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是想来此换东西,其实她连这口铁锅都不想拿出来,总共就要了两口铁锅,她自己还差一口大铁锅。
不等徐长青继续掏出东西,徐大翠就先按住她的手,问清想要换些什么东西,她就留下句等着,人已跑出东屋。
她是根本没去想徐长青上哪找来的这些在供销社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就算在城里,商店也不是次次都有货。
至于票,她就更没去多想。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大爷三弟家的这个侄子就能当大半个家,比谁都靠谱。
跑去找要好的妯娌路上,徐大翠还在寻思谁家最缺这些东西又手头最宽松,该如何帮孩子多换些好东西带回去。
外人不知,她一个嫁进来连孙子都有的还能不门清。就拿孩子想要换的母鸡来说好了,别说不用啥下蛋鸡换。
就是下蛋鸡,她也能帮侄子换到手。二嫂子家五只母鸡里就有一只老母鸡昨儿还刚孵出十只小鸡崽来了。
小米那些就更不用说,就连换棉花,也不是没法子。有粮家的闺女这些日子就在闹退亲,去年在山上偷偷收的那些棉花还留着整啥铺盖,换几尺布给几个小孙孙做棉袄棉裤也好。
难得这回孩子看得上她这个二姑找上门来了,她这个当二姑的就咋地也不能让自家孩子吃亏了去。
“二嫂子,我跟你说件事。”
第126章不解
徐长青有想过她这次带来的东西会很受欢迎,但绝对没料到来个人第一眼看上的就是其中一匹半染色不均、花色不对版的布料。
显然,她还是低估了布料超然的独特魅力。难怪那位跟她换票的售货员领她去仓库时就一个劲儿的让她有布拿布。
当时她还寻思着她爹已经给她做了好几身衣服,她还要瑕疵布干嘛。她爹娘,包括她爷奶在内又不缺衣短裤的。
她就是有多少布带回去,最后还不是被她奶和她娘婆媳俩人用到她们宝贝大孙女大闺女身上,就是用到侄子外甥身上。
要是问她们婆媳俩人东西哪去了,她们还能理直气壮的回她一句,你打小就穿了上面哥姐的衣服,还不兴还人情回去。
她是懒得去在意这些琐事,但不代表她就蠢到不明白大部分家庭要是家里成员各自有单棉各两套衣裤的都算是殷实人家。
说是她打小就穿了上面哥姐的衣服,她们也不想想没鸡哪来的蛋。要不是她爹先救济两个哥,看她两个大娘舍不舍得。
她奶,不说也罢,她老人家用她那一套老思想去生存,她埋怨不了她老人家就是在报恩,就是在还良心债。
就她娘,之前没细思,其实不单她娘早已被婆婆拐偏,就连她也误入歧途。没亲兄弟又怎么了,谁不是靠自己。
她也就幸运有了个弟弟是好的。要是摊上个不成器的,还不如没有,所以到仓库之前她是真没考虑过多要些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