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足迹半,
何时归里总由天。
字里行间流溢出思念家乡的深情。可惜3年后他逝去,再也不能归里与亲友闲话桑麻、酾扫祖先墓庐了。
忆侯仁之先生的一封信
1985年2月中旬,我在《北京日报》“广场”副刊“话北京”栏目,发表了一篇小文《酿美醇凝露》,谈及有关北京四大名酒之一莲花白的有关掌故。这只不过是一篇不到600字的小文,却引起侯仁之先生的注意,怹给我写了一封信,恭录如下:朱小平先生:
本年2月15日《北京日报》“广场”副刊载有大作:《酿美醇凝露》,已拜读。文中论及有关白莲池及莲花白酒的传说,是否出自所引《清稷类稿》一书?如果是,可否请将该书中有关白莲池的记载原文,抄录或复印一份寄下,并注明该出版作者、版本、抄文页数。需款若干,当照付。
曾到北大图书馆查阅《清稷类稿》未得,敢以相扰,谨此致谢。顺祝撰安。
侯仁之
北京大学燕南园61号
当我读到来信后,吃了一惊,我没有想到侯先生如此会关注。
首先,文章中引用的书名错了(当时还是铅字),《清稷类稿》应为《清稗类钞》,是清人徐珂的一部野史笔记,书中有不少北京的地方掌故逸闻。书名中两字之错,害得老先生“到北大图书馆查阅”而“未得”,至今想起来心中仍甚为惭愧。我在文中没有引用原文,故侯先生想看到原文。书中原文不长:“瀛台种荷万柄,青盘翠盖,一望无涯。孝钦后每令小阉采其蕊,加药料,制为佳酿,名莲花白。注于瓷器,上盖黄云缎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醇,玉液琼浆,不能过也。”徐珂谈是“瀛台”,当在中南海内。“孝钦”是西太后的尊号。而我文中所引另一说为明代王府于万寿山前海淀村白莲池旁宴饮,并以此池荷花制酒,故以此名,后传入宫廷。不能说以讹传讹,但未引出处,今天想来恐以传说成分居多。
侯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曾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历时30年,记录从旧石器时代至1949年的北京地理印记,可惜书出版只差两天,侯先生没有看到自己的心血结晶就去世了。
但侯先生为何关注这样一个小地名——白莲池?当时不解,我后来才知道,早在1950年,侯先生应梁思成之邀,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参与北京城市的规划,并写出第一篇论文《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为海淀区的规划提供依据。以后还撰写了《海淀镇与北京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理关系与文化渊源》等论文。“白莲池”进入怹的视野,并受到怹的重视而致函下问,是理所当然的。
穷究探微是一个大家做学问的谨严之处,侯先生的来信对我震动很大。我当年不到30岁,写文章信手拈来,以无出处未经考证的传说入文,也没有查对《清稗类钞》的原文。面对侯先生客气、诚恳的来信,根本无颜也不敢回信。28年过去了,我仍然保留着侯先生的信。以后我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发表了很多谈北京文史掌故的文章,后来结集出版——《无双毕竟是家山——传说之外的老北京》,是遵循严谨、考证的写作态度,侯先生治学态度的影响当不无其中。
当年,我这篇小文的责任编辑是王振荣(笔名阵容)老师,我至今不知道,是侯先生看到报纸后,先打电话询问作者的地址,还是直接寄到《北京日报》由王老师转给我?因为侯先生的信是圆珠笔所写,信封的地址、姓名却是毛笔字,与侯先生笔迹不同;信封是《北京日报》的专用信封。是不是王老师收到侯先生的信重写信封寄给我呢?但这细节都不复可问了,因为王老师已于2003年故去了。
点滴忆斯人
惊闻苏叔阳先生于7月16日逝世,不胜震悼,真是令人不敢相信。其实心里是有预感的,也就十天前,与作家万伯翱一家小聚,说起病中的苏先生还是摇首叹息。伯翱感慨:若非其顽强乐观的精神,他的生命里程不能延续到今天。他与苏先生私交甚笃,以师视之。他的文集多由苏先生作序,其新书发布会亦每由苏先生主持。我因与伯翱熟稔,因此常叨陪末座由此结识苏先生。
因而也由此结识苏先生的公子苏雷,有时给他主持的《中国钓鱼》写稿。近日,因为一篇写钓鱼题材的稿件,与苏雷短信往还,几次忍不住想询问他父亲的近况,终于觉得唐突而噤言。
现在回想起与苏先生的多次接触,感觉他是甚为和蔼的人,完全没有大作家的派头。逢到雅集相聚,我基本是沉默寡言不多置喙,我注意到苏先生谈笑风生中,并非旁若无人,会注意到不怎么说话的我,会亲切与我接谈询问,会使我忘掉拘谨,也会与同桌第一次见面的地位并不显赫的人,亲切问询。这使我越发坚定了固有的信念:一个真正的大家,一定是永远虚怀谦逊而非傲慢凛然的。
苏先生在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当然无须我赘述。他在其他方面的才华,我想很多人大概并不知晓,如书法,飘扬洒脱,不轻易示人,其书并不逊于一些所谓“书法名家”,可惜每次见面我都不好意思索要,致使今日想睹物思人也不可能了,真是深以为憾。
苏先生还有主持人的才智,抑扬顿挫,妙语连珠,沉稳中不失幽默,极有风度。万伯翱每次新书发布会,必请苏叔阳主持,常受到参会者报以热烈掌声。而且机敏而从容,这是我亲历而由衷佩服的。
有一次伯翱出新书举办发布会,大概其中有他在武警部队服役的内容,故委托我约请武警总部领导,我请总部一位副政委和司令部办公室主任与会,皆欣然同意。未料会期即日,两位皆因公务不可前来,我提议由二位分致贺信在会上宣读,也不负盛情,但写信的差使均落在我头上。两位虽是戎旅半生,但都擅书法翰墨,故我用浅显四六韵文写成,以示雅致。一函以副政委个人名义,一函以司令部办公室名义,均需奔去请审阅并签名加盖公章,以示对一名武警老兵的褒扬。这往返奔波导致新书发布会已开始,我才将贺信送到会场,交到苏先生手里后,不免惴惴:他都没有预读,四六韵文,会不会磕磕绊绊?担心完全多余,我印象他拿到手中,大概也就令人不易察觉地快速浏览后,即朗朗诵读,行云流水般充满感情!朗读毕还称赞军旅之人的文学修养令人刮目。会后他还对我说:贺信写得很好啊!我说:还是您朗诵得有感情!我相信很多人在电视上见过他主持、访谈的风采,但一定不常见他在为朋友主持活动时的挥洒风度,那是更加从容、更加自信的胸襟流泻。
苏先生不常写短稿,我作为编辑只刊发过他的两篇文章,发之前还和苏雷说:我们杂志稿费低,老爷子不会计较吧?苏雷答曰:放心!他不是那种人!
苏先生有一项创作,是人们极少提及的,即他是《新龙门客栈》的编剧之一。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石破天惊的武侠片,打破了港台此类题材的固有模式,使之前的各种套路均黯然失色!之后《双旗镇刀客》《卧虎藏龙》《一代宗师》几种,勉强望其项背。
而这一划时代的剧作,必有苏先生心血于其中,非常值得加以研究,以利武侠片(当然包括其他题材)的推陈出新!
一个作家能留下让后人含英咀华的作品,虽千万人,犹记矣!
如此而已,夫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