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东北野战军兵力构成 > 2 章(第1页)

2 章(第1页)

宣传。

实际上当时我党也不想和国民党打,实力悬殊太大,知道打不过,所以诉求就是成立联合政府,不能让蒋介石一个人说了算。

但是蒋介石必须要求我党不能再控制军队,这就触动了我党的逆鳞了,1927年老蒋的清党运动还历历在目,手上没有枪杠子那就是菜板上的鱼肉。

至于老蒋呢,是真想打,自己手握几百万军队,还有美苏的支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留着就是隐患,直接一了百了多好。这个想法也没毛病,要你是老蒋的话,你也得打。

延安方面特意询问苏联对今后发展的看法,斯大林明确表示反对两党武斗,让中共服从蒋介石政府的领导,并强烈建议领导人去重庆参加谈判。

延安一听心都凉了半截,本来还指望苏联能在关键时刻帮自己一把,这下连苏联的支持都没有了,拿什么跟蒋介石斗?

对中共来说,抗战胜利的喜悦没有维持多久,中国革命又到危急时刻了。

这时候,领导人以天才战略家的视野,把目光瞄向了东北,也就是当时的伪满洲国。

实际上,进军东北并非是突然的决定,早在1944年11月和1945年5月,领导人就在党内会议上说过,我们要准备到东北四省发展,只要有了东北,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为什么选择东北呢?

第一点很好理解,因为国民党在东北没有统治基础。

从张作霖统治东北,一直到日本人搞的满洲国,国民党的势力一直没有进入过东北。这时候谁捷足先登进东北,群众工作比较容易开展,建立政权相对容易很多。中共虽然在华东、华中有大片根据地,但是都没有连成片,也没有占据大城市,看着挺热闹,其实实力并不强。而如果占据东北四省,那就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根据地,不管是兵员还是后勤保障,都是一个强大的保证。

第二点就更明显了,东北太富裕了。

这一点不光我党知道,老蒋也知道。这个富裕并非单纯指的经济,而是东北的工业体系。东北本来在张作霖的时候就开始发展工业,后来日本人在东北也是真下血本了,建立了全面的工业体系。

当时的东北有多牛呢?1943年的时候,东北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的49%,生铁产量占88%,钢产量占全国的93%,水泥占到66%,机械工业达到了95%。到1945年,东北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越了日本本土。

当时安倍晋三的姥爷岸信介在东北呆了几年,对东北工业体系的发展居功至伟。这老兄推行的「经济统制」,实际上就是学的苏联的计划经济,后来岸信介当上了首相,推行的还是计划经济这一套。没错,日本战败后的很多年,玩的就是计划经济,而且对日本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仅是日本,韩国的朴正熙,也就是朴槿惠他爹,在那些年玩的都是计划经济。日韩的崛起靠的就是这套体系。资本主义国家玩计划经济?是不是很迷幻?

说回东北,这里除了发达的工业体系,还是重要的产粮基地,人口接近5千万,占到了当时全国人口的1/9。

也就是说,谁拿下了东北,谁就有了问鼎全国的实力,所以当时就有一句话说是「得东北者得天下」。

但国共在东北的争夺结果说明一个问题,并不是「得东北者得天下」,而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老蒋一辈子也没搞明白这句话,所以三年后东北搞丢了不说,最后直接被赶到了那座小岛上,要不是朝鲜战争爆发,搞不好就真要去菲律宾度过余生了。

壹·憧憬

抗战结束后,各根据地开始迅速行动,其中最先到达东北的是离得最近的冀热辽军分区的曾克林部。

曾克林带着十六军分区的4000余人来到山海关后,驻守在这儿的日伪守军拒绝向八路军投降,只接受国民党军队的受降。曾克林他们只有枪没有炮,打也打不下来,没办法只能绕道出关,巧不巧的碰上了几十个苏联士兵。在曾克林的再三请求下,苏联士兵拖着三门炮回到山海关轰了几炮,日伪军本来就等着投降了,根本无心恋战,直接就跑路了。

就这样,山海关被拿下了,在陆路方面打通了通向东北的大门,为以后各路人马出关奠定了基础。

曾克林率军继续前进,一路到了锦州、沈阳。

在苏军的默许之下,曾克林在沈阳放开手脚大干了起来。

日本投降后,苏军把东北的所有东西都当成了自己的战利品,开始当起了拆迁队,把那些工厂设备能拆的都拆了运回了苏联,导致了大批工人失业成为流民,加上一些伪满洲国的一些军警,没几天曾克林的队伍竟然从来沈阳时的不到千人扩充到了2万人。

后来苏军把一个军火库交给曾克林看管,没想到老曾一看这军火库眼都红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也没见过这么多好武器啊,于是擅自把军火库给一锅端了,搬走了3万支步枪、300挺机枪,还有100多门炮。这一下子曾克林的队伍就阔了起来,更加明目张胆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