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温州人的胆识魄力:通过敢想敢干抢占商机
温州商人的精神是敢拼、敢闯世界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从山西煤矿深井到新張戈壁滩,从俄罗斯到巴西原始森林。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温州商人的身影。在温州商人眼里,“不怕没钱赚,只怕不敢赚”。温州人的赚钱胆量令人折服,他们的赚钱觉悟令人敬佩,如果我们能像温州人那样忘我地追逐财富,那么成功将指日可待。
1。温州人有着强烈的创业欲望
温州是一个特别能创业的城市。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是温州经济
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温州人具有恋乡不守土、敢闯知进退、自信不自满、重利不守财、吃苦不叫苦的禀性。“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是温州人精神的集中体现。
改革之初,一位温州老太太看到收购兔毛这个商机,就去各地收购兔毛。老太太大字不识一个,普通话也不怎么会说,但是她并不着急,请人帮忙写了两张纸条,分别放在左右两个口袋里。一张是:我是温州平阳人,请帮我买一张车票,我给你钱;另一张是:我收购兔毛,XX钱一斤。就凭着这两张小纸条,老太太做了很多年轻人都不敢做的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赚了十几万元。
还有一位温州老太太,她一直以卖烧卤为生。有一次,她看中了一个非常好的门面,想用来做烧卤摊。双方已经谈好了条件,交了订金,但是老太太却退退未来签约。几天后,老太太对门面房主说:“门面我不租了,订金算我违约金吧。听我在莫斯科的侄儿说那生意好做,我要到莫斯科去卖烧卤了。
这就是典型的温州性格,无论多大的年垮都不会冷却对创业的热情与渴望!
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社会关系,没有知识经验,总之一无所有,但这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发大财、赚大钱的欲望。
欲望就是迈向成功的动力,是生命存在的最主要的激励因素。人有了欲望,就有了力量的源泉。
有这样一个形象地描述温州人的笑话:有一天,一个火星人来到地球上,被一个北京人、一个上海人、一个广东人和一个温州人团团围住。北京人问:“你与人类有血缘关系吗?”上海人则谋划着摘外星
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方德华,从5岁时开始卖东西,他把买卖东西当成了一种乐趣。6岁时,他有一块形状古怪的石头,他定价10000元,姐姐问他为什么这么贵,他就说:“别人都没有这么漂亮的东西,我想要多少钱,就要多少钱!”1981年,方德华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的大专班,此时的他以“赚钱"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在校园摆摊卖书、倒卖文具用品、倒卖邮票、为同学联系家教等,只要能赚钱,他什么都干,到大二的时候,他每月的收入已经和父亲不相上下,于是干脆写信告诉父亲,让他不要再寄钱给他了。
1984年,有一次方德华在宿舍里不小心碰倒了热水瓶,把瓶胆摔碎了,开水流了一地。热水瓶的外壳很漂亮,也很新,扔了可惜,于是他拿着空壳去找瓶胆。可是校里校外没有一家商店卖瓶胆,他灵机一动:为什么自己不能卖瓶胆呢?
于是他马上着手调査。他先在男生宿舍调査,得知一个新热水瓶用完一个学期,一个宿舍8个热水瓶只有2个是好的,而女生宿舍的调査结果让方德华更加高兴,8个热水瓶顶多剩下1个是好的。方德华马上行动,他在附近的一家商店谈定了50个瓶胆,然后在校园里贴出好几张海报,白天上完课在食堂门口摆摊,晚上就在宿舍里销售,当天就把50个瓶胆全部售出。在剩下的两年里,方德华将杭州市大中专院校的热水瓶胆生意垄断了,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1986年,21岁的方德华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有了超过一万元的存款。最后一个学期,当所有同学都在忙于找工作,为将来的生计担忧的时候,方德华住在租来的一居室里,心平气和地做着自己的买卖。
温州人仿佛具有天生的创业冲动和热情,人人都渴望有自己的事业,有机会就自己当老板。他们认为,自己创业,哪怕“事业”再小,也都是自己的,干起来才有劲,才能卯足劲去干。在温州,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经商,都在办厂,很多村庄的人要么在家做买卖,要么出去闯世界。总之,一定要想方设法创业!
美特斯?邦威集团老板周成建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在14岁那年,为姐姐置备嫁妆,家里才买了一台缝纫机,他便自学缝纫成了一名小裁缝,制作服装出售,同时“倒卖”服装用的纽扣等一些小商品。1985年,20岁的周成建只身一人走出大山,来到60多公里以外的温州市,在妙果寺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前店后厂制作服装销售。这次他成功地赚到了“第一桶金”,到了1993年,他已经成为四五百万元的款爷。
昔日的穷小子阔了!就在家里人巴望着他“衣锦还乡”的时候,周成建却又做出惊人之举:他将所赚的钱“砸出去”,注册成立了美特斯?邦威公司,专门制作销售休闲服。他从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虚拟经营”的企业运作之路:将企业的生产加工“发包”出去,着力打造美特斯?邦威的品牌形象。10多年过去了,他终于创建了自己年销售额接近20亿元的“王国”。不过他还没有满足。耗资上亿的企业——温州总部大楼正在建设,位于上海浦东占地160亩的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心也已开工……他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温州人就是这样,最初他们也许只想赚一点点钱能使生活不至于那么窘迫,但赚到了一些小钱之后,他们并没有沉溺于享受,而是追求更大更多的财富。
学习延伸:用野心成就你非凡的梦想
人是需要有野心的,野心是我们向前冲的原动力。一位留洋归来的学者曾经说过:“中国的青年人与国外的青年人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有志向而无野心!"
前十几期没有一位参与者能够获得100万的奖励,能够在节目中有所收获的只是一些见好就收的人。
自节目开播几年来,虽然參赛者强手如林,可真正一路过关斩将到最后的人,从来没有出现过。因此,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学乖了,最多到10万左右,便放弃答题,退出比赛。直到一位叫克拉马的青年人的参与,才第一次产生了百万巨奖。
令人奇怪的是,克拉马取得的百万巨款并不是因为他知识渊博,据当地媒体评论说,成就克拉马的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心理素质和野心。因为在50万之后,每一道题都相当简单,只需略加思考,便能轻松答出。
那么多人与巨奖失之交臂,都是因为自己“见好就收”,没有成就百万富翁的野心。
野心是挣取财富的原动力,动力越大,其行动就越有力,行动越有力,实现财富梦想的概率就越大。这些都是成正比的。要获得财富,你就必须要让你自己的野心变得非常强烈,只有拥有强烈的野心才能使你奋进。
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靠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不到10年时间,就迅速跻身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病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除了把自己的巨额资产捐献给医院外,另有100万法郎作为奖金,奖给揭开贫穷之谜的人。
他在遗嘱中说:“我曾是一个穷人,去世时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在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走,现在秘诀就锁在法兰西中央银行我的一个私人保险箱内,保险箱的3把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里。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
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当然那时我已学无法从墓穴中伸出双手为他的睿智祝贺,但是他可以在那只保险箱里幸运地拿走100万法郎,那就是我给予他的掌声。”
当这份遗嘱在报纸上刊登后,雪片般的信件飞到了报社。
人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绝大多数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有钱了就不是穷人了。还有些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一些人之所以穷,那是因为没遇到好机会。另一些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或者帮助和关爱,或者漂亮的外套。
在巴拉昂逝世周年纪念日,那只保险箱在公证部门的监视下被打开了。在48561封来信中,只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那就是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即成为富人的野心。
巴拉昂的谜底和蒂勒的回答见报后,引起不小的震动,这种震动甚至越出了法国,波及英美。
如果你现在没有成功,没有地位,没有财富,无关紧要,只要你有野心,有把野心贯彻到底的智慧、毅力和勤奋,那么你站在金字塔的塔顶的时候就指日可待。
王均瑶曾是均瑶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的第一人。他从一名普通的温州辍学青年,最后成为让资本“飞”上蓝天的企业家。他敢为天下先,凭借着野心和胆识开创了均瑶时代,谱写了一个草根企业家的神话。这一切都要从十几年前的事说起。
那时,王均瑶刚刚外出打工,还只是一个在湖南长沙讨生活的温州小伙子。1989年春节前夕,王均瑶和一帮老乡包了一辆大巴车回家过年。在崎岖山路上,他抱怨说“汽车真慢”,身旁的老乡就说:“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好了!”随口一句挖苦的话,竟激起了王均瑶的野心。年轻气盛的均瑶想,土地可以承包,汽车可以承包,为什么飞机就不能承包?
在野心的促使下,经过大半年的奔波,他终于承包下长沙至温州的航线。1991年7月28日,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地降落于温州机场,王均瑶首开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成为中国私人包机第一人。
后来,王均瑶将“包飞机”的野心,用在了牛奶事业上,他判断: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白酒年消费量超过牛奶的国家,年人均喝奶不足7公斤。富起来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喝奶。1994年,均瑶乳品公司成立。1998年,他再展现大手笔,在家乡温州以平均每辆70万元拍得了上百辆出租车的经营权。他的野心是这样的——让每个到温州的人总能先见到“均瑶气满地跑的是“均瑶”的品牌,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