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母马还在半道上,下官一时心急,早一天到达。”马周淡定自若道:“还请殿下和诸位大人恕罪。”
“算了,你也是为了公事,何罪之有。”李恪对马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你在广州城察看了一圈,对广州内的税收、水稻、战争等方面都大致了解过了吧,可有何建议?!”
马周双眼炯炯有神,语气刚硬却不失礼节,“回禀殿下!在下官提建议前,还请问殿下,可有命令地方官员上书至户部,汇报税收以及水稻丰产一事?”
“这倒没有。”
李恪近日光顾着剿灭桂州匪患、解决广州危机,以及收编桂州一事,无暇顾及上奏一事,“既然百姓们得到了实惠,丰衣足食,日子比之前好过了许多。这早一点、迟一点向户部上报,本王认为不会有什么影响。”
“殿下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不贪图功绩,草民甚是佩服。但是。。。八成的税收,却是与国家正实行的低税收,背道而驰!即使百姓们得到了实际的恩惠,却不代表没人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李恪若有所思,点了点头,“你这倒是提醒了本王!在税法出来之前,的确有不少埋怨之声,甚至在小范围有言语的冲突,被你这么一提,本王倒也怀疑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马周赶忙道:“所以,下官以为,殿下何不再用加急奏折,向陛下告知此事,以免被人利用,落下话柄。要是陛下碰巧被突厥、新罗等邻国的骚扰惹怒了,恐怕。。。会影响到自身判断!”
“有意思、真有意思!”李恪大笑着点头,“很好!马周听封!”
“草民在!”马周有些糊涂了!
自己仕途不得志,混了好几年也不过是一个吏部尚书的门生。
无官、无职、无权,说得好听些,是一个能教书、进谏的门生,跟春秋时期的说客差不多。
说白了。。。
就是一个寄居在官员家中的普通文员,终日只能玩弄笔墨,看看古籍,发发牢骚,至于什么国家大事、参政议政、进谏之言。。。。。。
屁大点官都不是,谁会看得上?!
又有谁会在意呢!
但是。。。岭南王殿下果然行事作风与众不同。
先是让自己千里迢迢,来到岭南这块南蛮之地。
然后,刚见面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不就只说几句话,就马上封官了?!
幸运来得也太突然了吧!
恍惚间,马周就听李恪说道:“从今日起,本王就命令前博州助教马周,担任广州刺史,官职地方从三品。主管广州大小政务,包括本王下达的政令执行情况!”
“本王稍后会将你的任命函连同桂州的战事以及广州的水稻收成、税收情况,一同上交兵部。”
恩!
整个大唐,估计也就只有李恪敢离经叛道的把所有事情夹在一块,上报朝廷的了。
同时,李恪还留了个心眼,动用了桂州的官场势力,以确保自己的奏折能顺利到达长安、上疏至李世民的面前!
“从今日起,你就代本王监管广州的政令执行,以及财政税收、军费开支等情况吧!”
李恪的话音落下,马周仍处于恍惚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