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凶犯乃杨应龙后,那必然是要将悬案给结了,欲结案又必然要历任的父母官作证,但秦良玉以为,指望着好言好语劝这些人作证那必然是不可能了,且这里面涉及的事情太多,处理起来也较为棘手。
“不如挨家挨户走访,想必这些人家对杨应龙也是恨极了的,请大家联名上书,他们大约会珍惜此次机会,届时我再将这联名上书同奏折一并上奏,杨应龙眼下本就是皇上的眼中钉,离他死便也不远了。”陆景淮坐在一边,眉间带着的隐隐的喜悦同急迫转瞬即逝。
秦良玉觉得陆景淮的话有道理,正巧她闲来无事,便陪同陆景淮一起出门,每每想到杨应龙偿命的画面,心中便是一阵痛快。
另一厢,杨应龙便没有这么好的心情了,他在孙时泰的授意下闭门不出,有爪牙前来探望一律谢客不见,整日闷在府中,心情很是焦躁。
“你先前说倭奴要进犯朝鲜?”
孙时泰正在亭中与自己对弈,广袖将桌子挡了一半,闻言指尖的动作一顿:“千真万确,只是眼下倭奴还不敢贸然动作,许是在等待时机。”
杨应龙负手在亭中踱步:“你说这是我的转机,他倭奴攻打朝鲜,与我何干?”
孙时泰轻笑一声:“大人,眼下大明内里本就四分五裂,军队的人数全是虚假的,朝鲜又倚仗大明,在道义上来瞧,届时大明必定出兵相助,但您认为大明还有多余的兵力去帮朝鲜抵挡倭奴?不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杨应龙站在原地,眉头越皱越紧:“我还是有些不明白。”
孙时泰将棋子落定:“大人,若朝廷拿你问勘,您便献兵抵罪。”
“我这么一直装病,他万历能奈我何?”因有了资本,杨应龙说话的底气也足了不少,似是觉得说已表达不了自己内心的得意,他的手还顺带挥了两下。
孙时泰垂了眸子:“大人,不出年底,这事必然是要有个说法的。”
杨应龙眼下名声已臭,万历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依孙时泰看来,万历能忍到现在还不动手,想必是立太子这事使得他分身乏术。
不得不说,孙时泰此人很是玄妙,也不知是不是王母娘娘派下来折磨杨应龙的,通常他所说的话皆是一语中的。
年底,皇帝大人立储一事稍有缓和,与朝中大臣的关系也融洽了一些,他以为,是时候捉拿杨应龙归案了,如此他夜晚睡觉时才能做个好梦。
朝中众臣在皇帝大人的明示暗示以及煽风点火下,挑了一个早朝便开始聚众闹事了。
“启禀皇上,这杨应龙一病便近一载,臣以为他这是装病。”因顾及与杨应龙是老乡,这后半句“不然怎么还不死?”好歹给咽了下去。
皇帝大人面带微笑,表示这位爱卿有眼色,这话都说到他心坎里去了,其余的人要跟上啊。
大家毕竟在皇帝大人手下干了许多年了,很是了解皇帝大人的每个表情与动作,此时见皇帝大人那小眼神总向人堆里瞟,便纷纷开口:“臣有相同意见,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下便将他缉拿,瞧他还有什么说辞。”
皇帝大人此时面色端的严谨:“众爱卿说的有道理,但眼下倭奴进犯朝鲜,朕是分身乏术,不如爱卿们谁自告奋勇,前去播州捉人啊。”
原本还很活跃的众人听罢皇帝大人的话,极有默契的一并将头垂下,老老实实站在原地不敢再过多言语,最后还是首辅大人申时行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以为,不如便就近派人前去捉拿,李化龙与叶梦熊同杨应龙皆有个人恩怨,为公平起见,就将人逮到重庆问勘罢。”
皇帝大人见申时行申首辅都说话了,自然是没有意见,这逮杨应龙问勘一事,便这么定了。
消息传到杨应龙耳中,他狠狠一拍膝盖:“这狗皇帝!”
孙时泰站在一旁,面上仍是一派淡然:“大人便按我之前说的做吧,皇上这是在变相的向大人要兵呢。”
杨应龙朝地上啐了口唾沫:“老子有兵也不给他!”
孙时泰见杨应龙的情绪有些激动,不由放缓声音,语重心长道:“其实若大人不借这兵倒也不是不可,只是这么与朝廷硬碰硬,我们定是落不了什么好,不如……”
杨应龙见孙时泰噤了声,将头凑了过去:“不如什么?”
万历二十年,朝廷派重庆知府王士琦前去播州逮杨应龙赴播州边境的安稳一地听从勘问。按规矩,杨应龙应当前去相迎,但眼下他尚处装病期间,也不好太活跃,孙时泰此时又将问题揽了过来:“便派杨兆龙前去安稳修缮驿舍并储备食物,准备迎接王士琦一行人便好,大人您就在松坎一地等候,毕竟那安稳着实不怎么安稳啊。”
杨应龙觉得孙时泰说的有道理,这些年他横行霸道,在播州界内都已结下无数仇家,眼下又是紧要之时,断不能在此时机出什么纰漏。
杨兆龙接到命令后,不情不愿的带着一行人早早便动身前往安稳城外磕头相迎,心中早将杨应龙从头到尾骂了个遍,压根不顾及这份亲兄弟的情谊。因众人是算好了时候,是以跪了没一会便见王士琦及其随从抵达安稳。王士琦此人倒是有些谋略,见眼前跪着的是杨兆龙而非杨应龙,倒也未恼,只问:“为何不见杨应龙?”
杨兆龙老老实实答:“安稳仇家过多,罪臣杨应龙在播州松坎一地待罪听命,还请大人至松坎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