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个人品性方面表现出众的刘辩还给予了不少名士以高位。
这个时代基本已经出现了魏晋时期对世家名士的追捧,再加上许多有才有名的人品性一直为人所敬重,任其为高官,不仅不会有人说刘辩坏话,反而那些世家大族会称颂刘辩的英明。
朝中那些名士的职位,许多人本身就不低,何进也不能说什么。
就算何进是武夫,他也是追慕文士的呀,粗人总是崇拜文化人的嘛!
剩下的一些名士,是辞官归隐又看刘辩表现不错而受诏的,也就是说,他们原先的人脉基础肯定不能和现在的何进比,知道这些人不能威胁自己,只是面上摆着好看,何进更不会阻止刘辩了。
一时之间,朝中居然也出现了党锢之祸之前“众正盈朝”——当然,这里的众正盈朝并非讽刺明末党争时期东林党全面得胜后的情况,而是真正的赞颂——的情况,仿佛大汉马上就要再次中兴一样。
这个时候,朝臣们倒觉得天圣这个年号取得很好了。
当然了,中平这个年号刘辩没有改,而是选择在次年进行改元,也就是说,虽然他的年号已经取好了,但是还没有开始正式使用。
要是他这辈子还像前世一样在位不逾年而被废,那就真的没什么存在感了。
刘辩登基八个月后,开始正式使用天圣年号。
天圣元年,新君改元后,就是长达七日的年假,年假过后的望日大朝,刘辩正式提出,要各地诸侯入京朝觐。
这一条针对的不是大汉的皇亲国戚,而是手掌兵权的州牧、将军。
上辈子的何进为了诛除宦官,也曾经这么干过,但是刘辩的命令和何进之令不同的地方在于刘辩是天子,他让那些人入京朝觐,就代表着他们不能带兵前来,否则就是有谋逆之嫌,而何进召四方边将入京,诸如董卓等人可没少带人来。
这是一条看起来很不错、对巩固朝廷权威很有帮助的诏令,然而,最先提出反对的居然是刘辩的亲舅舅何进。
不知何人向何进献策进言,道是天子对他不信任,反而更加倚重车骑将军何苗,如今又要宣各处列侯入京,怕是看不惯那些手握兵权的人,要动手,仔细想来,天下掌兵马最多、对天子的威胁最大的人是谁?
而何太后身边,那一群依然活跃的宦官似乎又是另一个佐证。
刘辩被坑得一脸血。
他都不惜和何家再度联姻,承诺娶何进的亲女儿为后了,居然还被坑?!
他留下那群宦官与何进相互对峙,现在看起来形势都还在掌握之中,何进怎么就突然掀桌子了呢?
何进以许多列侯、关内侯——譬如董卓、皇甫嵩等有军功又领军之人——乃至宗室都要抗衡黄巾余孽,若是贸然上雒,黄巾再起,又当如何为理由,阻止刘辩诏人入京。
刘辩:舅舅啊,你为什么是我舅舅?