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网过后…就可以直接转入东海海域了。”
卫宏在心里暗暗嘀咕,现在驾驶舱内可有卫泰这位船老大在,可不能曝露太多,就因为他是从实时渔讯看到的:“3公里长度的捕到600吨那哥鱼,5公里长度,1000吨不敢奢望,但800吨想来是没有问题的吧?”
一个大型鱼群,绝对密密麻麻!
一网拖过去,只要不拖偏,就收获不会低。
拖偏?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实时渔讯可不是摆设。
至于说拖网的深度不够,也不是问题,早就有针对性的调整,这一网下的深度达到距离海面50米,拖网的本身高度就有150米之多,等同于海面50米以下,再到海面以下200米,都在拖网的笼罩范围之内,断然不可能因为拖网深度出现问题而导致最终收获不多。
“咔咔!”
“吱吱!”
两艘船都发出异响,其实已经说明一切。
异响的来源是缆绳,因为绷紧而拉扯到发出异响。
结合航速在没有调整的情况下,还在一点点的往下掉,更加能够说明问题了。
“间距缩窄一些!”
卫宏第一时间转动舵盘,调整5度,是一个小调整:“5度角!”
“右舵5好!”
“航速多少?”
“航速19,等等…掉到18。5了。”
卫胜看了一眼仪表盘的变化,正在快速下跌,不由说道:“这一网拖到不少,之前拖到那哥鱼的时候,可没有这样。”
“是件好事!”
卫宏无声的笑了笑,拖网的情况于他而言没有任何秘密,从容的指挥拖网作业:“我船调整到17节,你船无需调整,让其掉下去就好,航向不变,保持10分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明白!”
说十分钟就是十分钟。
“回正2度!”
“右舵3度好!”
原来是调整5度,回正2度,变成右舵3度!
“继续保持!”
卫宏用望远镜看了一下卫19,倒不是看是否并行,而是要用望远镜测算一下两船的实际距离,再结合现在的航线和调整的航向角度,无法计算出来准确的时间,却能大概计算出来多久后两艘船会贴到一起,好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泰叔,差不多准备收网了,最慢半个小时以后,快的话,有可能十几分钟二十分钟的样子。”
“虽然是小角度调整,可船的航速太快了,原本也就不足5公里的间距,也差不多了。”
卫泰从下令调整航向的那一刻开始,就知道距离收网不远,毕竟互相调整航向,虽然是很小的角度,可两艘船会迅速拉近间距,这就是准备收网的前兆:“我下去甲板。”
“好!”
卫宏也是这个意思,虽然这次出海,自家二叔已经担起大任,可考虑到卫泰很快就要离开,能够多盯着就多盯着点,这样能够让二叔更顺当一些,尽管该教的已经教过,该看的也看过,可能多指点一些细节方面会更好。
卫泰下到甲板!
两艘船挨得更近,都不足500米,要是还保持着调整过的航向继续前行,不需要多久会紧贴到一起了。
很快,两艘船的间距拉近到不足300米!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