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生活中的博弈论是什么 > 第5章 斗鸡博弈 狭路相遇的困局(第1页)

第5章 斗鸡博弈 狭路相遇的困局(第1页)

电视中热播的《亮剑》中曾有过这样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古时候的剑客在遇到对手的时候,即使明知自己不是敌人的对手,也要拔出自己的宝剑,就是死在敌人的剑下也毫无怨言,这就叫亮剑”。诚然,这种精神与气势在战场上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但是在生活中面对狭路相逢的困局的时候,你是否还会亮剑而上呢?

在美国,曾流传这么一个故事:

一艘军舰在夜航中,舰长发现前方航线上出现了灯光。舰长马上呼叫:“对面船只,右转30度。”

对方回答:“请对面船只左转30度。”

“我是美国海军上校,右转30度。”

“我是加拿大海军二等兵,请左转30度。”

舰长生气了:“听着,我是‘列克星顿’号战列舰舰长,这是美国海军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右转30度!”

“我是灯塔管理员,请左转30度。”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不知你是否发现,这里面也暗藏了博弈的原理。那就是狭路相逢,谁获胜的博弈。

话说某一天,在斗鸡场上有两只好战的公鸡发生遭遇战。这时,公鸡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

如果一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胜利,这只公鸡则很丢面子;如果对方也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自己没退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胜利,对方则失败。如果两只公鸡都前进,则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公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但是此时面临着两败俱伤的结果。不妨假设两只公鸡如果均选择“前进”,结果是两败俱伤,两者的收益是-2个单位,也就是损失为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外一方“后退”,前进的公鸡获得1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公鸡获得-1的收益或损失1个单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两者均输掉了面子获得-l的收益或1个单位的损失。当然这些数字只是相对值。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即这个均衡点就是事先知道的唯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一个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点,则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就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进另一方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

狭路相遇的困局

在处于对立状态的斗鸡博弈中,一般而言,实力相对弱小的一方占下风的时候比较多,这是因为博弈双方如果都采取主动,就会变成一场消耗战,而弱者的实力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折腾,最后总会在不损害自己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作出让步,从而形成一种纳什均衡。对于强的一方来说,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虽然家大业大,经得起折腾,但无休无止的消耗,也必然得不偿失,因此也宁肯牺牲小部分利益,甚至作出让步来换取长期的消耗。

所以,在实力不相当的斗鸡博弈中,虽然双方都是大打出手,但双方意识到谁也不能彻底打垮对手的时候,就会寻求解决办法。而有趣的是,在经济学上常说的。船小好调头”,在博弈学中同样适用。

在历史上大小斗鸡博弈中,用小本钱做出大买卖最成功的,当属西夏王朝的开国皇帝李元昊。他用自己仅有的本钱,游刃于大国之间,为自己和子孙套取了最大的利益。

李元昊的崛起可谓赶上了好时候,他遇到了一个重文轻武的对手。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凭借武力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了政权,怕人家东施效颦,所以宋朝立国后就奉行“重文轻武,重内轻外”的国策,不重视武备和外敌,而是牢牢地盯着自己的臣子。

李元昊的祖父和父亲两代时,党项族实力还比较弱小,鉴于宋朝实力强大,还不敢有什么较大的野心,仅满足在边陲称王称霸,因此利用辽和北宋的对立和战争,两边讨好,接受金钱和财物的馈赠,不断发展壮大。而宋朝也乐意用金钱来换取边境安定,然而,到李元昊的时候,他不仅极力反对对宋称臣,而且还主张走上民族独立,要与宋朝平起平坐,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零和博弈。

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李元昊决定用武力来掠夺土地和财富,就形成了一种斗鸡博弈。从博弈理论上来说,宋朝是大国,党项是小族,如果双方都主张战争,李元昊的损失会比宋朝大。但为什么李元昊还是能够以小本钱做出大买卖,关键就在于他看出了北宋的弱点。

宋朝虽然是个大国,却是一个武备不修的大国。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宣布即位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李元昊即位以后,上表要求宋朝承认。宋朝君臣认为这是李元昊反宋的表示,就下令削去李元昊西平王爵位,断绝贸易往来,还在边境关卡上张榜悬赏捉拿李元昊。李元昊决定大举进攻。那时候,宋军在西北驻防兵士有三四十万,但是这些兵士分散在二十四个州的几百个堡垒,而且各州人马,都直接由朝廷指挥,互相不配合。这就为李元昊以小博大创造了条件。

1040年正月,李元昊先派亲信率部向宋金明寨部都监李士彬诈降,然后用突袭战术围攻金明寨,里应外合,一夜之间就攻破寨城,俘虏李士彬。接着李元昊假装进围延州,引诱驻守庆州的刘平和石元孙率军赴援,等宋军赶到延川、宜川、洛水三河的汇合处三川口时,已经人困马乏。西夏兵以逸待劳,四出合击,将宋军万余人消灭殆尽。

l041年二月,李元昊又一次向宋发动进攻。李元昊了解宋军将领任福求胜心切,先派小股部队入寇,遇任福大军后即佯装败北。任福不知是计,率数千轻骑追击。进入好水川口后,宋军发现路上摆着不少封闭的泥盒子,用手一拍,里面有跃动之声。任福命令士卒将盒砸开,装在里面的鸽子受惊腾起,直飞谷顶,这正是宋军进入埋伏的信号。夏军得到信号,十万人马一起从山头出击,将宋军压在谷地。此战宋军一万多精锐全部丧命疆场。纵观几次会战,李元昊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能够集中兵力,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优势,以大博小。由于宋军在整体上占优势,所以在三川口和好水川口两次会战中,李元昊都是集中自己的力量而分散对手的力量,同时利用游牧民族骑兵多,擅长野战的特点,引诱宋军出坚城用步兵与骑兵进行野战,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与宋作战的同时,李元昊请求辽国发兵从北方牵制宋朝。辽没有积极配合,引起李元昊不满,煽动、引诱辽统治下的山南党项各部及呆儿族叛辽归西夏,这一连串的摩擦,终于引发了西夏和辽的大战。

l044年十月.辽兴宗亲自统领十万骑兵向李元昊发起大规模进攻,于贺兰山北击败西夏兵。李元昊见辽军来势凶猛,便以缓兵之计,遣使向辽上表谢罪,请辽退兵。辽兴宗不肯,率军继续进军。

李元昊见议和不成。遂退兵近百里。每退三十里,便将方圆数十里田园烧尽。辽军所到之处兵马无所食。李元昊估计辽军草尽粮绝、人乏马饥,又有意拖延,然后率兵反攻,将辽军大败于河曲。

在给辽军以重创之后,李元昊再次派人向辽请和,并愿归还俘获。辽兴宗无力再与李元昊战,只得与夏讲和,并派人送还先前扣押的西夏使者。辽、西夏冲突,暂告结束。辽和西夏这场战争,由于辽国的实力强于西夏,而且辽国也是以骑兵为主,所以要进行正面决战,西夏的损失会很巨大,李元昊很可能将自己仅有的一点家当输得精光。

但是,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大量的给养,骑兵也不例外,而游牧民族的习惯是就粮于敌,主要靠掠夺敌人的物资补充自已。对这一点李元昊非常清楚,在敌强我弱的形式下,采取坚壁清野,使对手陷入缺乏食物的境地,然后再展开反扑,局部胜利后,再与对手言和。

之所以如此,李元昊知道,西夏实力有限,打不起消耗战,持久大战,对西夏不利,而辽也不想和西夏拼个你死我活,双方的战斗意图都不浓厚,因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财富。对两国来说,国力萎靡不振的宋朝才是主要目标,才是辽、西夏掠夺财富的主要来源。所以双方能够迅速罢兵言和。

在李元昊与辽国战争的时期,宋朝意识到西北防务非常棘手,启用当时的名臣范仲淹主持西北防务。范仲淹认识到,宋军人数虽多,但缺乏强将精兵,战斗力差;西夏军人数较少,但兵精马劲,战斗力强,加上西夏境内山川险恶,沙漠广袤,其都城又远在黄河以北的兴庆府。所以,宋不宜采取深入敌境大举进攻的方针。但是,西夏国经济力量薄弱,粮食不足,绢帛、瓷器、茶叶等都需从宋朝输入,这又是它的致命弱点。只要宋军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使西夏军无隙可乘,本国的经济就会十分贫乏,军队的斗志也会逐渐消失。

在范仲淹的主持下,宋与西夏展开持久消耗战。宋以防御为主,深沟壁垒,与西夏打城池攻防战。这就使李元昊通过战争夺取财富的目的达不到,自己有限的本钱眼看着一点点消失。在宋与李元昊这场博弈中,宋在最后把握住了对方的命门,不能速战速决,就打消耗战。虽然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但比的就是综合实力。这样,处于整体劣势的李元昊不得不与宋言和。而宋的最高决策者本身就无心作战,所以,李元昊也算把握了宋的命门。

l044年,宋夏达成协议,北宋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对宋统治者而言,可以歌舞升平了,对西夏而言,从此,西夏取得了与宋和辽平等的地位。李元昊以小本钱为自己和子孙谋求了一份最大的产业。

越陷越深的沼泽

在欧洲中世纪时,流行二个男人为美人决斗,胜利者将赢得美女的游戏。如果有一方在决斗前放弃,成为胆小鬼;则另一方将成为男子汉,并赢得美女。事实上,无论是用枪还是剑,不愿放弃而走上决斗场,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死一伤,甚至同归于命,总之二败俱伤。

这种博弈就是典型的“斗鸡博弈”。在“斗鸡博弈”中获胜的关键在于,要让对手相信你绝对会采取强硬的姿态。对于对手打探你的举动,你应该表示欢迎。可是,如果你知道对手绝对会硬干到底,那最优的策略就是当个胆小鬼,以避免意外发生。为爱而决斗,因其最终获得的支付较高,而使大部分人无法示弱;但现代生活中呢?

生活中,许多人吃饭时,经常会遇到遇到拼酒的场面,如下图所示:

局中人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