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间要能同甘共苦。“今天如果不加班的话,工作是怎样也赶不完的!”假如有一位同事一边看表,一边叹气地说这些话时,你也许会说:“唉!真是够辛苦啦!要不要我来帮你忙啊!”若能对他这么说的话,那位加班同事的内心该多么感激啊!今天我帮你忙,明天也许变成你帮我忙了,这种情形在工作上也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同事之间,在有困难之时应该互助,总成一个“合作网有这个合作网之后,当网内的任何一个同事必须加班时,突然来了一位客人,连茶都没人倒,当然也可以由合作网的同事代为倒茶,或是有困难时大家都一起来帮忙。但是身居合作网中,如果只管接受别人的服务,而不考虑帮助他人的话,这个合作网便马上会垮掉。因此,不要忘了“礼尚往来”这句话,这才是合作网得以形成并持续的秘诀!
此外,不要在同事背后飞短流长。喜欢说别人是非的人,也许正表示了他本人多少还有点不成熟,这种类型的谈话虽然可以发泄心中的苦闷,而且大家也都知道说别人坏话是很不好的行为,可是还是免不了要说一说别人的是非,然而经常说别人是非给对方听的人,有一天连对方都会成了他批评的对象,因此慢慢地大家都会对他敬而远之。
乐于帮助同事固然好,可以为你赢得“乐于助人”的名号,也可以让你成为同事间的大好人。然而,凡事要有度,你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所有同事的请求都一概接纳,有些忙是不能帮的。
谁都需要休息,要是你没有停下来喘息和“加油"的时间,对本身的工作肯定有坏处。其次,人是不能纵容的,长久做“好人”,人家是不懂珍惜的,即使说你可能是辛苦了自己,却吃力不讨好。所以你应该学习去拒绝别人。
当然不是叫你一反常态,只顾自己,而是请你预先分析一下,哪一件工作需要花多少时间,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又可以承受多少工作。别以为自己是超人,没有人可以长期在巨大压力下工作的,请解放自己。
也许,你确实有剩余时间,不防“择人而助”,那就是研究一下哪种工作可以让你学到新技巧,或在人际关系上有好处。否则,请婉转地拒绝吧。
同事意欲另谋高就,且坦白向你要求作其介绍人。这位同事跟你颇为投契,甚至视你为“好友”,所以你总不应袖手旁观吧。
然而,在伸岀援手之泰,请注意自己的身份。
对工作不满意的,是你的同事,不是你,所以,你是绝对不值得为此给自己的工作造成坏影响的。即使插手,也得聪明点、理智点。
首先,同事仍服务于公司,你若给他介绍工作,等于跟公司作对,即使老板不怪你,要是有人拿此作话柄,在背后“捅你一刀”,多少对你是不利的。如果刚巧确有份工作十分适合这位同事,不妨考虑以下方法:请公司以外的第三者给同事作介绍人,这是两全其美之策了。
当然,若同事已离开公司,即已不是你的同事,以朋友身份向你求助,你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协助他了。因为没有了利害关系、同僚关系,许多问题都不会发生,你要伸出援手,对你和他都是有益无害了。
不知是什么原因,你的同事竟然在公在私均十分依赖你。“没有你,我真不知怎么办!”同事就常公开这样表示。千万别沾沾自喜,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试想,别人会怎样想?以为你控制他别有妙法!何况,同事永远不能“站起来”,对你或多或少是一种障碍,你俩只会一起停留在原职位。你实在有必要终止同事处处依赖你的情况。
若曷言正厉色,或十分公式化,或公然向对方表示,你不会待他如过去那样的迁就,请他凡事自己决定和实行。这样,当然会弄巧成拙,对方一定以为你嫌他烦,或是要独自邀功,对你的好印象当即打折扣。
不妨婉转和间接一些。例如对方要求你照例伸出援手时,可以打趣地说:“其实这件事很简单,你一定可以应付自如的,被我的意见左右可能不妙。”这番话是间接在提醒他:一个成功人士,必须独立、自信。何况,这样说一点也不会损及大家的情谊。
你的同事在办公室整天忙着筹备婚礼事宜,他的那份工作想托你帮他代办,结果是你平白要多负上他的责任。
虽然你表示过:“我实在没有余力替你做工作”,但对方的态度却是:“你也将有同样的私事发生,到时我必尽力帮忙。‘怎么办呢?
不错,同事间是有义务在紧要关头兼做他的工作的。但结婚却不是紧急事,而且大多数上司们是不会同情只关心做私事的下属的。不妨这样推掉对方的要求:“你打算怎样处理那份报告书?我手头上还有三个计划书,恐怕在未来几个礼拜都无法腾岀时间帮你了。”切记不要强调你将不会伸出援手,而是将责任交回他手上,令他不要误会有你作后盾。要是对方以将来代你工作为交换,可以提议对方先向上司请示,这样等于避免了直接下决定。
你如与对方讨论,千万别显得愤怒,只说:“你准备怎样去进行工作,那可以完成任务吗?”这样,就能将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又不会损害到双方的良好关系。
遇上有同事向你借钱,应该怎么办?请先观察情况,此人是否带有经济拮据的情形?是否能如期还钱?还有,他在同事间的信誉是否良好?
要是答案全是否,大概这位同事确是有燃眉之急,作为朋友,帮上一个忙是应该的,而且你不必多方追问,只要伸出援手,并安慰道;“不必忧心,我的能力可以应付,你尽管办你的事吧!”t’
如果答案刚好相反,此人则是不知自爱,起码也是理财无方,值不值得帮忙,就要看你与他的交情了。
他是你同部门的同事,而且与你十分熟悉,看来谁也推不掉,那么,你只有“酌量”帮忙,而治本之法是一方面多规劝老友要小心理财,另一方面实行“装穷”,希望对方转移目标。
如果对方是别的部门的同事,那就容易多了,因为接触较少,不必尴尬,不妨婉转回绝:“对不起,我每月都有自己的经济预算,恐怕帮不上忙。"
不要抢占同事的功劳
身在职场,应该具有积极、主动、进取的精神,凡事皆要奋力拼争,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应该提倡争的精神,要在工作上争一流,事业上争上游,群体中争先进;要敢于到市场上去竞争,职场上去拼争,战场上去抗争,争出英雄豪气来;要争分夺秒,只争朝夕,在有限的生命里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有竞争精神固然是好事,但职场让有些东西还是不能争的,比如功劳。不是自己的功劳,就不要去抢,不管别人知不知道,抢别人的功劳总不是成功的捷径。从贪不贪、是否占别人功劳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
何小姐是总经理助理,庄先生是公司销售总监。年末行业有一个重要会议,要这个公司拟定一个章程;庄先生就要何小姐去写那个章程,何小姐认真完成了。会议那天,章程由庄先生讲解,然后征求客户的意见,庄先生在会上透露出这个章程是自己写的,丝毫没有提到何小姐。按道理,何小姐是总经理助理,只需要接受总经理的指令,现在这么看来,庄先生不仅要她做事了,还丝毫不提她的功劳。何小姐是对总经理直接负责的,写这个章程她可以说是帮忙,庄先生应该感谢她才是,而这样把何小姐的辛劳说成他自己的付出,就有些不道德了,如果下次庄先生还让她做事,相信何小姐十有八九会拒绝他。
像庄先生这样的人,时间久了,肯定处理不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因为他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老是争“好处",时间长了难免惹起同事们的反感,无法得到大家的尊重。而这些东西未必能带给他多少好处,反而弄得他不仅身心疲惫,而且失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谓得不偿失。
如果对那些细小的、不大影响自己前程的好处,就多一些谦让。单位里分东西不够时少分些,一些荣誉称号多让给即将退休的老同事,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一笔奖金或是一项殊荣等等,这种豁达的处世态度无疑会赢得人们的好感,也会增添自己的人格魅力,会带来更多的“回报",俗语所说的“吃小亏占大便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道理。
而这里所说的“让”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中国传统德道中极力推崇的。国人历来有“让”的美德,礼让、谦让、辞让,能让出风格,让出境界。
明武宗时,衰壕造反,王守仁平定了衰壕之乱,逮捕了衰壕,把他囚禁在留都。宦官派人诱骗王守仁放衰壕回江西,等皇帝亲征时再把他擒获。王守仁指责宦官的这一行为。宦官害怕,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江彬等人也嫉妒王守仁的功劳,散布流言飞语,说王守仁与衰壕同谋,听说朝廷的大军出征后,才把衰壕逮捕,以开脱自己。王守仁想:一些奸诈的人处心积虑地要达到个人目的,但是如果把衰壕放掉,难免被人抓住把柄。假如不听朝廷的旨意,而对抗他们,白白引起那些人的怨怒。谋变在于应变。他思来想去,就把衰壕交给了总督张永,让张永再上表告捷,把捉衰壕的功劳归于总督军门,要求皇上不要再到江西去。王守仁为防不测,称病在净慈寺养病。
张永回到京城,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王守仁的忠诚,以及他让功的做法。皇帝悟清了是非,制止了对王守仁的诽谤。众人的怀恨和不满,必定产生祸害,王守仁让功避祸棋高一着啊!
当今社会,许多德高权重的老领导主动把职位让给年轻人,扶上马送一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许多普通人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少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赞歌。这样的让是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处理好争与让的问题,有的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争权夺利、明争暗斗;有的人争名分、争待遇、争职务,不择手段、不齿于人,失去了做人应有的风范。
“让”也应该积极地、理性地让,不能放弃正义和原则,如果一味消极避让,好人主义成风,该反对的不反对,该斗争的不斗争,一个团队就会失去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每一名优秀的员工来说,都应该以健康、积极、豁达的心态来对待争与让,该争的努力去争,该让的诚恳谦让,争要争得轰轰烈烈、光明磊落,让要让得实实在在、诚心诚意,通过争,激发活力,创造优异的成绩,通过让,弘扬美德,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