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好好活着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感恩 > 第4章 寻找快乐远离烦恼(第1页)

第4章 寻找快乐远离烦恼(第1页)

坦然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才能有乐观的心态。深陷在烦恼泥潭里不能自拔,只会与快乐无缘。烦恼如同一把岁月的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的面孔上凿出无情的皱纹来。烦恼不但使人的面容衰老,还会使人的心灵衰老。

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快乐

半杯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乐观的人认为我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叹息,唉,我只剩下半杯水了。同一事物,完全在于你看待它的态度。有的人因半杯水而快乐,有的人因半杯水而悲哀,所以困惑人们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看待事物的方式。

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人们的观点、思想和态度。肖伯纳说:如果我们可怜下去,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桑兰、张海迪面带微笑地工作和生活,有谁能说她们可怜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为何会这样?其实,外在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内在的处世态度不同罢了。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我在一家卖甜圈的商店面前见到的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这个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乐的本质。事实上,人们眼睛见到的,往往不是事物的全貌,只看见自己想寻求的东西。乐观者和悲观者各自寻求的东西不同,因而对同样的事物,就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

有一天,我站在一间珠宝店的柜台前,把一个放着几本书的包裹放在柜台边。当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子进来,也开始在柜台前看珠宝时,我礼貌地将我的包裹移开,但这个人却愤怒地看着我,他说,他是个正直的人,绝对无意偷我的包裹。他觉得受到侮辱,重重地将门关上,走出这珠宝店。我感到十分惊讶,这样一个无心的动作,竟会引起他如此的愤怒。后来,我领悟到,这个人和我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但事实上世界是一样的,所以差别的是我和他对事物的看法相反而已。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一醒来便心情不佳,想到这一天又要在单调的例行工作中度过,便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枯燥、乏味。当我挤在密密麻麻的车阵中,缓慢地向市中心前进时,我满腔怨气地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笨蛋也能拿到驾驶执照?他们开车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根本没有资格在高峰时间开车,这些人驾驶执照都该吊销。后来,我和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我心想:“这家伙开的是大车,他一定会直冲过去。”但就在这时,卡车司机将头伸出窗外,向我招招手,给我一个开朗、愉快的微笑。当我将车子驶离交叉路口时,我的愤怒突然完全消失,心胸豁然开朗起来。

这位卡车司机的行为,使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依旧,所不同的只是我们的态度。快乐是一种态度,它不分富贵贫穷,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快乐。只是有的人充分享受了快乐,有的人却没有拿出来享用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拥有快乐。

快乐是我们思想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快乐是健康与生存的必需品,快乐就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享受生活,享受每天的快乐,充分地去体验、去感受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快乐的心情就像一剂良药,而破碎的心却会吞噬骨髓。你快乐了,就会好好地工作,就可以更加成功;你快乐了,就可以更健康,就可以对人宽容仁慈。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类似的小插曲,这些小插曲正是我们追求快乐的最佳方法。要活得快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我想,这就是快乐的真谛吧!

让我们试试看,以一种新的方式开始一天的生活:

(1)我要尽可能地快乐;(2)我要对别人更加友善;(3)我要每天练习微笑三次;(4)不管发生什么事,我要尽可能地镇定明智;(5)对自己无法改变的、否定的事实,尽量不去想它;(6)对于生活,寻求积极的目标,奋力走向那个目标。那么,请你现在就行动,开始快乐的练习吧!

爱因斯坦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比如,人不是从1岁活到80岁,而是从80岁活到1岁,那这个世界将是一个天才的世界。

正确地看待压力

每天早晨,在非洲大沙漠上生存的动物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是:我必须每天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的最快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的“健将”,狮子成了草原上的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那样面对关于生死带来的压力,但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依然存在,而且正是这样那样的压力,使我们不断成长。面对压力,我们也只有化压力为动力,继续前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一次成功都需要你付出辛苦的劳动,而成功背后所承载的压力可想而知。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压力,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命运对我们的考验。试想,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与挫折和困难做斗争,我们的一生才会更加充实;只有善待对手,我们的生活才不会黯然失色。也许,我们可以把压力当作我们走向成功的动力,就像羊和狮子那样,只有时刻牢记来自对方的压力,它们才能不断地去拼搏。如果失去对方施加的压力的话,也许两者都不会有奋斗的一生了。它们可以平平淡淡,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那么这一生将失去了意义。但现在看来,没有压力的一生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有迎着困难,努力拼搏。

曾经一位名叫摩德尔丝的美国科学家对两只小老鼠做了一次试验。

他把两只小老鼠放在一个仿真的自然环境中,并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来,结果那只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灰颜色的老鼠走路或觅食时总是小心翼翼,在那个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仿真自然环境里面,灰老鼠一连生活了十几天,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它甚至开始为自己积蓄过冬的粮食,也开始习惯这一种没有人类恐吓它和音乐等噪音影响它的仿真的空间。而另外一只被抽取了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则从一开始就生活在兴奋之中,它的好奇心远远大于那只小灰鼠,它只是惧怕仿真空间所在自然保护区忽然而至的大风把空间里的一些东西刮得东倒西歪。据摩德尔丝教授的统计数字表明,小白鼠只用一天的时间把500平方米的全部空间都大摇大摆地观察了一遍,灰老鼠用了近四天时间才把整个仿真空间全部熟悉。小白鼠爬上了仿真空间里高13米的假山,而灰老鼠最高只爬上了盛有食物的仅高2米的吊篮。结果是小白鼠在仿真空间的第三天,因为没有任何压力而爬上了那个高达13米的假山,在尝试能不能通过一个小石块时一下子摔了下来,死了。而灰老鼠因为有一定的压力,处处谨慎小心,在试验十几天后,它竟然鲜活地出来了。

我们常因为自己的慵懒而埋怨周围的竞争太过激烈,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而强调是因为压力太大。事实上没有了压力,我们也会像那只小白鼠一样,从我们实际上能够平安度过的高处摔下来,牺牲。

换一个角度,也许事情会变得更好。正确地看待压力,也许我们的生活会更轻松。

坚决与过去分手

一提到“乐”字,无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竭诚欢迎,恨不得时时刻刻的拥有,方肯罢休。说到“苦”字,皱眉吐舌,一若不共戴天,避之唯恐不及,世俗所好,可叹!可悲!孰知乐就蕴藏在苦中。不受折磨之苦,无从得自由自在之乐。俗语有云:“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又说:“苦尽甘来。”“不受磨,不成佛。”都是说明苦中求乐,才是真乐的意义。

托尔斯泰在他的散文名篇《我的忏悔》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此时,他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只老虎,更糟的是,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这人拽下草莓,塞进嘴里,自语道:“多甜啊!”

生命进程中,当痛苦、绝望、不幸和危难向你逼近的时候,你是否还能顾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苦海无边”是小农经济的哲学,“尘世永远是苦海,天堂才有永恒的快乐”是禁欲主义者的言论,苦中求乐才是快乐的真谛。

二战期间,一位名叫伊莉莎白·康黎的女士在庆祝盟军北非获胜的那一天,收到了国际部的一份电报,她的侄儿—她最爱的一个人死在战场上了。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决定放弃工作,远离家乡,把自己永远藏在孤独和眼泪之中。

正当她清理东西,准备辞职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封早年的书信,那是她侄儿在她母亲去世时写给她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知道你会撑过去。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曾教导我的:不论在哪里,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我永远记着你的微笑,像男子汉那样,能够承受一切的微笑。”她把这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侄儿就在她身边,一双炽热的眼睛望着她:你为什么不照你教导我的去做。

康黎打消了辞职的念头,一再对自己说:我应该把悲痛藏在微笑下面,继续生活,因为事情已经是这样了,我没有能力改变它,但我有能力继续生活下去。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一去无返。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座15世纪的教堂的废墟上留着一行字:事情是这样的,就不会那样。隐在痛苦泥潭里不能自拔,只会与快乐无缘。告别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来挥动,享受今天盛开的玫瑰的捷径只有一条:坚决与过去分手。

事情是这样的,就不会那样。隐在痛苦泥潭里不能自拔,只会与快乐无缘。告别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来挥动,享受今天盛开的玫瑰的捷径只有一条:坚决与过去分手。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郎,推着一个粪球,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沙砾和土块,然而,它推的速度并不慢。

在路正前方的不远处,一根植物的刺,尖尖的,斜长在路面上,根部粗大,顶端尖锐,格外显眼。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屎壳郎偏偏奔这个方向来了,它推的那个粪球,一下子扎在了这根“巨刺”上。

然而,屎壳郎似乎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困境。它正推了一会儿,不见动静。它又倒着往前顶,还是不见效。它还推走了周围的土块,试图从侧面使劲—该想的办法它都想到了。但粪球依旧深深地扎在那根刺上,没有任何出来的迹象。

我不禁为它的锲而不舍好笑,因为对于这样一只卑小而智力低微的动物来说,实在是无力解决好这么大的一个“难题”。就在我暗自嘲笑它,并等着看它失败之后如何沮丧离去时,它突然绕到了粪球的另一面,只轻轻一顶,顽固的粪球便从那根刺里“脱身”出来。

它赢了。

没有胜利之后的欢呼,也没有冲出困境后的长吁短叹。赢了之后的屎壳郎,就像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它几乎没有做任何停留,就推着粪球急匆匆地向前去了。只留下我这样的观众,在这个场景面前痴痴发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