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孤单的娃娃
爸爸妈妈告诉我
过些日子才回家
哦爸爸妈妈你们辛苦啦
在外你们也要保重身体啊
为国为家你们不辞辛劳
儿女为你们感到无比自豪
……
年子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首歌,因为,没法评价。
她只是悄然站在校门口,看到孩子们陆陆续续背着书包出来了。
放学时间了。
她很注意观察了一下,的确如杨老太所说:男童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女童。
可以想象,一代人长大之后,男女比例失调会更严重。
许多孩子习惯性地走进了“留守儿童课外作业之家”。
因为当地的宣传,镇上“文化程度”比较高一点的几个人主动报名做了志愿者,每周轮流来辅导一天。
也就是说,这个点的孩子们,周一到周五,都是有人辅导课外作业的。
可现在,年子想,除了作业,除了分数,他们更需要新的教育——比如,从小要学会尊重异性,明白“女人和男人同样是有用的”——而不是继承父辈的“老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堕女胎很正常”的可怕陋习。
而要真正落实这种教育,唯一的办法是让广大农村女性真正具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也一并承担赡养女方父母的责任——唯有经济上的独立,才能让她们(至少他们的父母)认为她们“有用”——而不是该死。
否则,什么都是空话。
秀秀得知她俩来了,老远就喊:“年子姐姐,芸芸姐姐……”
她长高了,气色也好了。之前面黄肌瘦的小姑娘,看起来竟然漂亮了许多。
年子笑着拉住她的手,把礼物拿给她——那是一个小小的IPAD。她在里面预存了几百本书,希望秀秀经常看看,也拿给同学们看看。
秀秀高兴得跳:“哇,我一直好想有个PAD,我弟弟有一个,可从不给我玩,我求我妈也给我买一个,她说女孩子用这个是浪费钱……”
村民普遍认为,在女孩身上投资教育,是浪费钱。
毕竟,女孩子除了收彩礼的价值,其他价值不高。
年子摸摸她的头,又看看那排空空如也的书架:“下次我给你们带一批纸书来。”
“谢谢年子姐姐。”
回去的路上,柏芸芸开车。
她说:“年子,我真是后怕,如果我没读大学,早早在当地嫁了人,可能也经常被打被骂……所以,无论我的父母现在怎么作,我都能容忍,至少,他们让我脱离了火坑,这一点,我得终生感谢他们……”
因为读了大学,至少,有可以自我矫正的机会!
为此,柏芸芸雷打不动每个月给父母三千块。
至少,让父母从经济价值上认为:养女儿还是有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