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戏棚看了一场戏,听人讲过她的事。
他想着既然她姓冯,想必冯家村的族学同她有关。
冯怡又道:“先生在冯家村,吃喝住有人管,除了几个时辰的授学,其他时间不会有人干涉。每月与国子监和书院同一天沐休,有马车送你入城和回城。”
陶盛再也拒绝不了这么好的事,他很惊诧,这位冯三娘十分聪慧,知道他们这些人的心思:想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想要偶尔会会同窗好友。
他在心中暗暗盘算:冯三娘是高阳侯府的少夫人,面前这位美男子,应该就是高阳侯府的大少爷,楚王殿下的大舅子,人称玉雕公子的王宣大人。
他还想着,自己为冯三娘娘家的族学授课,如果能得到王宣大人的认可,再得到楚王殿下的重用,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陶盛是一位楚王殿下的拥护者,他一直认为,只有楚王为储君,天下才能安宁。
每一位想要进入官场为官的人,都在心中有着对未来的憧憬。
多数人在经历了千锤百炼的磨难后,当憧憬破灭后,为了生活,有理想的人渐渐变为了官场的平庸者。
陶盛施了一礼,“学生愿意去冯家村。”
冯怡递了一张纸,“我们皆先小人后君子,签个协议。”
陶盛又是一惊,其实,不签协议,对方才更有利,想解除先生不给月银,只需要寻一个借口便是。
“好。”陶盛上前一步,双手接协议,看了看,上面写着,他要一年内不得告辞,除非有不得已的原因。
上面没写,但大家都知道那不得已的原因是什么,无非就是两件:喜事和丧事。
他提笔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冯怡笑着道:“陶先生三日后去冯家村。”她先付了十两银子,“这是订银。”
“是。”陶盛双手接过银子,行了一礼告辞出去。
王宣看着他的背影道:“这是省试差一名就入榜的人。”他咧嘴笑了,冯怡也轻笑,心中暗想,明年这人能为进士。
每次省试后,最让人觉得遗憾的便是差一名入榜的人。
大家都会玩笑称其为,“候榜人。”
意思是,前面上榜的人,要是被查出有违规、作弊等被清除名次,落榜的第一人就会替代上去。
陶盛叫来了几位同窗好友,对他们说:“不如你们也同我一起去冯家村授学吧,他们都是一群没开蒙的孩子,极好教授。”
其中有一位中年人叫肖克,他行事稳重,开口道:“反正没事,我们叫一辆马车,去冯家村先看看再说。”
“好呀,听肖兄的。”其他几人附和道。
几人叫了一辆马车,直奔冯家村,他们远远看见几个新院落,四周种着青竹、松树、梧桐……
有位穿孝衣的中年男子,见马车上下来的人,皆着的是襕衫,书生气十足。
他走上前客气问:“请问,你们是前来授学的先生吗?”
“老先生。”陶盛行了一礼道:“我是,他们先来看看族学的位置,了解一下情况。”
“欢迎各位入族学一观。”这位穿孝衣的男子是冯仲,他从小生活在国公府,十多岁便为官,说话行事皆是有礼有节。
冯仲风度翩翩的言行,让这些举人们心生好感。
一问得知老先生叫冯仲,是冯三娘之父,在家守孝,举人们心生敬意。
举人们在心中暗道:果真是将门无犬子。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