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秦汉以前 > 第二十二章 东汉献帝时代(第2页)

第二十二章 东汉献帝时代(第2页)

有关貂蝉下落最近的证据,是1971年某老人曾于成都北郊拾得一块古碑,上有“貂蝉,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葬于华阳县外北上涧横村黄土坡……”字样。这里的“炎帝”,疑为“关帝”的讹记,公元1652年,清顺治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此后民间才会出现“关帝”的简称。因此成都发现的古碑,最多只是清代好事者的伪作。即使这块古是真的,但凭一块碑文也无法证明什么,跟貂蝉的出去一样,她的下落,依旧是个不可索解的悬谜。

无论怎么说,我们认为,貂蝉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确曾生活在汉末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只是她的姓名和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埋没了,只剩下一鳞半爪。《三国演义》根据这一鳞半爪,把她还原成一个聪明美丽、深明大义、勇于自我牺牲,而且焕发青春的奇彩和刚烈之气的巾帼英雄,不能不让我们感到高兴。

卑鄙的圣人

西汉末年,随着军阀混战的愈演愈烈,汉献帝的政治作用似乎越来越大了。建安元年(196),袁绍谋臣沮授曾劝说他,如果能“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就会收到没有谁“能御之”的功效。

而曹操更是早有此识。初平二年(191),曹操做东郡太守不久,皇室刘邈在献帝面前称赞曹操忠诚,曹操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192),治中从事毛玢向他建议:

今天下分崩,乘舆播荡,生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此言深得曹操之意。

献帝东迁后,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当时宫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经常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献帝还在洛阳时,曹操就曾向他进献过缝帐2顶,丝线10斤,山阳郡所产的甜梨2箱,稗枣(一种青黑色的枣)2箱。献帝都许后,曹操更是经常进献,其中有桓帝时赐给他祖父曹腾的家藏器物,也有属下陆续搜寻到的一些宫中流失的器物。

迎接汉献帝来许昌,是曹操的另一个杰作。他最初提起此议时,只有荀或赞同,并极力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说这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但最初迎接由于董承等阻拦并未如愿。后来董承为抵抗韩暹的势力暗召曹操到洛阳。部下董昭又提醒他只有把献帝迎到他的地盘许昌,方可成就大业,万事无虞。这样,曹操借口京都无粮,要送献帝到鲁阳就食,把献帝安全转抵许昌。建安元年(196),汉献帝迁都于许昌。

曹操对献帝的物质保障和适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报。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迁都许昌后,又任命他为大将军。“节”即符节,是古代帝王派遣将相委以重任时,用作凭证的一种信物,有了它就有了斩杀违犯军令者的权力;“钺”是古代一种象斧的兵器,这里指帝王所专有的、代表征伐之权的一种斧钺,有了它就有了总统内外诸军的大权。“录”即总领诸事之意,“录尚书事”实即总揽朝政。东汉以来,中央政府中号称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名义上的首脑,实际权力在中朝的尚书台,皇帝总是挑选亲信大臣“录尚书事”。虽然后来曹操又辞去了大将军一职,而改任司空,但有献帝在许昌,他实际获取了高出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

汉献帝刘协在许都虽然衣食无忧,却也无所事事。特别是虽然是贵为天子,曹操也还算尊重自己,但他却时时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曹操不断地诛除公卿大臣,不断地集军政大权于一己。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进驻洛阳,立刻趁张杨、杨奉兵众在外,赶跑了韩暹,接着做了三件事: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谓“讨有罪”;封董承、伏完等,谓“赏有功”;追赐射声校尉沮俊,谓“矜死节”。然后在第九天趁他人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迁帝都许,使皇帝摆脱其他势力的控制。此后,他还加紧步伐剪除异己,提高自己的权势。他首先向最有影响力的三公发难,罢免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其次诛杀议郎赵彦,“其余内外,多见诛戮”;再次是发兵征讨杨奉,解除近兵之忧;最后是一方面以天子名义谴责袁绍,打击其气焰,另一方面将大将军让予袁绍,稳定大敌。其结果自然是“百官总己以听”,而汉献帝只是“守位而已”。

曹操的专权行为,引起汉献帝和一些大臣的不满。汉献帝一方面试图削弱曹操的权力,于是在建安四年(199)“以董承为车骑将军”;另一方面,准备除掉曹操,恢复皇权。于是他用鲜血写成了一封诏书,秘密地藏在衣带之中,赐给董承,让他与刘备等谋诛曹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衣带诏”。这是汉献帝刘协试图收回皇权所做的一次努力,是他对命运所做的一次抗争。但不幸的是,他失败了。第二年春(即建安五年,200年),密谋泄露,刘备先前已借故出走,得免于难。几员主谋董承、王服、种辑等均被处斩,夷灭三族。董承的女儿是献帝的贵人,这时已怀有身孕,献帝极力保护,最后竞也未能得免。曹操借此杀了一大批忠于献帝的臣子,朝廷上下安排的都是他的亲信,“左右侍卫莫非曹氏之人者”。

这一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取得北方大片土地。此后,曹操相继

占领北方州郡,到建安十二年(207年),降服乌桓,统一了北方。次年六月,曹操罢三公,

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为丞相。七月,曹操南征,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三

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建安十八年,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鲁迅先生对曹操是这样评价的:“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曹操的聪明不仅用在了生前处理国家大事上,就连自己的墓地都搞得让人摸不到头脑。据说,曹操临死前嘱人为安葬他设“七十二疑冢”之事。所以,曹操究竟葬尸何处,却很少有人知其谜底。那么,曹操是否真的设了“七十二疑冢”呢?如果是真的,这七十二冢在哪儿?

在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明确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

(1)他一生主张节俭。

据说,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的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帷帐屏风,破旧之后缝补一下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资财匮乏,曹操带头不穿皮革制的衣服。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2)为了防止盗墓。

据说,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他不愿重蹈覆辙,所以一再要求“薄葬”。

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相传,曹操在洛阳临死之前,把儿子和心腹大臣叫到身边交待说:“现在天下还未安定,不要照搬旧的丧制葬我。我有头痛病,很早就戴上了头巾。我死后,照样衣着和戴上头巾即可。”传说中,却是曹操曾有“七十二疑冢”。《七修类稿·曹操疑冢》篇曾载:“曹操疑冢在漳河上,宋人俞符有诗曰:‘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用余机到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掘尽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予则以为孺子之见耳,使孟德闻之,必见笑于地下,夫孟德之棺,岂真在疑冢哉,多设以疑人耳。”

很多人对曹操立下遗嘱、曹丕为其父设立疑冢,是深信不疑的,并有鼻子有眼地考证出:曹操安葬这一天,邺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曹操的爱女在前面开路,群臣推着灵车奉迎。送葬的队伍中,共有七十二具棺材,分成四批抬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中抬出去。这七十二具棺材被分别埋进了七十二座坟墓。那么,这七十二冢在哪儿?哪座是真的呢?对于曹操的陵墓所在何处,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河北省临漳县三台村。

根据《魏书·武帝纪》记载,“初平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由此可见,曹操生前就已开始筹建陵墓,其位置当在西门豹祠以西,周围还有诸侯公卿的陪葬墓。但传说归传说,三台村没有曹操疑冢。

的确,在从磁州至济水之滨的京广铁路沿线,矗立着一座座像小山似的大土堆。在当地,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清同治年间的一天,当地有个叫牛伢儿的牧羊少年在讲武城东南的彭村打柴,突然在一人多高的蒿草丛中发现一座大冢,大冢墓砖已显露,墓前倒卧一块石碑。他赶忙到几里外的村子里叫来一位私塾先生,辨认石碑上的字。一读,才知道这是魏武帝曹操的陵墓。于是村人立即将这件事情报告到磁州县衙门。县令得知后,马上赶到彭村,可是再拨开草丛一看,那座大冢竟无影无踪,连石碑也找不到了。县令十分生气,认为私塾先生戏弄父母官,将他一顿毒打,而再去找牛伢儿,这少年也从此没有下落。

邓之诚《骨董琐记》记载了另外一个传闻:“壬戌(1922年)正月初三,磁县农民崔老荣,于彭城镇西十五里乱葬坟挖墓为茔,地圯为黑穴,继得石室,既深且广,中有石门洞开,入石门者皆死,遂报县令陈希贤,命人投以硫磺。久之人内,见室之四壁深垩如新,中置石棺,前有刻石志文,所叙乃魏武帝操也。前五十年发石室十余处,唯皆无棺,至是真冢始现。石志今藏县署,不知文何若,他日当访之。”

这两则,虽是近似荒谬的传说,但反映了当地人们心中的看法:曹操墓就在这里。就是历史上的许多文人墨客,也对此深信不疑。

(2)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

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公元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外。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此外,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

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认为曹丕祠谯陵可能是祭祖。不一定是祭曹操。祖先坟在此,不一定曹操墓也在此。

(3)在漳河河底。

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

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

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并有两个传说作为佐证。一个是清人沈松的《金健笔录》中的一个故事:清顺治初年,漳河发生干旱,河水枯竭,露出河床。有一捕鱼人发现河床的一处露出一块大石板,旁边有一条尺来宽的隙缝。捕鱼人向洞里一看,深不可测,暗忖里面必有大鱼,于是钻进了洞里。约走数十步光景,被一座大石门挡住去路。他返回地面,把这件事对其他几位捕鱼人说了,大家都感到奇怪,一齐下去看个究竟。他们来到大石门前一齐使劲,终于将石门打开。涌到门内-看,纷纷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石屋内许多姿色绝伦的美女,分列两行,有坐着的,有互相倚靠着的,还有躺卧着的,一个个栩栩如生。但转眼之间美人们都化为灰尘,委顿于地。石屋的里间,当中置一石床,床上躺着一个身穿朝服、头戴官帽的老年男子。石床前面立着一通石碑,识字者走到碑前一看,原来这就是曹操。出于对奸臣贼子的仇恨,捕鱼人一个个用鱼叉将尸体打戮得个稀巴烂。

对这段近乎传奇的记载,有一笑了之的,也有愿信其实的。

蒲松林在《聊斋志异》中也载有河底发现曹操冢事,只不过《聊斋》写的传闻发生在许昌,而不是临漳。其文云:“许昌城外有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人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专相惊怪。邑宰闻之,遣人闸其上游,竭其水,见崖下有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之,有碑,字皆汉隶,细视则曹孟德也。破棺范围骨,所殉金宝尽取之。”这也属虚构,难以令人相信。况且,地点也不符。

曹操的陵墓为什么会失踪呢?有学者认为,曹操陵墓的“失踪”与魏晋时期的丧葬风俗有关。中国古代历来讲究厚葬,帝王陵墓则是这一风俗的集中体现。因此,皇陵向来是贪财之徒的聚焦目标,虽有严刑峻法,但仍挡不住他们铤而走险。及至改朝换代的战乱时期,前朝皇陵更是。西汉末年,赤眉军曾在咸阳北原大挖西汉诸帝的陵墓;东汉末年,董卓迁都长安之际,同样率部下盗掘了东汉诸帝陵墓。两汉帝陵的结局令后世帝王触目惊心。在魏晋时期帝王公侯的陵墓,多以简朴风格为主,甚至不树不封,可能是接受了前人的教训吧。而曾经直接参与了大挖东汉帝王陵墓和豪门祖坟的曹操,对前代帝王陵墓种种惨不忍睹的结局不可能不有所惊悸。他临终时所发出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的感慨,便是这种心情的写照。曹操在临终前对自己的后事也做了从简的规定:天下尚未安定,不必遵照古代葬礼制度,应该简礼而薄葬,不得随葬金玉珍宝。由于实行简葬,加之陵墓不树不封,又临近漳河。而漳河在历史上经过了多次改道,曹操陵墓很可能被大水冲到别的地方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