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2第五章懂得适时退让,趋利避害保实力
身处弱势,要忍
忍耐是一种本领,特别是当你处于弱势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性情中人,往往任由自己的性情去做事,其结果常常是害了自己。
当你处于一种弱势的时候,要学会一种“忍”的本领。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活于世,若能“率性而为”,那人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问题是,你不是天地间唯一的存在,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别人也不可能为了你而存在,对你一切都言听计从。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人际关系和事业上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需要以智慧和耐心去应对,而不是靠你一时的好恶和脾气能解决的。
如果你看不惯老板的苛刻,就说“老子不干了”,并不能解决问题。苛刻的老板很多,你在别的地方也会碰到,而提出辞职,又有谁会在乎呢?如果你嫌工作辛苦,就任性地放弃,那么你放弃的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当然,也没有人在乎你的放弃,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如果某人激怒了你,你就拿起刀子,那么,你坐了牢,毁了一生,倒霉的是你,伤心的是家人,别人是一点也不在乎的。久而久之,你就会养成一种放纵自己情绪的习惯,遇到问题就由着性子去做,也许有时候你真的解决了问题,但也可能为你自己的将来埋下了祸根。因为你可能得罪了很多人,即使他们当时不说,日后还是会伺机报复的。这样长久下去,你的事业和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差。你一旦给人留下“不能控制情绪”的印象,那就真的难以翻身了。那些落魄的、自我毁灭的人,多半是一
些性情中人。这一点,只要我们多加观察就可明白。
所以,无论在事业上还是人际关系上,遇到不如意时,请别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是应该忍耐,掂量轻重,然后再作出决定。
审视一下你自己,如果你的性情不好,那就要试着改变它,切不可任由自己的坏性情随意而为。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下都事事如意,有些事情可能没法很快解决,有些事情怎么也无法解决,所以你只能忍耐。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动辄发脾气虽然可以缓解一时的心理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只会断送自己的前程,失去长远利益。
当然,我们每个人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什么事该忍,什么事不该忍,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在一种情形下,你必须忍一一当你的形势比人弱时。所谓形势比人弱,是指客观环境对你不利,如在公司里受到上司的羞辱、排挤;对目前工作环境不满意,可是又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自己好不容易做个小生意,却受到某些部门的刁难;想创业,却不够资本。
当你处于弱势时,就很难有施展自己的空间。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形,往往怒火中烧,由着自己的情绪行事。被人羞辱了,干脆就和他们干一架;被老板骂了,干脆就拍他桌子,砸他东西,然后自行开路。不敢说这么做就必定会毁了你的一生,但没有忍性,绝对会给你的事业造成负面的影响。不能忍的人中,“因祸得福”者并不多,大部分人都不甚如意,总是到了中年才会感叹地说:“那时真是年轻气盛啊!”不能忍的人走到哪里都不能忍气、忍苦、忍怨、忍骂,而总是要发作,要抗拒。所以常常形势还没好转,他就垮了。因此,当你身处困境、碰到难题时,想想你的重大目标吧!为了伟大目标,一切都可以忍,千万别为赌一时之气而丢掉长远目标。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你能忍一忍,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以后即使碰到大的问题,自然也能等到最好的时机再把问题解决!当然,我们要把能忍之人与人们平常所说的“窝囊废”区分开来。
千万不要去做后者。人要学会忍耐,也要有一身正气。碰到不公正之事时,要据理力争,以正压邪,而不能丧失一个人的人格。换句话说,忍也要看忍的对象、范围和忍的程度。大事忍,小事也忍,无理时忍,有理时也忍,这就真是个“窝囊废”了。
从现在开始,好好练习你的“忍术”吧,因为你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有更大的目标等着你去实现。
忍让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智慧。忍让既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美德。只有忍让,才能与人为善,化解各种矛盾。
以屈求伸保实力
以屈求伸,常是有远大志向者所为。忍辱负重,全靠精神支撑,对这样的成功者,是不能用运气来解释的。
邓绥是东汉和帝刘肇的皇后。她自幼性格柔顺,甘愿委屈自己以宽慰他人。在邓绥5岁的时候,有一次,祖母为她剪发,由于老眼昏花,不小心将邓绥的前额碰破。邓绥强忍疼痛,一声不吭。别人问她:“你这样做,难道不知疼痛吗?”邓绥答:“不是不知疼痛。祖母疼爱我,为我剪发,我若喊痛,就会伤她老人家的心,所以我忍住了。”这件事反映出邓绥屈己慰人的品格。
东汉永元七年(95年)邓绥被选入宫,成为和帝的贵人。第二年,另一个贵人阴氏因身为贵戚被立为皇后。从此,邓绥格外谦卑小心,一举一动皆遵法度。对待与自己同等身份的人,邓绥克己复礼;对待官人隶役,邓绥也不摆主子的谱。有一次,邓绥得了病。当时宫禁甚严,外人不能轻易进宫。和帝特别恩准邓绥的母亲兄弟进宫照顾,并且不做时间上的限制。邓绥知道后,便对和帝说:“宫廷禁地,对外人限制极严,而让妾亲久留宫内很不合适。人家会说陛下私爱臣妾面不顾宫禁,也会说我受陛下恩宠而不知足。这对陛下和臣妾都没好处,我真的不愿您这样做。”和帝听后非常感动,说:“别的贵人都以家人多次进宫为荣,只有邓贵人以此为忧,这种委屈自己的做法是别人比不了的。"从此对邓绥更加宠爱了。
邓绥得到和帝越来越多的宠爱,不但没有骄傲,反而更加谦卑。她知道皇后阴氏的脾气,也隐隐约约感到阴氏对她的嫉恨,所以对阴氏更加谦恭。每次皇帝举行宴会,别的嫔妃贵人都竞相打扮,金簪耀目,玉珥放光,环珮叮咚,服装艳丽;只有邓绥独穿素服,丝毫没有装饰。当她发现自己所穿衣服的颜色与阴氏相同时,就立即进行更换。若与阴氏同时进见,她也从不敢正坐。和帝每次提问,邓绥总是让阴氏先说,从不抢她的话头。邓绥以自己的谦恭,进一步赢得了和帝的好感,也反衬出皇后阴氏的傲横。
看着邓绥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自己一天天失宠,阴氏十分恼怒。永元十四年(102年),阴氏与人制造巫蛊之术,企图置邓绥于死地。不料阴谋败露,阴氏被幽禁,后忧愤而死。阴氏死后,和帝有意立邓绥为皇后。邓绥知道后,自称有病,深处宫中不露,以示辞让。这下反而坚定了和帝立后的决心,他说:“皇后之尊,与朕同体,上承宗庙,下为天下之母,只有邓贵人这样的有德之人才可承当。”永元十四年(102年)冬,邓绥终于被立为皇后。
道家讲究以柔克刚,兵家讲究以退为进,邓绥不一定讲得出这种道理,但她的立身哲学是成功的。阴氏骄横,邓氏谦恭;阴氏咄咄逼人,邓氏步步退让。结果是骄横者失宠,谦恭者获荣;逼人者忧愤而死,退让者反登后位。成败之间,可以看出立身哲学的智慧。
邓绥最终被立为皇后,与她忍辱负重,以屈求伸有关。以屈求伸的处世法则,是许多人成功的法宝。身处逆境时,更需要这种方法。
丢卒保车懂退让
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时为了全局利益,不得不舍弃一些局部利益,正如在下围棋或下象棋时所用的一招:弃子。
汉高祖刘邦死后,惠帝刘盈于公元前194年继承皇位。刘盈的同父异母哥哥刘肥此前已受封为齐王。惠帝二年,刘肥进京来朝见刘盈,刘盈则以兄长礼节在吕太后面前设宴招待刘肥,并以一家的长幼之序让刘肥坐在上座的位置上。吕太后见后非常不高兴,暗中派人在酒中投了毒药,并令刘肥为自己祝寿,企图杀了刘肥。不料,不明真相的惠帝刘盈也一同拿着斟满了酒的杯子,起身为吕太后祝福。吕太后非常着急,赶忙拉着惠帝的酒杯把酒泼在地上。刘肥在一旁感到很奇怪,因而也不敢喝那杯酒,假装自己已经喝醉了离席而去。后来他得知那果然是毒酒,心里极为恐慌,担心自己很难活着离开长安。
这时,与他随行的一个内史为他出了一个脱险的计谋。内史对齐王说:“吕太后只有惠帝这么一个儿子和鲁元公主这个亲女儿。如今您作为齐国的诸侯王,拥有大小七十多座城池,而鲁元公主仅只享有几座城的食俸。您如果献上一座郡城给吕太后,作为赠给公主的汤沐邑,太后一定会转怒为喜,那您就不必担心了。”刘肥采用了这个计谋,马上派人告诉吕太后,他想把自己的城阳郡送给公主,并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太后得知后,果然非常高兴地应允了,并在齐国驻京城的官邸里置酒款待了齐王一行。齐王也因此安全地回到了齐国。刘肥关键时刻弃城保命,当然是值得的。
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让位给李隆基,李隆基即位,是为玄宗。当时太平公主密谋夺取政权,宰相崔異等又依附于太平公主。于是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刘幽求与右羽林军将军张密请求派羽林军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刘幽求令张密奏玄宗说:’‘宰相中有崔缠、岑羲,都是太平公主引荐的,他们整天图谋不轨,假如不及早预防,一旦发生变故,太上皇怎么能放心呢?古人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请陛下迅速诛杀他们。刘幽求已与我制定了计谋,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我就率领禁兵。一举将他们剪除。”唐玄宗认为刘、张二人说得对。可是张密不小心泄露了他们的密谋,引起了太平公主的疑心。唐玄宗极为害怕,马上采取主动,公布了张、刘二人的罪行,将刘幽求流放到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张密流放到丰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
一年多以后,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被诛。唐玄宗为奖赏刘幽求首谋之功,马上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封徐国公。唐玄宗将张、刘二人治罪,只是一种丢卒保车的策略,事后还可将他们提升。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事情紧急的时候,丢卒保车,舍弃局部利益,以保整个大局,是明智之举;如果优柔寡断,损失将会更大。
高手相搏,不管对方实力强弱,都不会忘记保留实力。假如一个拳击手孤注一掷地出重拳,一旦打空,就只有挨打。要为自己留有余地,一击必中的事毕竟不常有。如果仔细分析古今中外的战史,你将会发现,善战者不管己方实力如何,敌方底气如何,交战之前,大多会为万一战败之后的撤退预留退路。这并非是对胜利没有信心,或长敌人威风,而是保留实力应有的谋略。胜败乃兵家常事,唯有懂得进退,才是大智。
据说有一年,香港政府财政拮据,又羞于贷款,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把中环海边康乐大厦所在的那块土地进行拍卖。这块土地面积大,属于黄金地段,是非常有利可图的地方。消息传出后,有资产的人纷纷披挂上阵,连远在港外的富商们也都赶来参加投标。一时间,香港码头机场人满为患,饭店老板个个眉开眼笑。
不过觊觎者虽多,有资格的就那么几个,真正打这块地皮主意的,在香港只有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和英国的渣达银行。香港政府为了不让港外人士购地,有意让这两家中的一个获胜,便采取了暗中投标的方式。谁也不知道别人所投价格为多少,人人都觉得眼神往自己这儿看过来,可是人人又觉得全不是这么回事。
李嘉诚内心有打算,地皮虽好,也有个底线,否则买回来也是亏本,而渣达银行必然拼命抬价,以扳回前几次败北丢的面子。李嘉诚报上28亿港元。那渣达银行认为李嘉诚必定拼命抬价,于是豁出了老本,报出42亿元的价格。结果当然是渣达银行获胜。正当银行上下举杯欢庆时,打听消息的探子回来报告说,李嘉诚的报价比他们少14亿,顿时一个个脸色变得死灰,总裁的酒杯也吓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连连说,英国绅士上了中国商人的大当。
李嘉诚精打细算,忍住了黄金地段的巨大诱惑,果断地抽身而退,把烫手的山芋甩给了渣达银行。如果忍不住,把自家老底全力押上,有可能落个“失败”地占上风,又有何价值?他没有明显地退一步后又跟上两步,而是一退躲过陷阱,正是运用了拳击中的低头躲闪术。在生意场上,此方法通用无阻。当你遭到对方新产品上市的攻击时,如果对方实力比较强大,问题不能正面解决时,则可以采取迂回的战略,先退一步,再寻求解决方法,最终击败你的对手。企业经营也要采用这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