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学子心中再有意见,再怎么样反对一名女子上位为女皇,但他们对自己的前程更为看重。【1】【6】【6】【小】【说】
学子们只要想着,要是冯氏现在上位,最迟十月份会开恩科,心里狂喜了起来。
特别是家中有生病的祖父母、父母亲的学子,恨不得今天就开恩科。
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最希望是入考场,最怕是临到入考场时,来一场丁忧。
父母死,丁忧三年,祖父母死,丁忧一年。随着年纪的增加,记忆会减弱,学子们哪耽误得起。
学子们纷纷表态,“我全听师尊的。”
“我也是。”
吴太傅在外说完了自己的观点,得到学子们的认同后,他满意地点着头,“儒子可教也。”
他转身走到堂内,恭敬地给冯怡行了一礼,先道歉,“大将军,请您大人大谅,原谅下官之前对您的冒犯。”
他又再行了一礼,提出,“大将军,请您上位吧,国不可一日君呀。”
“在您的带领之下,兴朝,不,新的朝代,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吴太傅努力说服着冯怡,态度极为诚恳。
冯怡眨着双眼,她被吴太傅这种,说改变就彻底改变的行为惊住了。
传言中的学者仪风呢?科举官员的傲骨呢?
丞相同中书门下的大人们对视了几眼,他眼睛转了一下,要是能借机让冯氏顺利上位,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王开同亲家冯仲对视着,双眉拧了起来,家里还等着过中秋节呢,这突然提出让冯氏上位,家里的客人怎么办?
冯怡扬起嘴角,笑着道:“吴太傅,你的道歉我接受了。你的建议不如改一天。”
“一是没看吉日。”
“二是家中还有客人。”
冯怡急着归府,王宣很担心,又不便前来,派了好几起人来查看情况。
她还急着抱儿子王旭呢。
昨天,冯怡归府很晚,只同儿子稍微待了一会。
今天早上,她起床用完早食,就被人请到了府衙来。
冯怡心中根本就不愿意进皇宫去,皇宫地势大,宫殿也雄伟,看起来金碧辉煌,实则就是金丝鸟,关在里面,很难得出来自由自在闲逛。
她进了皇宫后,她的那些生意,也不能去亲自打理。
吴太傅道:“吉日再好,不如顺势而为,大家都认可的事,一定是最好的。”
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努力说服冯怡。
冯怡摆手拒绝,“今天不行。”
吴太傅又向扯着胡子的刘丞相说:“皇宫不是整修好了吗?今天这个大好的日子,就让冯大将军入住皇宫上位。”
刘丞相微微点头,“有道理,吉日不如顺势而为。”
“丞相,今天不行。”冯怡推让,“哪怕是明天也好呀,今天我们家里还有客人。”
中书门下的人都头碰头议了一会,纷纷表态,“冯氏一日不上位,外面的将士们也无法论功行赏。”
“朝里一日不能无君是对的。”
“择日不能撞日,就今天吧。”
中书门下的官员同吴太傅一样,恨不得冯氏立刻就位。
他们不是对冯氏有多敬仰和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