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清华北大修心课 马银春 > 第71章 一片冰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第1页)

第71章 一片冰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第1页)

第章一片冰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了;言人之不敢言,那就更难了。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敢言。

—马寅初(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他处处行善,严格要求自己,却没得到什么好报,穷困潦倒,大志难伸。而他的邻居,头顶流脓,脚底长疮,无恶不作,坏透了,却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在社会上也挺有“地位"。这个人很不理解,便跑到一间寺庙找那里的禅师解惑:为什么好人没得好报,恶人没得恶报?

这个人的问题,恐怕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困惑。难道真的是好人无长命,坏蛋一千年?难道做好人就一定意味着被排斥、受损失吗?

当然不是。且听那位高僧的回答。

高僧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让人一个成为好人,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让一个人成为坏人,也是最大的恶报。”

这个回答当真让人心旷神怡!人们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其实,回报早在你决定做一个好人或坏人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只是你从没意识到而已。

有些人会想,你别跟我玩文字游戏,这不是什么好报,我要实实在在的好报!其实,实实在在的好报也是有的。先说一个最大的,有首歌叫《好人好梦》,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们暂且不管了,但好人与好梦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比如那句众所周知的警示语: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好人,至少睡觉是比较踏实的。而坏人,总不免受到各式各样的惩罚——因良心不安而导致的失眠及睡眠不安就是其一。

如果认为这个说法仍然是文字游戏,那我们不如说得更实在点儿。在法治日益健全的今天,尤其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问世,坏人越来越难逃法网。至于像故事中那位“邻居”,做尽恶事却享尽荣华富贵,首先需要检讨的其实正是故事的主人公:作为一个好人,你为什么不举报他?难道只是因为他还没害到你头上?还有没有点正义感?这么说来,他这好人也是个打折扣的好人。

做个好人,回报还有很多。做个恶人的恶报也同样还有很多。除了法律上的,道德上的,还有社会舆论上的。有些人总是叫骂什么“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对他自己来说,可能确实如此,然而对他们的后代来说呢?根据我的观察,那些犯罪分子的后代,不管他们本身有多优秀,世俗社会总是会不自觉地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他们的感受,也只有感受过的人才知道。

如果只是社会舆论上的恶报,或许仍可作罢,毕竟有些人是油盐不进的。然而事实往往没那么便宜,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一个人做了坏事,自己或许可以消遥法外,但往往为家人招致麻烦和伤害。最起码,也会大大影响家人的生活。

而好人,不仅避免了相应的危害,有助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对家人的积极影响也不容小觑。中国有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即便龙爸凤妈生的孩子也会打洞,有时候,人们还是会念在他爸他妈当年的情份上,饶他一马。

当然,我们上面好几段的内容,其实都是为俗人撰写的。俗人,总是关心这些一目了然、最多细细一想就能发现的好处的。这倒也无可厚非,

人性嘛!不过,从境界上来说就显得低了。

什么叫境界?就事论事,好人就是一心一意只想做个好人的人,而不管其他。若有“好报,,之类的诉求,那就是投资了。这样的投资,恶人有时候也会做,而且还做得相当专业。

当年,梁武帝就曾问达摩祖师:“我建了这么多寺庙,供养这么多僧人,抄了这么多佛经,功德应该不少吧?”达摩却说:“一点儿功德也没有。"梁武帝不理解,再问达摩,达摩却闭口不答。梁武帝一生气,拂袖离去。达摩大师遂渡江北上。其实,达摩的意思无非是说,你还存在着功德之心,还没有超脱凡人俗念,即使有功德,也是功利之心使然。换言之,如果做这些佛事没有功德,你梁武帝还会不会做呢?若以今天的史学家们的眼光看来,不管梁武帝有没有功德,但由于他过于崇佛,广建佛寺,还三次把自己舍进寺里,政治上又分不清什么是纵容什么是宽容,不仅给老百姓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其晚年引发的叛乱也夺去了很多士兵、百姓的生命,是个一定程度上的历史罪人,还谈什么功德?

能成为一个好人,就是最好的回报——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哲人们可谓达成了共识。

1963年,美国一个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向该报著名栏目主笔西勒?库斯特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她每次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她那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弟弟戴维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玛莉想问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里经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呢?

这个问题令西勒很难回答,事实上,早在玛莉之前,全美各地的孩子们就“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的问题的来信,他已收到过不下上千封。但直到当时,他始终想不出一个能让孩子们接受的答案。或许,连让他自己接受都难。

正在此际,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婚礼。他实在应该感谢那场婚礼,因为就是在那次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而且那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西勒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描述,当时,牧师主持完订婚仪式,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过于激动,结果他们在互赠戒指时,都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他们都戴错了,正确的戴法是戴在左手无名指上,因为西方传统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液直通人的心脏——牧师看到这一情景,非常幽默地说:右手已经够完美的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

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西勒茅塞顿开: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没必要再用饰物去装扮它了。同样,那些有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也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后来,西勒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其为右手,就是对右手的最高奖赏;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兴奋不已的西勒,立即以“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给玛莉小姑娘回了一封信,并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刊登,结果在很短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而且每年的儿童节,都要被重新刊载一次。

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古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勺诗人北岛则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如果你是个好人,就不要自贬身价,去希求什么好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