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中国择吉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编委会 > 第2章 清宫旧藏裹角黍(第1页)

第2章 清宫旧藏裹角黍(第1页)

到了战国时期,因屈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粽子又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提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人们用粽子来纪念屈原,实际是用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心中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

明清两代,粽子更是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制的细长的像毛笔样的粽子,称“笔粽”。取其谐音“必中”,为讨吉言口彩。另一说法,这种笔粽吃到肚里,胸中会有神来之笔,考场答卷,可妙笔生花。

粽子与求婚

粽子,也是节日期间人们相互馈赠的礼品,尤其是未婚男子求婚的一种重头礼物。在江汉平原,青年男子如果定于下半年完婚,端午送礼就分外隆重。若是女方的亲族本房多,每家必送一份。那就得肩挑一大担,扁担都压成弓形了。未婚男子在送礼品时除了粽子等物外,还有一把鹅毛扇,它是表示下半年娶亲的信物,非送不可。民间风俗,未婚女婿送的鹅毛扇,即羽毛扇,采用各种鸟禽羽毛为原料精制而成。

古代女子也有用粽子来传情的。“竹叶青青白糯香,添上红心鸡蛋黄。”这是古代女子特别为情人所包制的一种蛋黄粽,吃起来别有风味,象征粽香青白,红心不改。

两千多年来,粽子在中国大江南北,按各地习惯、物产不同,形成各种特色的粽子,品种繁多,按形状分有菱形、锥形、笔形、筒形等,样式各异;按口味分有火腿、鸡丁、椰蓉、红枣、果脯、豆沙等,风味独特。粽子包裹时多用荷叶、煎叶、竹笋叶、芦叶等,用这些植物叶所包的粽子煮熟后,清香四溢,芬芳宜人,吃起来香糯甜美,清火去热,不生邪气。所以,粽子成为历代人们喜食的一种传统节日吉祥食品。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先民以龙舟竞渡来拟龙悦神,目的是求得神龙的护佑,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带有欢乐、祥和、喜庆的色彩,反映了先民们原始农耕社会的基本生活追求和信仰。

龙舟,即刻画成龙形的船,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描绘龙舟:“船长十余丈,前为龙首,中为龙腹,后为龙尾,各占一色……送圣后奉太子于画舫中礼拜,祈祷收灾降福,举国若狂。”

龙舟竞渡的来源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五据考证,端午龙舟竞渡源于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古代吴越地区百姓断发纹身以像龙子,每年五月五日举行图腾祭拜。他们为了求得龙图腾的护佑,把所乘之船刻画成龙形,与岸上的鼓声相和,在水面上进行各种竞赛划船的活动和游戏。

随着历史的演进,龙舟又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与祭祀历史人物密切联系起来。

龙舟竞渡首先与纪念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联系起来。伍子胥曾助吴伐楚,攻入楚都邹城,又大败越国。后为劝吴王拒绝与越王勾践求和,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所杀,并将其尸首装入皮袋里,扔入钱塘江。从那时起钱塘江便常常掀起怒潮,人说是伍君显灵。他的女儿曹娥便在这天驾舟,去拜见父亲。人们出于对伍子胥的崇敬和对曹娥的同情,便驾舟相伴,后来演变成竞舟活动。

龙舟竞渡与越王勾践操练水兵也有关系。越王勾践被吴王放回后,为报雪耻,暗建水师,于农历五月初五借竞渡之名操练水兵,终于在公元前476年灭掉吴国。《事物原始

端阳》记:“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岁时广记》卷二一曰:“《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盖断发文身之俗,习水而为战者也。”

有关龙舟竞渡的起源,影响最大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五月五日这天抱石自沉湖南汨罗江,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龙舟竞渡习俗

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祭祀时气氛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还有地区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于避恶。

龙舟竞渡,除了比赛速度外,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如《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

在浙江武进,过去还有夜龙舟,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浙江少数地方还于水上设堆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焰中穿过。

浙江武义县,过去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认为可除邪祟。旱龙舟,即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

龙舟,这种由原始龙图腾崇拜而产生的择吉习俗,被赋予了深远的积极意义,也作为一种民间体育竞技活动被传承下来。

由于夏至的存在,整个农历五月都被看作不吉的时期。因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主要目的是逐疫避邪,反映了人们借用祥物以祈求免灾除恶、求吉纳祥的心理和信仰。

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五月

大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所中以,端午节的最主要活动和内容便是驱邪避国恶。因此,围绕驱邪避恶的吉祥物和风俗也上应运而生。下在端午节的众多吉祥物中,菖蒲、艾五草和雄黄酒是最主要的三种。有一首古诗曾千这样写道:“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诗句吟咏的是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着艾草,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上“王”字以避邪防病。

挂菖蒲、艾草

菖蒲,多为石菖蒲和水菖蒲,为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高一尺多,喜生于石砾山沟处,它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提神通窍和杀菌的作用。以其根茎入药,主治痰厥昏迷、惊痫等症。因此,菖蒲被视为避邪驱恶的吉祥物。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将菖蒲悬挂或插于门旁,用以杀菌防病,驱除恶气。

清代《燕京岁时记》曰:“端午日,用菖蒲插于门旁,以禳不祥。”清代顾禄《清嘉录》记曰:“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还有人制作蒲人、蒲龙、蒲葫芦等,戴之避邪。在古人眼里,菖蒲确是吉祥之物。

艾,别称家艾、艾蒿、五月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高可二尺多,茎枝有香味。艾用于医药,主要是取它的叶。一般地说,民间则将艾拧成绳晒干,点燃用以驱除蚊蝇。在湖北蕲春,艾与蕲龟、蕲蛇、蕲竹同列,被称为“蕲春四宝”。这种植物,在端午节同样被赋予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时在端午节,或采艾插于门楣

◆端午节佩香囊以避邪

◆清宫旧藏《悬艾人》

上,或做艾人、艾虎戴于发际,以驱恶禳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其实此种做法并非完全出于盲目崇信。因为端午节时,正值初夏,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悬挂艾草和菖蒲,确实可以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

饮雄黄酒

端午的吉祥习俗,还有一项是饮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因此人们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也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还将吃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的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旧时端午节还有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代《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看,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但现代科学也表明,喝雄黄酒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应少喝、慎喝。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是过去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女儿家在这一天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汉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