睛了。怎样才能使赞扬打动对方的心,而不是使之流于形式呢?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要说些可有可无的客套敷衍话,要令你的赞扬真实可信。应让对方明白,你对他的赞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肺腑之言。
(1)集中精力,说话连贯
赞赏对方的机会几乎总是出现在偏重私人性的谈话中。大多数时候在谈话中你一定会谈及其它事情。但你对宾客的称赞应始终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话题和段落。赞赏对方的这个时刻,你越是集中注意力,心无旁骛,赞赏的效果就会越好。所以,在这一刻你不要再扯其它事情,要让这一段谈话紧紧围绕你的赞赏之辞,不要中途“跑题”。
让对方对你的赞美之辞有一个“余音绕梁”的回味空间,不要话音刚落就将话题转到其它双方有分歧的事情上,弄得对方前一刻的喜悦心情顷刻消散。
(2)要与众不同
在称赞别人的时候,要明白无误地告诉他,是什么使你对他印象深刻,你的赞赏越是与众不同,就会越清楚地让对方知道,你曾尽力深入地了解他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有此表达的愿望。比如,他提过的某个建议或采取过的某一行动:“对您那次的果断决定,我还记忆犹新呢。这个决定使您的利润额上升了不少吧?”不仅要赞赏,还要让对方知道为什么要赞赏他:“当时您是惟一准确地预料到这一点的人。”
(3)要利用恰当的机会
不要突然没头没脑地就大放颂辞。你对宾客的赞赏应该与你们眼下所谈的话题有所联系。请留意你在何时以什么事为引子开始称赞对方。对方提及的一个话题,他讲述的一段经历,也可能是他列举的某个数字,或是他向你解释的一种结果,都可以用来作为引子。
要是他没有给你这样的机会,你就自己“谱”一段合适的“赞赏前奏”,使得对方不致感觉这赞扬来得太突然。不妨用一句谦恭有礼的话来开头:“恕我冒昧,我想告诉您……”“我常常在想,我是不是可以说说我对您的一些看法……”
这种“前奏”还有两大功用:一是唤起听话者的注意力,二是使你的称赞显得更加恳切诚挚。
(4)要因人而异
即使是因为相同的事由,你也不应以同样的方式来称赞所有的人。不要去找任何时间、场合下对任何人都适用的“赞赏万金油”,它是不存在的。因此要避免给对方留下“这人对谁都讲那么一套”的坏印象。
在很多人的聚会中,你千万不要搬出前不久刚称赞过其中某一位的话,再次恭维其他人。还是仔细想一想,每位宾客与他人相比,到底有何突出之处,这样就能因人制宜、恰到好处地赞扬别人。
(5)采取适宜的表达方式
你的用词,你的姿势和表情,以及你称赞他人时友善和认真的程度都至关重要。它们是显示你内心真实想法的指示器。你应直视对方的眼睛,面带笑容,注意自己的语气,讲活要响亮清晰、干脆利落,不要细声慢语、吞吞吐吐,也别欲语还休。小心不要用那种令人生厌的开头:“顺便我还可以提一下,您的还算不赖。”这让你的称赞听起来心不甘、情不愿,又像是应付差事。
如果合适,你甚至可以在称赞的同时握着对方的手或轻轻拍拍他的胳膊,营造一点亲密无间的气氛。
(6)赞美不是铺路石,也不应打折扣
许多人在称赞他人时都易犯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把赞赏打了折扣再送出。对某一成绩他们不是给予百分之百的赞赏,而是画蛇添足地加上几句令人沮丧的评论或是一些能很大程度削弱赞赏的积极作用的话语。比如:“您做的菜味道真好,哪一样都不错,就是汤汁里的黄油加多了。”这种折扣不仅破坏了你的赞扬,还有可能成为引起激烈争论的导火索。
任何赞赏的折扣,哪怕再微小,也使赞赏有了瑕疵,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它破坏了赞赏的作用,使受称赞的一方原有的喜悦之情一扫而空,反而是那几句“额外搭配”的评论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