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怡见长子极聪慧,有意将朝堂上有争议的事,拿给长子看,让他来决断。
年少的太子决定了一些事,只要不是太过离谱,冯怡都照他的话定了。
武正十二年的春天,十三岁的太子破了一个离奇的案子。
这一天,冯怡看赵素递上来的卷宗,这是一起灭门凶案,在京城内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引起人心不安。
武正帝执政这十年多时间,还从没有出现这样的大案。
冯怡得知灭门惨案,立刻下令:“尽全力查案,一定要拿到凶手。”
此时,离三月的科举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是不将此案尽快查出,会影响到学子们的考试。
灭门案发生在正月三十,一个做玉石商户姓荒的人家没开铺子。
前来拿货的人拍着大门,“荒掌柜。”
拍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有出来应门,前来的人不解地道:“约了今天我来拿货,怎么快到中午了还不开铺子呢。”
左边的铺子是卖布匹的,小二出来道:“他们家今天一直没见人,后院的狗叫得很厉害。”
右边的铺子是卖银器的,走出一个老头,拧着眉头说:“狗叫得那么凶,别是出了什么事,要不进去看看?”
左邻右舍商议后,决定翻墙而入,看看荒家人是怎么了。
卖布匹的小二年轻,他手脚灵活的翻进墙,立刻惊恐大叫,“快报官呀,死人了。”
不久,府衙的官差前来,打开铺子进去,一看大家都惊骇万分,荒家七口人,屋内死了六个人。
死者有:荒家老夫人,儿子儿媳,长孙子,小孙子。
只有孙女儿没死,也不见人影,打听之下,孙女儿回了乡下看外祖母,要下午才归。
刑部赵素大人带人前来,左右问话,“这家有无仇人?”
“没有呀,他们一家人都很好,没同人结过仇。”左邻右舍皆是这样说。
赵大人领着人,翻着帐本对玉器,结果一样不差,他感觉很是惊愕不解,凶手不是为财灭门,不是为仇灭门,那是为何事?
匆匆被人叫回来的荒家女儿,小姑娘一见家人全都被人砍死,当场晕了过去。
救醒之后,赵素问她,“你们家有没有仇人?”
她哭着摇头,“没有仇人。”
“有没有人借过你们的银子?”
“没有。”
问她什么都没有,这让赵素大人无法查寻凶手。
他只有将这桩案子报到陛下面前,想让陛下想办法查案。
冯怡看了一会灭门案的查案过程也觉得棘手,没有仇人,不为钱财,没有嫌疑人,这个案子怎么去查?
她见太子用眼光看向案卷,就递了过去,“来,太子看看,怎么破这个案。”
太子王旭翻看了案卷,当时就指出,“熟人作案。”
“为何?”冯怡惊讶地看着长子。
“他们家养有狗,夜里左邻右舍没听到狗狂吠,门窗也完好。”
“熟人为何要灭门?”冯怡很不解。
“那原因就多了,也许是为了占有他们家的家财,或者是之前结的仇。”
“依太子所见,从何破案?”赵素震惊后,忙开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