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历史宫廷政变 > 第23章 千秋疑案陈桥驿(第1页)

第23章 千秋疑案陈桥驿(第1页)

赵匡胤黄袍加身建新朝

907年,朱全忠灭唐称帝,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个大混乱的年代,五十几年间,大大小小的王朝或同时并存,或先后相继,竟达十五个之多。统治者争权夺利,厮杀争斗不已,政权的更替瞬息万变,如同走马灯一般。五十三年之间,中原地区先后更换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这些朝代全是乘乱建国,以兵夺权。称王称帝,如同儿戏。五十三年间,竟换了八姓十四个皇帝,平均每人在位时间不过三年多,最短的只有两个月。十四个皇帝中有八个死于内乱和兵争之中。军阀间的争斗,给中原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兵燹所及,“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于沟壑”,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代十国后期,混乱的局面有了转机,历史出现了统一的趋势。雄才大略的周世宗柴荣,在周太祖郭威改革的基础上,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雄心壮志,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改革使后周的国力大增。在此基础上,从955年起,周世宗西伐蜀,南征唐,北攻辽,都取得了很大胜利。然而天不假年,959年,正值壮年的周世宗病倒在向幽州的胜利进军途中,不久死去,年仅三十九岁。七岁幼子柴宗训即位,是为周恭帝。主少国疑,人心思变。次年,大将赵匡胤兵变陈桥驿,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天下,黄袍加身作了皇帝。周世宗英年早逝,壮志未酬,惨淡经营多年,到头来为他人作嫁。真令人可悲、可叹!

兵变陈桥驿

959年夏,周世宗从征辽前线返回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他自知不起,为了防止万一,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对最高一级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其中最重要的是,解除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的军职,改任他为宰相。殿前都点检是禁军的最高统帅,掌握着禁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张永德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他作战勇猛,处事果决。周世宗深感此人难以驾御,自己一死,他对帝位的威胁最大。所以,周世宗在临死前将张永德调离禁军,正是为了去掉引起政变的隐患。

接着,周世宗选择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是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他出身将门,骁勇善战,青年时代就投身郭威帐下,深得赏识。后从周世宗南征淮南,北御契丹,战功卓著,忠心勤勉,很为周世宗所倚重。对赵匡胤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爱将,周世宗是十分放心的,觉得他决不会萌生异志。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周世宗死后仅仅半年,赵匡胤就依靠禁军的力量,发动了政变,轻而易举地夺取了皇帝的宝座。

960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按例上朝庆贺,年轻的符太后拥着七岁的小皇帝,接受群臣的叩拜,宫中一派节日景象。忽有镇、定二州(治所分别在今河北正定和定县)飞马驰报,说契丹与北汉合兵南下寇犯,军情万分紧急。小皇帝懵然无知,符太后不知所措。宰相范质、王溥仓猝之间难辨军情真伪,便命令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次日,副都点检慕容延钊率领前军先行出发。这时,汴梁城里流言纷纷,传说将于出兵之日拥立点检为天子。这消息不胫而走,闹得人心惶惶。乱世百姓,吃够了改朝换代的苦头,哪一次不是纵兵大掠,生灵涂炭!于是,一些豪门纷纷收拾细软,准备出城避乱。但是,宫廷里却全然不知,和往常一样平静。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军出发,向北行进。因部队纪律严明,城中流言蜚语有所减少,人心亦逐渐安定。令人奇怪的是,说是军情紧急,队伍却走得不急不忙,一天之中才走了四十里路。当天傍晚,部队便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县东南陈桥镇)驻扎下来。这天夜里,作为三军元帅、素称治军有方的赵匡胤竟然醉卧中军大帐,酣睡不醒。

大军扎营以后,将士们便纷纷议论说:“主上(周恭帝)年幼懦弱,未能亲政。我们纵然拼上性命去打仗,谁会知道呢?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也不晚!”

有一个军官叫李处耘,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两人立刻来到赵匡胤的心腹、归德军掌书记赵普的住处商量对策。正当他们商议之时,一些将士突然闯了进来,纷纷要求马上就立赵匡胤为天子。赵普和赵匡义极力劝解,众将士不从,手执刀剑,纷纷叫道:“我们计议已定,太尉(当时人对武将的尊称,这里指赵匡胤)若不从,我们还能退而受祸吗?”看他们那架势,谁要是敢于表示异议,马上就可能掉脑袋。

见此情景,赵普和赵匡义就答应下来。两人先是将大家训斥了一通,要他们不要莽撞;接着,让他们坐下,用商量的口吻说:“大敌压境,应该先北上迎敌,回来后再讨论这件事,怎么样?”

众将听了,坚决不同意,说:“当今主少国疑,政出多门,如果等到寇退师还,那么事态的发展就难以预料了,现在应该马上回师京城,册立太尉为天子,然后再发兵御敌。太尉若不依从,大军决难向前一步!”

赵普见状,知道众情难犯,只好劝告大家:“改朝换代,拥立异姓天子,虽说是上天有命,实则还在人心。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只要诸位能严厉约束部队,不许军士扰乱百姓、抢掠财物,使京城人心安稳,四方自然安定,诸位也可以长保富贵了。如若不然,京城一乱。不但外寇深入,各地也难免生变,事情就不好办了。”众将纷纷表示听从他的意见。

接着,赵普和赵匡义一方面让诸将回去控制部队,以防不测,同时派人秘密返回汴梁,把他们即将行动的消息通知禁军将领石守信和王审琦。这两人手握兵权,又和赵匡胤关系密切,有他们作内应,事情就好办了。

是夜,繁星点点,玉露零零,刁斗声声,一切都和往常一样。然而,一场影响深远的大事变,却正在紧张的准备之中。事变的谋划者们,都执戈待旦,谁也没有合眼。而未来的天子赵匡胤,却似乎什么也不知道,喝醉了酒正酣睡着。

次日黎明,赵匡胤的寝所周围响起一片呼叫声。赵普和赵匡义急忙入内,准备向赵匡胤禀报昨夜之事。正在此时,众将领已急不可耐,在门外高喊:“诸将无主,愿册点检为天子!”赵匡胤从睡梦中惊起,还来不及答话,早有人将天子穿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这时,门内外的将士们都齐唰唰跪了下来,高呼“万岁!”“万岁!”声闻数里之外。赵匡胤表示坚决拒绝。众将士不由分说,把他强扶上马,拥逼着向南而行。

赵匡胤见事情已无法挽回,于是挽住辔绳,严肃地对将士们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你们能听从吗?听我的号令,我可以当这个天子,否则,断难从命!”

众将一听,纷纷滚鞍下马,齐声说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绝不敢有所违背。”

赵匡胤又说:“少帝和太后,和我有君臣关系,不得惊动他们;朝中公卿大臣,都是我比肩同列之人,也不得对他们有所欺凌;近世帝王初入京城时,都纵兵抢掠,擅劫府库,我们不能这样做!服从命令的,我有重赏;违背命令的,严惩不贷!”

众将再次一齐下拜,表示坚决服从命令。果然,部队返京途中,秩序井然,秋毫无犯,店铺照常营业,百姓安稳如同平日。

由于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作内应,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便进入汴梁城内。他一面派人回府安慰家人,一面派部将潘美去见执政大臣,说明事情的原委和将士们的意见。宰相范质和王溥,早朝之后还没有回府,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惊慌失措。范质拉着王溥的手说:“我们得到北边的情报,没有分辨真伪,就仓促派将出征,酿成如此大错,真是罪过呀!先帝临终,托我们善辅幼主,这可怎么对得起先帝!”由于紧张激动,范质下意识地使劲抓住王溥的手。指甲深入王溥皮肉之中,几乎掐出血来。王溥却全然不知,呆呆地不发一言。

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禁军高级将领)韩通听到政变的消息,急忙离开宫廷,准备集合兵士抵御。不料,半路上正遇到赵匡胤的部下王彦升。王彦升高喊:“新天子即将入城,韩将军不等着迎接圣驾,要干什么去?”韩通骂道:“天子自在禁中,又哪来的天子?鼠窃狗偷之辈罢了!”王彦升怒不可遏,挥刀向韩通砍来。韩通回头便跑,王彦升紧追不舍。韩通跑进家门,还未及关上大门,已被王彦升闯入。只见他手起刀落,韩通顿成刀下之鬼。这王彦升乃是一个行伍出身的莽汉,一时杀得兴起,竟将韩通一家老小全部杀死。

赵匡胤在众将簇拥下,进入汴梁城。他见京城已得到严密控制,不会再出什么变故,便下令士兵们回归军营,以免骚扰百姓。他自己也脱下黄袍,回到殿前司公署。过了一会儿,众将领逼着宰相范质、王溥等来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见到两位宰相,十分不好意思。他留着泪对范质说:“我世受世宗厚恩,怎敢如此行事?只是为六军所迫,才弄到这一地步,真是愧对世宗、惭负天地。两位宰相教我,此事该如何处置?”范质等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军校罗彦环厉声喝道:“我们没有君主,今日愿奉点检为天子,看哪个敢不从命!”说着,便欲挺剑向前。这一来,把个王溥吓得面如土色,两腿一软,首先跪了下去。范质见此情景,也只得屈身叩头,行了君臣大礼。

接着,范质等人请赵匡胤到崇元殿举行禅位大礼。黄昏时候,一切准备就绪。文武百官齐集崇元殿前,按班次各就各位,排列得整整齐齐。可是,最重要的文件——周恭帝的禅位诏书却还没有,众人不免有些着急。这时,但见翰林学士陶谷从袖中取出一纸,说:“诏书成矣!”于是,就用这充作正式诏书。赵匡胤行礼如仪,接受了周恭帝的最后一次诏书,“名正言顺”地当了皇帝。接着,范质等扶着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穿戴上皇帝的冠服。文武百官在殿阶下面舞蹈叩头,山呼万岁。至此,赵匡胤的登基仪式宣告结束。

正月初五,赵匡胤正式定国号为宋。这是因为赵匡胤即位前曾任归德军节度使,而归德军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的缘故。赵匡胤就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以上就是正史上记载的所谓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的经过。如此看来,赵匡胤是在禁军突然策动的情况下,被逼上皇帝宝座的。而且,赵匡胤本人没有参与这件事,甚至事先竟一无所知。事实果真如此吗?纵观陈桥兵变的全过程,计划周密,行动迅速,两天之内便灭周建宋,事先没有周密的谋划决断是不可能的。再从禁军出发之前,汴梁百姓们惶恐不安的情景说明,这也绝不是无中生有。实际上,政变计划可能早在周世宗死后就开始进行了。根据司马光《涑水记闻》等书的记载,当京城中纷纷流传着即将发生政变的时候,赵匡胤感到烦躁不安。这时他的姐姐激励他说:“大丈夫当自行决断!”另外还有书记载说,大军出城之时,赵匡胤一家都躲进了一个名叫定力院的寺庙之内,以防不测。陈桥兵变的消息一传到京城,石守信等就以保护寺内僧人的名义,派兵来到庙内。赵匡胤兵不血刃,顺利入城,其母杜氏闻讯,并不感到意外,只是高兴地说:“我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如此!“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及其家人对这次事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

唐代后期以后,骄兵悍将为贪图富贵,常常用倒戈的办法更换节度使。而到了五代,不少皇帝的废立都是由军队策动的。正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所指出的那样:“五代诸帝多由军士拥立,相沿成故事,至宋祖已第四帝矣。宋祖之前有周太祖郭威,郭威之前有唐废帝王从珂,从珂之前有唐明宗李嗣源,如一辄也。”不过,澶州兵变时,军士们是在仓促间临时用黄旗披在郭威身上,充作黄袍的;而陈桥兵变时,不但黄袍早已准备好,连禅位的诏书也有人写好了。可见,赵匡胤等人是早有预谋的。

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诗云:“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赵匡胤出师北上的理由是抵御契丹、北汉的联兵进犯,但在陈桥兵变前后,并未见有辽军一兵一卒南下。契丹、北汉合兵南下寇犯,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五代史》不载,《辽史》不记,是否真有其事?镇、定二州据何报奏?况且,当时辽国刚刚战败,断不能大败之后便又举兵南下。可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所谓“契丹与北汉合势入寇”,肯定是赵匡胤率军离开京城的借口,是一个阴谋。那么,赵匡胤为什么又编造这一谎言呢?以情理揣摩,率大军出京城后鼓动士兵为主帅黄袍加身,既有利于统一军心,又可避开后周宗室、宰辅们的耳目。有鉴于此,赵匡胤何乐而不为!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匡胤政变夺权,虽然有悖于为臣之道,但在中国历次改朝换代的历史中,数这一次时间最短,代价最小,方式最为和平,除了韩通一家以外,再没有死伤一人,就是那个被撵下台的小皇帝柴宗训及其后裔,终宋之世,也一直是备受优待。这还是值得称道的。况且,篡位夺权这种在封建史家眼里大逆不道的事情,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隋文帝、唐太宗、明成祖等人,哪一个不是靠政变上台的?人们并没有因为这一点而否定他们的历史作用,对宋太祖也应如此。

平定二李叛乱

宋太祖虽然用不光彩的手段当了皇帝,但在即位之初,即表现了一个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的非凡的胆识和才略。在对拥立有功的人员重加赏赐的同时,为防止后周势力的反抗,他将符太后和柴宗训迁往西宫,封柴宗训为郑王,尊符太后为周太后。并命令臣下,要给他们安排好养尊处优的豪华生活。对于郭威和柴荣的其他亲属,也分别封官晋爵。对后周的文武百官,照旧录用,而且赏赐有加;追尊被杀的韩通为中书令,厚礼安葬。这样,后周旧臣感到政治地位有了保障,对新王朝由观望、怀疑转为真心拥护了。

在笼络臣下的同时,宋太祖非常重视加强皇权。宋朝以前,凡有军国大事,皇帝就把宰臣找来,请他们坐下商议而且还赏赐喝茶,群臣议事是很从容的。宋太祖决心改变这种做法。他登基的第二天,宰相范质、王溥等上殿奏事。宋太祖说:“我两眼昏花,看不清楚,把文书拿到我面前来看。”当范质等宰臣离座走到宋太祖御座前时,宋太祖使个眼色,让内侍把宰臣们的座位撤除。从此以后,宰臣站着奏事成为制度,皇帝的威权大大提高了。

宋太祖即位,由于措施得当,京城的局势很快稳定。但是,领兵在外的各镇节度使却没有全部甘心顺从北宋政权,昭义(治所在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李筠和淮南(治所在今江苏扬州)节度使李重进则公开表示反抗。

李筠,并州太原(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人,历任彰德(治所在今河南安阳)、昭义节度使。他能征惯战,屡立战功,深得周世宗信任,驻守北方边境达八年之久。宋太祖即位,加封他为中书令,并派使者前往他的驻地潞州(今山西长治)赐封。李筠本想拒绝,由于左右的劝谏,才勉强接受。可是到了宴请使者的时候,酒过数巡,李筠突然命人将周太祖郭威的画像挂在大厅墙上,面对画像痛哭流涕不止。左右的人见此情景,十分害怕,赶紧向使臣解释:“令公酒醉失态,请不要多心!”

使臣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回到汴梁就详细陈奏给宋太祖。宋太祖听后,不置可否,以后也不再提起。而北汉国主刘钧得知此事,立刻派人给李筠送来蜡书(把书信封藏在蜡丸里,以防泄漏),约他共同起兵反宋。李筠虽然将蜡书交到朝廷,却不免心动,有意和北汉合兵。

宋太祖见了蜡书,特意赐诏褒奖。但李筠却将朝廷的使者扣押起来,不肯放回。当时,李筠的长子李守节在汴梁任皇城使(官名,掌宫门禁令、宿卫),曾多次哭着劝谏父亲不要和朝廷对立,李筠却总是听不进去。宋太祖闻讯后,令人将李守节召来,对他说:“我听说你曾经几次劝谏过你的父亲,他就是不听。如今你父亲叛逆朝廷的心迹已很明显,本应将你治罪,但念你曾多次劝谏你的父亲的份上,我暂且不治你的罪。你回潞州去告诉你父亲:我未为天子时,尽可任意行动;我已经作了天子,为什么他还不守作臣的规矩呢?”

李守节回到潞州,按宋太祖的嘱咐苦劝父亲,劝他不可贸然起兵。李筠就是不听,并颇为自负地说:“我是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兄弟。禁军中多是我旧时友好,听说我起兵讨逆,必然响应!”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自觉准备就绪,公然举起叛旗。他亲自率领三万人马,向汴梁进发。同时,派人借师于北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