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作为辩论的载体,一定要准确地表达出辩者严密的思维活动,准确地表达出辩者的观点、见解、主张和意图,并且做到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当你说话显得有理有据、逻辑严谨的时候,他就会发自内心的佩服你。
1.保持同一,立于不败
首尾统一,前后完整,这是对辩论逻辑最基本的要求。只有首尾统一。前后完整,才有完整的说服力。
辩论必须充满严密的逻辑思路。在进行逻辑思维时,人们的思想前后必须保持同一。保持同一,是指在辩论中,辩论者的思想必须具有确定性和首尾一贯性。违反了这一规律就会犯偷换概念和偷换论题的错误。
有位小伙子来到咖啡厅,先要服务员小姐来一杯咖啡,过了一会他又叫服务小姐将咖啡换成了牛奶,他喝完牛奶之后,背起背包就要出门。服务小姐连忙提醒他:
“先生,你还没付账!”
“我付什么账?”
“你喝了牛奶,二元钱一杯啊!”
“牛奶是我用咖啡换来的啊!”
“咖啡是我们的啊!”
“可是咖啡我不是给你了嘛!我没喝。”
服务小姐无言以答。
很明显,用没付钱的咖啡换没付钱的牛奶,还是等于没付牛奶的钱。这位小伙子故意偷换没付钱的牛奶和付了钱的牛奶之间的不同含义,违反了同一律,属于诡辩。
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伊索,年轻时曾经给贵族当过奴隶。有一次。他的主人设宴请客,客人都是当时希腊的哲学家。主人命令伊索备办酒席,要做最好的菜招待客人。伊索专门收集各种动物的舌头,准备了一席“舌头宴”。
开席时,主人大吃一惊,问:“这是怎么回事?”
伊索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您吩咐我为这些尊贵的客人备办最好的菜肴,而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舌头宴’难道不是最好的菜肴吗?”
客人们都被伊索说得频频点头,哈哈大笑起来。
主人又向伊索吩咐道:“那我明天要再办一次宴席,菜要最坏的。”
可到第二天开席时,上的菜依然全是舌头。主人一见此状,便大发雷霆。伊索镇定地回答道:
“难道一切坏事不是从口而出的吗?舌头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东西啊!”
主人被伊索弄得无言以对。
从一个方面去考察,舌头的确是最好的;而从另一方面去考察,它又是最坏的,舌头正是“好”与“坏”的统一体。伊索正是把握了“舌头”这一事物的矛盾属性进行辩论,从而征服了对手,同时留给了人们以深刻的理性思考。
保持同一、首尾贯一是指在辩论中辩论者的思想观点必须具有确定性和首尾一贯性。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展开辩论,就必须遵守同一律。面辩论中思想的确定性、首尾一贯性正是同一律对辩论者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辩论中,辩论者不仅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同时还需要具体辩证思维。这是因为,客观世界是非常丰富和具体的,每一个具体的对象都包含着一定的差别和矛盾。要正确地认识把握客观事物,取得辩论的胜利,就必须把握事物的差别和矛盾。这样,在思维中包含着对立面的统一,包含着多样性的统一,包含着差异性的同一,这就是辩证逻辑学的具体同一律。将同一律具体运用于辩论之中,就是具体同一术。要想在辩论赛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恰当地运用具体同一术。
2.洞察荒谬,高点强攻
洞察对方的荒谬论点,就要看对方的论点是否真实,其论据是否有能力支持论点,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就要把对方的荒谬观点引申开来,使其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使对方的荒谬观点暴露得更为明显,这种“放大”对方谬误的方法,就是“引申荒谬”辩术,也叫归谬法。
大文学家欧阳修,一次向苏东坡说起一件事:有一个病人,医生问他得病的原因,病人说,“乘船时遇上刮大风,受惊吓而得病。”医生便根据他得病的原因,从被汗水浸透了的舵把上刮下木屑入药,为他治病。病人喝下去果然就好了。
苏东坡说:“如果这样用药对头的话,那就会推导出一系列的荒唐结论来。如用笔墨烧灰给读书人喝下去,不是可以治昏懒病了吗?推而广之,那么喝一口伯夷(孤竹君之子,与其弟互相推让王位)的洗手水,就可以治了贪心病了;吃一口比干(商纣王淫乱,比干进谏而死)的残羹剩汁,就可以治好拍马屁的毛病了;舔一舔勇将樊哙的盾牌,就可以治了胆怯病了;闻一闻古代美女西施的耳环,就可以除掉严重的皮肤病了。”苏东坡的引申荒谬,使欧阳修无言以对,只好无可奈何地一笑了之。
又如:
一天,秦始皇召集群臣,讨论一项宏伟的计划:建一个大苑,东起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以供他打猎游玩。群臣面面相觑,都有意见,但也不敢有拂君意。这时,优旃却站了起来,奏曰:“皇上的主意实在高明至极,建一大苑,不仅可以娱乐,而且可以御敌。”
秦始皇倒没有想到御敌这一层,就问他说:“你说说看怎样御敌。”优旃说:“园中多放禽兽,等敌寇侵犯时,让麋鹿用角撞他们,看他们怎样进来。”秦始皇听了这话,放弃了建苑的计划。
秦二世继位后,又让群臣讨论他的宏伟计划:把全城都用漆漆一遍。优旃又把对付秦始皇的办法献给了秦二世。他上奏道:“皇上的主意实在高明,请付诸实施。漆城虽要百姓拿钱,会有一些怨愁,但这是一个好主意呀!等我们把城漆得油光光的,敌寇来了,想上也上不来,即使放他们进来,等看到城里也涂了漆,他们怕被漆沾住,也一定会因为找不到地方住而不得不走。”秦二世听了大笑起来,也终止了自己的漆城工程。
再如:
一天,山阳县城来了一个外地戏班子,演起《风波亭》的戏来。扮演秦桧的角色很有功底,把秦桧的奸诈、势利表演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令观众交口称赞。然而台下看戏的知县大人却老大不自在,一是知县自己的为人和戏中的秦桧有相似之处。二是这个外地戏班子破了惯例,开演前没有给他送银子。于是,他挖空心思。找起戏班子的岔子来了。
第二天,知县差人将戏里扮演秦桧的人叫到衙门堂前,喝问道:“你知罪吗?”
那人被问得莫名其妙,问道:“小人何罪之有?”
“大胆秦桧,你迫害良将岳飞致死,岂不是罪恶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