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记住人生无常,因此不应在顺境过分高兴,在逆境过分悲哀。
——苏格拉底
世界并不完美
在这一章的开头,我们先来看一看比尔·盖茨给年轻朋友们的11个忠告。这11个忠告对初入职场,开始规划人生梦想的所有青年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1鄙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闭飧鍪澜绮⒉换嵩谝饽愕淖宰穑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备沾友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6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一部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4比绻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之后再回头想一想。
5甭艉罕ぐ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
6比绻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7痹谀愠錾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所以,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
8蹦闼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
9弊叱鲅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期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10钡缡又械男矶喑【熬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11鄙拼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
罗曼·罗兰说,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刘墉说,冷眼看世界。
走出校园,离开家庭,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都会有一阵深深的失落感。我们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先是对自己的价值估计过高,然后是对社会的抱怨,再是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接下来就开始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最后才开始变得冷静、客观,逐渐地融入这个社会。
年轻人对社会现实的不了解,或者说是主观的美好想像,就像那群奔赴美国西部淘金的探险家对西部遍地是黄金的想像一样,是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上的产物。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战争、暴力、杀戮、阴谋、背叛、盗窃等丑恶的场面,有的人骄奢无度、有的人穷困不堪,有人在施暴、有人在受虐,完美世界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一种想像。如果年轻的一代将现实世界想像为桃花源般美好温情的画卷,那么迎接他们的首先就是恶狠狠的当头一棒。
我们会慢慢发现:同事很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老板很抠门;骗子很多;要获得信任很难;朋友真假难辨……
当我们在社会上行走的时间越长,对现实的认识会逐渐深刻,慢慢就会看清这个世界的真面目。认清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不是说我们要把所有的人全都贴上坏人的标签,而是为了积极地保护好自己,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看清不完美的现实,在心里对外界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那我们在遭遇丑恶事件或恶人的时候,就能有一个缓冲和铺垫,而不至于受到太深的伤害。
冷眼看世界,不是让你冷酷,而是让你冷静。我们在电影电视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清纯善良又好骗的女主角遇上虚伪的爱情骗子。在单纯的女主角心中,她的爱人就是全世界最伟大、无私的白马王子。纵然被花言巧语哄得七荤八素,女主角最终还是认清了男主角伪善的真面目。这样一来,女主角的内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现实的残忍会让她遍体鳞伤,有的甚至会在心智上发生巨大的转变,面目全非。
世界并不完美,也许只有等到我们被深深地伤过之后才能换来那份清醒。清醒后,我们要做的是什么?伤感?抱怨?过去,我们没法改变和回头,但现在和将来却是我们可以把握住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是宽恕、接受并改变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付出不一定有回报
古往今来,我们中国人都在积极地倡导这样一种理念:付出就有回报、一分辛苦得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现实世界中,却有很多的反例,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些话是否太过绝对。
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也不一定得豆,因为阳光、雨露、温度这几种要素中,任何一项不当,无论你种的是什么,最后都注定是颗粒无收。就像竹篮打水和缘木求鱼一样,工具选得不对、方向错误,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这并不是说因为这可能出现的失败我们就放弃努力,而是说我们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事先设想到失败的后果并积极地防止这种结果的出现,这是成功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你呕心沥血地为之付出的企业可能倒闭,你辛辛苦苦准备的考试可能考得一塌糊涂,你投入了所有时间和精力创办起来的公司也可能很快关门大吉……所以说,一分辛苦得一分收获只是我们理想化的一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它因太完美,往往无法实现。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在我们为某个目标奋斗的时候,不要一心想着回报。“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世间事有时候就是爱捉弄人,刻意的追求容易物极必反。当你试着放手看淡的时候,机遇巧合又会将你渴望的东西送入你手中。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因为成功给人带来欢乐;每个人都害怕失败,因为失败给人带来痛苦。可是,人人都避免不了失败,拿破仑得到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回报的滋味,每个人都品尝过,这滋味就如一坛老酒,入口辛辣,慢慢品尝却口感醇香。从一次次的付出中,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付出与回报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因果关联,一切皆有意外的可能。
在一次残酷的长跑角逐中,参赛的有几十个人,他们都是从各路高手中选拔出来的。然而,最后的得奖名额只有三个,所以竞争格外激烈。
一个选手以一步之差落在了后面,成了第四名,成了最尴尬也最让人惋惜的对象。相比那些跑在更后面的选手,他受到的责难更多。“真是功亏一篑,跑成这个样子,跟倒数第一有什么区别?”这是众人的看法。在比赛之前,无数次辛苦地锻炼,汗水与辛劳只有他自己知道;在比赛中与得奖名额失之交臂,他内心受到的打击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而场外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观众发出的声讨之声更是让人心情沉闷,付出了这么多,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谁都不甘心。但这个选手却能若无其事地说:“虽然没有得奖,但在所有没有得到名次的选手之中,我是第一名!”
坦然地面对失败,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懂得付出并不一定就有回报的道理,将输赢看淡,才不至于在胜利时冲昏头脑,在失败时又耿耿于怀、一蹶不振。做好失败的准备,才能保持客观冷静的状态,在人生的赛场上才能轻松自在,最终赢得胜利。
韩国早年时期有一位乒乓球运动员李善玉,在国内屡战屡胜。有一次,她代表韩国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临比赛前的一个晚上,她担心自己会失败,承受不住心理压力,用刀将自己的手腕割破,谎称有人行刺她后逃跑了。这件事被查出来,成为国际上一大丑闻,她也惨遭国家队除名。
但在随后的韩国国内比赛中,她又屡屡获胜。为了再一次给她机会,韩国国家队又重新将她召回。在一次国际重大比赛中,她遭遇了一名之前从未输过球的德国运动员。刚开始比赛的时候,李善玉连赢两局,但在第三局对方赶上几分后,李善玉就开始动摇了,结果连输三局。外电评论:李善玉没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她只想赢不想输的心态上。
如果李善玉的心中没有把胜利看得那么重,如果她事先做好了没有收获的打算,她可能就是那场球赛的最后胜利者。但她过于渴望胜利的心理害了她,最终让她输掉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