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今是幢主啦,可领五百人的队伍!从九品。”随同奏折一起上报的还有为贺兰定请封的请示。
贺兰定呆住,自己成幢主了?那是什么意思?这是让自己打仗去吗?
“高兴傻了吧!”段宁比自己提拔了还要高兴。
“可是。。。。。我也不会啊。。。。。。”贺兰定懵逼。
做豆腐、榨豆油什么的,他努力努力还可以。但是,隔行如隔山,自己可不会行军打仗的事情——自己死了不要紧,连累了手下的士兵们怎么办?
就在贺兰定忧心着怎么保住手下小兵性命的时候,才被告知:
“士兵?没有。自己去招募。”
“马匹?武器?没有。士兵自带。”
总之,所谓的幢主就是一个光杆司令,要啥没啥。唯一的用途就是让贺兰定可以光明正大去招兵买马,拉起一只属于自己的队伍来。
【作者有话说】
一个好消息:当官啦!从九品!
一个坏消息:需要自费上班(微笑。。。。。)
第六十五章
北魏兵制,州郡兵制与部族兵制并行。
州郡兵以汉人为主,不仅担任本地的卫戍任务,还奉调出境作战或者补充中央直辖军队。
而部族兵则是以胡人部落为主体。草原部落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军事组织,军民一体。部落首领一身两任,平日主持部落的生产,战时则率众出征。
而北方六军镇则是两种制度的复合体。
一方面,镇将则是相当于“部落首领”的位置。生活在军镇中的镇民们平日从事生产活动,或是牧马放羊,或是播种耕田,一旦战鼓擂起便皮甲为兵。
另一方面,从官职和权利的角度看,镇将又相当于州刺史,除了镇民,他还统领专业军队。
“啊!!!”贺兰定大喊一声,将手里的书册丢到一边,暴躁抓头。他把书页都翻烂了,都没搞明白如今大魏的军队制度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怎么征兵
不打仗的时候,自己作为幢主可以把士兵们归到贺兰部落一起干活吗?
军饷怎么领?
按道理所有怀朔镇民都是朝廷的“兵”,那怎么从来没领过军饷?难道是只有打仗的时候才有钱发?
成为从九品幢主的贺兰定两眼一抹黑,对于军事一无所知。他企图从书本上寻找答案,却越看越糊涂。
什么?不仅没有军饷,还有自己自带武器装备去打仗?自掏腰包去卖命?
什么?不仅底层士兵没工资,上层官员们曾经也没有工资?到现在才意思意思发一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