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王富贵决定招安的同时。
一座县城之外,跟着计华出京的几位将军,已经收拢了部分残兵败将,重新聚集到一起。
“哎,这次咱们可真是吃了个大亏!”
“开打前,咱们这边可是有七千大军,可是现在,咱们手头的兵马加到一起,连三千人都没有!”
“就连尚书大人也……”
有人与计华感情深厚,刚开了个头,就有些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了。
只能让其他人继续说下去。
“哎,咱们到底该如何向朝廷禀报?”
“还有漳河那边,凌大人也不知道有没有挡住匈奴人的追兵。”
“要是凌大人再出个好歹,咱们也不用回京了,直接在这里自尽算了!”
听到这话,所有将军的脸色都沉了下来。
要是计华这个尚书,还有凌远这个钦差,都一起死在匈奴人手里。
朝廷绝对会震怒。
他们就更是没有好果子吃。
有个将军抱着希望,勉强笑道:“凌大人一向足智多谋,应该不会出问题。”
“何况我带兵撤退时,路过凌大人布置的防线。”
“当时我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也看到那防线很是不错。”
“依托着漳河的河床,肯定能拦住匈奴骑兵的。”
这话确实有些道理,其他将军的脸色都好了些。
有人试探性的说道:
“既然如此,咱们该如何向朝廷回报?”
“是只说咱们这边的大败,还是在写完大败之后,再加上凌大人那边的胜利?”
这话可不是乱问的,而是自有他的道理。
如果只说大败,计华身死。
那朝廷震怒之下,弄不好一道诏书下来,就直接把他们都拉去砍头了。
但如果加上一场小胜,那反倒还有转圜的余地。
“哎,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诸将对视一眼之后,都认可这个做法。
“咱们奏折上也不能全说实话。”
“匈奴人的兵马,不能老老实实地上报,可得夸大一些!”
他们叫来几个文书先生,皱着眉头开始胡编。
“就说匈奴人兵马有三千人!”
“匈奴人战力本就比咱们官兵强,这又是有心算无心,三千人冲垮咱们七千人,那就说得过去了。”
很快,这封奏报就飞快送回到京城。
女帝听说有前方军报,玉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朕这几日还在好奇,怎么前方那么安静。”
“没想到今日就有捷报传回!”
在女帝看来,凌远加计华这个组合,再配合一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